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2 22:52:47 来源: sp20241122
“唐和吐蕃相伴而生、相伴而长、相伴而终。诗歌记录了汉藏文明连理枝般的关系:摩擦交融,最后长到了一起。” ——蒙曼
7月5日,“道中华”大讲堂第十一讲在西藏拉萨开讲。“道中华”文化传播使者、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作了《明时无外户 胜境即中华——唐诗中的西藏故事》专题讲座。来自西藏大学、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高校近300名师生现场聆听。蒙曼以诗歌为线索,引经据典、妙语连珠,鲜活反映了唐朝时期西藏地区与祖国内地、藏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内在联系、密切交往,深刻阐释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下为蒙曼演讲实录:
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题目是:《明时无外户,胜境即中华》。这是唐朝有名的诗人吕温诗中的一句。我们是这样理解这句诗的:当一个国家处于强盛的时候,没有人能够自外于这个国家。我们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所有美好的地方都属于中华民族。所以还有一个副标题是“唐诗中的西藏故事”。
在讲西藏故事之前,我跟大家先聊一聊为什么走219国道?又为什么要用诗来讲这些故事?
从219国道的路线图上看,我们是从广西的东兴出发的,沿着广西、云南、西藏一直走到新疆的喀纳斯去,这是从西南边疆到西北边疆的一条道路。从喀纳斯一直到辽宁的丹东,这是331国道,一条东西走向的道路。从丹东沿着整个海岸线前行,又回到东兴,这是228国道。我们中国的大陆边境就是由这三条国道勾勒出来的。我们是在用我们的车轮、我们的脚步勾勒着祖国的大陆边境线。
沿着219国道过来,怎么可能不到拉萨呢?从东兴出发的时候我们就在想着拉萨。汉藏文明是什么关系?我认为是连理枝的关系,本来在独立生长,可是长着长着树皮在摩擦、在交融,然后就长到一起了。
在古代,中原文明的鼎盛时期在唐朝,西藏文明的鼎盛时期是在吐蕃,唐和吐蕃两者之间其实是衔接关系,相伴而生、相伴而长,并且相伴而终。松赞干布在630年当上第33代赞普,唐太宗李世民取得政权是在公元626年的玄武门之变。唐朝的盛世是在唐玄宗或者叫唐明皇的时候,唐明皇的统治结束是在什么时候?755年安史之乱。吐蕃文明进入盛世是在赤松德赞时期,借着安史之乱唐朝势力衰落,吐蕃文明进一步崛起。吐蕃在9世纪中叶走向衰落,唐朝在10世纪初叶结束,相隔仅半个世纪。这两个文明就这样紧密的咬合扭结在一起。
那为什么要用诗来讲故事?讲故事的方式很多,我们沿着从广西到云南到西藏到新疆这条路线在走,发现好多同胞是用歌来讲故事的,所以我们到哪都会有人捧出美酒,给我们唱祝酒歌,我们就知道是受欢迎的了。那为什么要用诗来讲?诗歌同源。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诗和歌是一样的,有些同胞喜欢用歌声来表达,我喜欢用诗来表达。
