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基层”在宁德:“海上田园”的今昔之变

发布时间:2024-11-02 00:28:17 来源: sp20241102

   中新网 宁德12月6日电 (吴允杰)乘快艇在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溪南镇七星海域前行,白浪翻涌,海鸥齐鸣,连片的新型塑胶渔排上,整齐林立着福建省首个建制式海上社区——“七星海上社区”。社区内,工作人员正为渔民一一记录所反馈的事件,井然有序的画面让人无法想象在此前,这片海域曾一度成为基层治理的“空白区”。

  溪南镇党委书记陈广昱介绍,七星海域是闽东主要水产养殖区之一,每年大黄鱼、海参养殖高峰期,外地务工人员高达2万余人,呈现出流动人口多、养殖渔排多、无证船舶多、安全隐患多、矛盾纠纷多等状况,考验着社会治理能力。

霞浦县溪南镇七星海域“海上田园”井然有序。 中新网 记者 王东明 摄

  如何破题?霞浦县积极探索将“枫桥经验”从陆地“嫁接”到海上,于2022年在七星海域成立“七星海上社区”,以海上从业人员的生产生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设置法律咨询、信访接待、治安防控、矛盾化解、金融贷款等服务窗口,解决海上居民急难愁盼的问题。

  “通过这个系统,网格员在日常巡逻过程中能第一时间进行事件上报,及时移交相应部门处理,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在“七星海上社区”的海上综治中心内,溪南镇综治办主任李彦敏指着电脑屏幕向 中新网 记者介绍“海上社区智慧平台”为当地治理工作带来的便利。

  李彦敏口中的“海上社区智慧平台”内设党建引领、数说七星、海上社区、海面感知、网格联动、服务治理等功能模块,通过平台大数据分析、高位AI智能感知摄像机、热成像双光无人机等信息化设备,实时动态对海上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

福建省首个建制式海上社区——“七星海上社区”。 中新网 记者 王东明 摄

  同时,为更好地收集群众诉求,海上综治中心还开发了“海上社区智慧平台”手机端App软件,利用GPS轨迹路线和视频实时联动等功能,海上执法中队、海上综治网格员常态化到七星海域渔排开展巡逻,发现问题一键上报,后台工作人员及时指派有关部门前往处理,并限期将处置情况进行反馈,形成“工作闭环”。

  智慧化管理,为当地海域矛盾化解带来极大便利。今年3月7日,养殖户李某与谢某因双方渔排碰撞挤压导致谢某渔排损坏、手臂受伤而激烈争吵,双方在“是否属于人为造成”方面各执一词。

  网格员了解情况后,立即带领双方当事人前往“七星海上社区”综治中心调取查看视频影像,在亲眼确认系因海水流动造成渔排位移问题后,双方仍因赔偿问题争执不下。为此,“七星海上社区”综治中心立即组织金牌调解员参与调解,最终双方握手言和,事情得以圆满调处。

“七星海上社区”内的海上综治中心。吴允杰 摄

  从霞浦县七星海域由无序到有序的转变,可窥见宁德市大力发扬“海上枫桥”经验的卓越成效。

  海,是宁德的优势所在、发展潜力所在。宁德海岸线曲折,优良港湾众多,大陆海岸线1046公里,海域面积4.46万平方公里,均占福建省的1/3左右,渔业资源丰富,全市从事海上养殖及关联产业人员高峰时近60万人。

  伴随而来的,是曾一度突出的“无证、无序、无度”等海上养殖问题,各类矛盾纠纷多发易发,对平安海域建设工作带来不小考验的同时,因海区生活人群构成复杂,海区矛盾、就业矛盾、纠纷矛盾等相互叠加,导致一些群众诉求很难及时得到解决。

溪南镇综治办主任李彦敏介绍“海上社区智慧平台”为当地治理工作带来的便利。吴允杰 摄

  “四下基层”,根植于“民”。作为“四下基层”(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工作制度的起源地,宁德市给出了破题优解。

  据介绍,宁德市聚焦区位特点和发展实际,以最初的三都“海上110”警务区为起点,逐步在沿海县(市、区)创造出一套“治安联防、矛盾联调、问题联治、平安联创”的新机制,形成了“矛盾纠纷不出海、联动化解在源头”的闽东特色“海上枫桥”经验。

  同时,各沿海县(市、区)成立由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组长的“海上枫桥”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市共建立50余个海上基层党组织,构建区域化“大党建”体系,有效汇集起海上解纷强大力量;连续多年将提升“海上枫桥”经验纳入年度重点工作,统筹平安建设成员单位和涉海有关部门发挥职能作用协同保障,为深化“海上枫桥”经验提供有力支持。

  据统计,2023年以来,宁德市涉海违法犯罪警情数、刑事警情数、治安警情数同比分别下降35%、17%、23%,刑事案件主动缉查数同比上升31%。

  宁德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首创于闽东的“海上枫桥经验”,进一步提升了海上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让沿海群众享受到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完)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