发布时间:2024-11-24 20:41:41 来源: sp20241124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工农业集中地,拥有我国一半的煤炭基地和七成的煤电基地。近年来,在“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理念引领下,黄河流域的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然而,受气候、环境及社会经济等因素的长期影响,黄河流域甘肃段的水生态环境仍存在水资源不足、水旱灾害频发等问题,制约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开展黄河流域水资源诊断、提升水生态环境管理效能,对促进流域经济发展、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黄河流域甘肃段集中分布着一些工业企业,农业和生活污水也给水环境带来一些风险。此外,该地区黄河流域地表水资源不足,导致地下水成为重要的水资源补充来源。黄河流域甘肃段的地下水储量存在明显的季节性波动和年际变化,地下水系统可恢复性和可持续性相对较低。
因此,要通过储量保护与污染防治“双管齐下”,不断提升黄河流域水环境生态质量。植被恢复是修复生态系统和减缓气候变化最有效的生态工程措施之一。为改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情况所开展的退耕还林工程成效显著,大量坡耕地被转化为草地和林地,植被恢复效果显著。多项研究表明,自大规模恢复植被以来,黄土高原大片地区的地表水产量呈现强劲的上升趋势,为持续推进植被恢复工程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保护水资源储量的同时,也应注重开展污染水体的治理和管控。一方面,通过产业升级降低污水排放量,另一方面在污染较为集中的区域开展重点污水处理工作,从源头进行管控。相比地表水而言,地下水更新速度较慢,一旦被污染,修复起来非常困难。目前许多研究者致力于发展环境友好且成本较低的地下水修复方法,如采用微纳米气泡、纳米零价铁等环境修复材料直接注入被污染的含水层去除污染物,可以避免大规模开挖,更经济地开展地下水修复工作。通过引进先进的处理技术,在黄河流域进行试点和推广,有望提升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质量,为水资源保护作贡献。
(作者分别系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研究员、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 林丹彤 张宝庆)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