在广西的时候,我们讲山果熟、水花香,家家风景有池塘,我们致敬喀斯特地貌,致敬那片山清水秀的土地;到云南,我们讲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我们致敬梯田文化,向云贵高原第二阶梯致敬。到西藏应该讲什么?其实我想讲仓央嘉措的事,但我们先讲唐和吐蕃的关系,讲那个时代的西藏故事。那个时代也有一条国之大道——唐蕃古道。现在我们沿着219国道从滇入藏。而当年的唐蕃古道,是从青海进来,也就是青藏线。因为有这样一条著名的、先贤们走过的道路,我们愿意用诗歌来表达、来致敬。今天要跟大家说的唐蕃关系,也就是那个时候的西藏故事。我想用四个方面来跟大家交流分享,分别是战争、和亲、会盟、交融。
(一)战争:相伴相生,在摩擦中交融
回想唐朝和吐蕃的那个时代,两方都处于上升期,并且有着接壤的关系。我们看看唐玄宗时代的大唐地图。
棕黄色的地方是吐蕃,绿色的地方是大唐。吐蕃要想扩张,想要走出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被众山环绕的,只有通过山口才能突破出去。吐蕃要想突破青藏高原的限制,只有两条路径:一条路径走青海,我们打红点这个地方就是青海的一个重要关口叫做石堡城,它扼守日月山,文成公主和亲走的就是日月山。从唐朝的角度来说,扼守住这个崖口的话,河西走廊会被保护住,丝绸之路会被保护住,否则就都危险;另外一个重要的地方是小勃律,在帕米尔高原。吐蕃可以从阿里一直上来再往东走新疆。
所以从中原王朝的角度来讲,一定要扼守住这两个点。从吐蕃王朝的角度,则一定要拿下这两个点。这是最重要的两个战场,特别是青海石堡城这个战场,可谓是百年征战之地。
下面我们讲到诗了。双方打仗,不打不相识,在唐朝前期打的最著名的战争就是石堡城之战。那场战争成就了一个了不起的战争英雄哥舒翰。当时在边疆地区广为传唱的一首民歌,叫做《哥舒歌》。
西鄙人,也就是唐朝在西部边陲生活的老百姓,纷纷唱起了这首民歌。“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北斗是有军事指向的,哥舒翰将军在夜里带着武装就出发了。“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因为有哥舒翰将军的英勇奋战,吐蕃的牧马根本就过不去临逃。临洮在现在甘肃的临潭,守住了石堡城其实也就守住了甘肃,守住了河西走廊。
这是唐朝的好时候。天宝六载拿下了小勃律,扼守住了极西的边境,扼守住了帕米尔高原。天宝八载拿下了石堡城,扼守住了青海的军事要地,吐蕃王朝就被压缩在青藏高原,不能打唐朝。后唐朝发生安史之乱,天子逃跑中原板荡,原来布防在西边控制吐蕃的军队撤回来支援中央,像河西节度使(甘肃的),陇右节度使(青海的),安西节度使(新疆南部的),北庭节度使(新疆北部的),都回撤支援中央。
这时候白居易写了一首《新乐府·西凉伎》:
“自从天宝兵戈起”,说的是安史之乱爆发。“犬戎日夜吞西鄙”,犬戎是谁?从唐朝的角度,当然不高兴吐蕃的扩张,所以这样称呼吐蕃。“日夜吞西鄙”,即不断吞并大唐西边的边疆。吞并的结局是什么?“凉州陷来四十年, 河陇侵将七千里。”在白居易那个时代,凉州也就是现在甘肃的武威,已经陷落了40年了,而河陇收缩了七千里。因为不打不相识,在你来我往之中有了交流和交融。唐朝吐蕃之间曾经有过漫长的战争故事。从650年松赞干布去世到842年吐蕃的统治结束,大大小小唐蕃之间发生的战争是192场。
(二)和亲:似闻赞普更求亲,舅甥和好应难弃
最大的对手是越走越亲的,双方谁也打不过谁,谁也吃不了谁,最后会怎样?会好起来。中国古代最好的方式是什么?结成亲家。
好多人一说和亲就觉得屈辱,这可能跟文化观念有关,总觉得把女儿嫁出去是很难过的一件事。但和亲一定是门当户对的产物。如果一个政权绝对强,另外一个政权绝对弱,不会有和亲的关系。唐朝两次和亲,第一次文成公主和亲是什么背景?吐蕃听说吐谷浑已经和亲了,也来唐朝说要和亲。唐朝当时已经派了使者冯德遐去看过了,看了以后说不太行,不太值得和亲。松赞干布不高兴了,打了一场松州之战。松州之战谁赢了?没有谁绝对的赢,但松赞干布和李世民都发现对方是一个值得合作的好伙伴。后来松赞干布派禄东赞再去求亲,唐太宗就答应了。这才有文成公主沿着唐蕃古道走到现在的拉萨城,才有小昭寺、大昭寺等等。
