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已形成一总部和五站组网运行体系

发布时间:2025-01-08 07:36:56 来源: sp20250108

   中新网 新疆喀什9月11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经过30多年的建设和运行,目前已形成以北京总部为中心,北京密云站、新疆喀什站、海南三亚站、云南丽江站、黑龙江漠河站五站组网的运行体系。

  作为中国空间信息领域的核心基础设施,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是中国空间观测的可靠数据源,同时也是国际资源卫星地面站网的重要成员,为国际减灾和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支持。

路边远眺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喀什站,卫星接收天线非常醒目。 中新网 记者 孙自法 摄

  记者近日随中国科学院组织“扎根西部边疆,服务国家发展”专题采访,在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所属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喀什站获悉,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承担着包括中国资源系列、环境减灾系列、高分系列、空间科学系列在内的所有民用陆地观测和空间科学卫星的数据接收任务,迄今累计承担中外卫星任务76颗(目前在轨卫星任务50颗),接收卫星轨道70余万轨。

  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还管理了从1986年至今超过600TB的历史存档数据,是世界上接收与处理卫星数据量最多的机构之一,也是中国时间最长的对地观测卫星数据历史档案库。

  中国科学院空天院高级工程师、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副主任李彤介绍说,中国首个遥感卫星地面站密云站1986年建成运行,使中国拥有直接获取卫星遥感数据的能力,开创中国遥感技术和遥感应用的新时代。

中国科学院空天院高级工程师、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副主任李彤在喀什站接受采访,介绍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建设发展情况。 中新网 记者 孙自法 摄

  目前,由五站组成的中国对地观测卫星数据接收站网拥有38部大口径数据接收天线和10余条高速光纤数据传输链路,具备S/X/Ka三频段天线工程化业务运行能力,以高度的自动化运行实现覆盖中国全部国土和亚洲70%陆地区域的实时数据接收能力,以及全球卫星数据的快速高效获取,规模体量和技术指标都位于世界前列。

  李彤指出,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研发的系列深加工产品,能满足不同用户的多层次需求。面对中外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都及时开展数据获取和灾情监测,为国家相关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为国际减灾提供有效支持。

  中国科学院空天院高级工程师、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喀什站站长王建平说,2008年建成运行的喀什站承担中国所有陆地观测和空间科学卫星的数据接收任务,以及数十颗卫星测控任务,具备全天候、全天时、不同码速率的多卫星接收和测控能力,目前承担中外在轨卫星任务46颗。

  经过16年的建设发展,喀什站卫星数据接收能力持续提升,已从最初的2套接收系统,逐步发展为当前的13套接收系统。目前,喀什站天线系统具备S/X/Ka三频、双极化数据接收能力和X频段测控能力,卫星数据接收和测控系统多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一直保持365天×24小时的全天时运行状态。

  王建平透露,除了业务运行,喀什站还紧密围绕喀什和新疆全区的空天信息应用需求,从基础地理底图数据研制与更新、自然资源调查与监测,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林业资源调查与监测、农情遥感监测与评估灾害应急监测、水利、城市建设、国土空间规划、铁路勘察规划、矿产资源勘察、数字城市、耕地保护、乡村振兴战略、遥感考古等多个方面开展综合研究,支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应用需求,为区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学支撑。

  李彤表示,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现已发展成为中国兼容和扩展能力最强的卫星数据地面系统。展望未来,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将紧随中国发展空间技术、培育壮大空间应用产业、开展空间科学探索与研究的脚步,不断提升卫星数据的接收、处理和服务能力,助力建设航天强国,为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科学研究做出贡献。(完)

【编辑:于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