金城公主和亲是在唐中宗时期,正处在后武则天时代到前唐玄宗时代之间的最混乱的那个状态,政权不稳。吐蕃方面也觉得政权不太稳当。双方都有会通的愿望,所以才有金城公主出嫁,即第二次和亲。
文成公主出嫁的时候没有诗留下来。所以文成公主到底是谁的女儿?她在多少岁踏上吐蕃这片土地?这些非常关键的信息都没有。但金城公主出嫁是一个非常引人瞩目的事。当时的皇帝唐中宗亲自送这个小女孩——他的堂兄弟李守礼的女儿出嫁。唐中宗真的很难过,一直送到始平县,并改名为金城县,把离别地点改名为凤池乡怆别里。他赋诗送金城公主出嫁,还让所有的高官都跟他一起赋诗,送一送这个小女孩,14岁承担着那么重的政治使命。金城公主出嫁这件事留下了17首诗。非常遗憾的是唐中宗本人的诗没留下来,但是有很多大臣写的诗留下来了,比方说著名的大才子“燕许大手笔”燕国公张说的应制诗就留下来了,这就是《奉和圣制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青海和亲日,潢星出降时”。一看就知道公主走的是哪条路,她走的是唐蕃古道,关键节点在青海。“潢星”就是天潢星,代表宫廷,这是皇家女儿出嫁的时刻。“戎王子婿宠,汉国舅家慈”,是说皇上很宠爱这位来自少数民族的女婿,岳父也叫外舅,就像古代妇女管自己的公公婆婆叫舅姑。作为大唐的皇帝,做岳父也做得非常慈祥,总之双方挺好的。到离别的时刻了,“春野开离宴,云天起别词”,我们在春天的田野上摆开离别的宴席,然后白云仿佛都在跟我们一起向公主挥手,来表达离思。然后讲回公主这儿了,公主是什么样子?大家觉得公主和亲是一件开开心心的事情吗?不是,我们要承认人的情感本能。今天到西藏来,我的朋友都跟我说你要做好生理和心理的准备。他们吓唬我,说你到那儿知道什么叫剧烈运动吗?我说那就是跑呗,说不,你低头都属于剧烈运动。现在证明我是天选打工人,一点高反都没有,天选进藏人。我在这挺舒服的,因为凉快,我觉得比在北京还要舒服,所以我要再继续舒服一段时间再回家。
但古代不是。文成公主也罢,金城公主也罢,她真的知道这条路怎么样吗?她真的知道自己要去的那个陌生的地方怎么样吗?她知道他未来的夫婿怎么样吗?她什么都不知道,这对一个14岁的小女孩来说,她的内心是很凄凉的。所以说“空弹马上曲,讵减凤楼思”。就算她像王昭君那样弹着《出塞曲》,她的心里真的能够减少对凤楼、对宫廷、对她老家的思念吗?不能。所以我们现在看小昭寺是哪个方向?朝东的方向,一代一代的公主是在回望家乡。我们说和亲的前提是什么?是门当户对,实力相当,双方都认为要加强友好,但双方和亲的过程,至少对于和亲者本人而言是一件挺悲伤无奈的事情。
那么为什么还要和亲?因为和亲有重要的意义。杜甫写《近闻》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已经爆发了,唐朝已经觉得自己其实是左右应付,挺吃力的。杜甫作为一个文人,作为一个中下级官僚,他在想至少吐蕃这边还应该是比较稳当的吧。“崆峒五原亦无事”,就整个甘肃那边,内蒙古那边应该没有什么事吧。“北庭数有关中使”,我们暂时还跟北庭保持着来往。“似闻赞普更求亲”,我听说吐蕃赞普好像又一次想跟我们和亲了。“舅甥和好应难弃”,我们这种舅甥之间的传统友谊是不会轻易放弃的吧。这是对和亲给予的期望。期望什么?非常明显,因为亲戚关系会导致至少有一段时间的和平。另外,和亲还有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意义,哪一次和亲都不是公主一个人去,而是一个使团。我们现在所讲的文明的交往交流交融,不是由公主一个人完成的,是由这个庞大的使团完成的。
昨天我在布达拉宫、在大小昭寺听到老师们、师父们跟我讲解,说文成公主是一个精通天文历法的人,是一个精通纺织技术的人,是一个精通工程学、建筑学、农学、医学的人。我相信吗?我不相信,这不是历史的真实,但它是什么?它是人心的真实。公主自己不可能同时是农学家、医学家、纺织学家、天文学家、地理学家,但她其实率领着一个庞大的使团,她是那个使团的精神领袖,是那个使团的最高指挥,是她把农学、医学等各种各样的知识带到了她所要归去的那片土地。当她是王昭君的时候,她带到了整个蒙古高原,当她是文成公主、金城公主的时候,她带到的是青藏高原,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从历史的角度讲,我们现在给了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她们该有的公正。现在文成公主也罢,金城公主也罢,在我们青藏高原这片土地上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礼赞。其实不光在青藏高原,我们整个中华民族,乃至在世界文明史上,我们都给这些和亲公主以极高的礼赞,这是什么?历史的公正,也是文明交往交流交融的意义。
当然有人说这是一个漫长的事情,皇帝会考虑到这些事吗?皇帝可能不见得非要考虑这个事情,但皇帝要考虑,只要有和亲公主在,双方的这根热线就没有断。双方就有交往交流交融的一个前提、一个背景。比方说双方打着打着谁都打不下去了,会怎样?唐朝这边说,我要来看看公主。然后呢?派使节就过来了,其实就有一个交往磋商的余地了。那好,吐蕃打着打不下去了会怎样?会说公主你给你娘家写封信吧。所以我们现在在《文苑英华》里会看到金城公主写给唐玄宗的很多书信,吐蕃这边的情况不就汇报上去了吗?双方沟通不就成立了嘛。现在大家看金城公主曾经跟她的皇帝哥哥要过什么?要过《毛诗》,要过《礼记》,要过《昭明文选》,要很多很多东西的,这就是双方在当时保持热线。
那大家可能讲了,一共不就两位公主出嫁吗?公主去世之后这个热线怎么保持。还记得唐蕃会盟碑吗?我相信拉萨所有的老百姓都知道唐蕃会盟碑,那上面讲了什么?讲我们是舅甥之国。一旦奠定了这个基础,这个身份就可以延续下去了。
(三)会盟:边酒排金盏,夷歌捧玉盘
结为舅甥之谊之后,并不意味着双方没有冲突,解决边境冲突最重要的一个事情是什么?会盟,所以唐蕃之间有了长庆会盟碑。其实从神龙年间开始,一直到穆宗长庆年间,共有八次会盟,只不过最后一次最成功。
会盟是大家互相派出高等级的代表来解决重大问题,而平时最经常性的活动则是出使,双方在重要的时间节点互派使节。唐蕃之间一共派了多少次使节?大唐往吐蕃派了大概六十几次使节。吐蕃往大唐派了120多次使节。所以加起来200次左右,是非常密切的交流。因为吐蕃王朝存在就二百年出头,那几乎就是一年一派、互相来来往往的关系。
给大家看一首杜甫写的《送杨六判官使西蕃》,看看派使节是什么样子的。
“送远秋风落”,使节在秋天到吐蕃来。“西征海气寒”,秋天这边空气会更稀薄一点。“敕书怜赞普,兵甲望长安”。带的敕书里都是讲赞普你真好,我很喜欢你,我们之间的关系很亲切。但是基本的戒备是不可能没有的,所以这是一种很复杂的关系。然后他到达后,吐蕃人民怎么样迎接这位使者?“边酒排金盏,夷歌捧玉盘”,这是我们现在也能感受到的民族风情,延续了一千多年的风俗,有使者来了肯定是要欢迎的。然后杨六判官在这看到了什么?看到了他不太熟悉的风情:“草轻蕃马健,雪重拂庐干”。拂庐是什么?毡帐,帐篷,是吐蕃赞普当时居住的地方,也是吐蕃百姓居住的地方。一次又一次的出使,一次又一次的加强团结,最后在什么时候取得了最终的一致意见?长庆会盟。当时的唐朝和吐蕃都处在衰落之中,谁也不能再进行大规模的出击了。然后说好吧,双方就这样谨守边防吧,就以这样的形式讲和了。
所以大家现在看到矗立在拉萨大昭寺前面的唐蕃会盟碑,或者叫舅甥会盟碑。上面写什么?写我们是舅甥之亲,永远友好。这传达了两个信息,一是和亲绝对有成果。第二个,那一年是在大唐穆宗的长庆三年,是吐蕃的彝泰九年,这难道不是文明交融吗?吐蕃之前的赞普有过年号吗?没有,但是在跟大唐一次又一次的交流学习、互相欣赏之后,吐蕃也有了自己的年号。这就是文明的交往交流交融。
这一次会盟之后没有新的会盟了,吐蕃很快衰落解体,唐朝也走向了它的后期,这块誓盟碑作为永久的见证就留存下去了。
(四)融合:明时无外户,胜境即中华
所有这些前面的行动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是融合。这个非常有意思,你心里喜欢他也罢,不喜欢他也罢,最后你发现你怎么跟他越来越像了呢?怎么这一家子就分不开了呢?历史造成的,交往造成的,然后彼此就融合了。怎么融合?我给大家讲三首诗。
第一个《时世妆》,白居易的诗。白居易就是长庆年间的诗人,他有一个诗集叫《白氏长庆集》,他就是唐蕃会盟那个时代的诗人。那个时代在长安城流行了一种他很看不上眼的妆束。他说“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时世流行无远近,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妍媸黑白失本态,妆成尽似含悲啼。圆鬟无鬓堆髻样,斜红不晕赭面状”。
你看这个“糟老头子”,他对年轻女性怎么样化妆很感兴趣,而且他很看不上:怎么女孩子们都流行化妆成一副像哭的样子?不把脸擦得像原来那样粉白也就罢了,怎么她们不涂口红?涂起“口黑”了,而且眉毛怎么不画成弯月、柳叶的形状,画成了往下走的形状了?还有就是头发在后面结成一个像锥子那样的发型,怎么两坨红就涂在那脸上了?
可是这是哪来的呀?大家说“赭面”“锥髻”是哪来的呀?难道不是吐蕃当时最流行,直到今天在好多地方还保留的妆束吗?那叫什么?高原红啊。吐蕃女性为了保护自己的皮肤,防止强烈的紫外线的晒伤,还会再涂一层红晕,现在也是这样的,在青海玉树等很多地方都看见过这样的习惯。而且为什么是“乌膏注唇唇似泥”?有点缺氧,所以嘴唇相对有点发紫。这个习惯,其实文成公主一进吐蕃就看到了,当年文成公主也很不喜欢,她还曾经以赞普王妃的身份去制止过。可是那不是因地制宜的化妆方法,所以文成公主制止无效。金城公主我不知道制止没制止,反正最后还是“乌膏”还是“赭面”。而且要命的是什么?它传到长安城了,成了长安城的时世妆了,相当于现在说什么city不city。厉害不厉害?这是不是文明的融合?
吐蕃之风传到了中原内地,再讲讲内地之风也传到了吐蕃,用的是陈陶的《陇西行四首·其四》,重点看后两句。在我们周围,大家能找到汉家风范吗?当然能,住城本身就是汉家风范。吐蕃当年住什么?杜甫不是写得清清楚楚,拂庐,也就是帐篷。但是文成公主、金城公主来了,就要逐步开始修建宫室了。所以当年的红山宫,现在的布达拉宫是在那个时代修建起来的。小昭寺、大昭寺是在那个时代修建起来的。我们现在看小昭寺已经是一个经典的藏式平顶房了,但当年的小昭寺上面覆盖了琉璃瓦,是中原样式。昨天我们到大昭寺去看,那里的斗拱非常粗大,那是唐式的,而且据说之前维修的时候出土了好多唐砖、唐瓦。当然不是说从唐朝运进去的,而是公主带来的工匠在这烧制的,还有农学的知识、医学的知识、天文学的知识等等。还有拉萨街头遍植的公主柳,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公主柳,中原有折柳赠别的习惯,而且认为柳条插在哪就在哪落地生根了。所以公主在这落地生根了,插一棵柳树,柳树活下去了,传承下去了,就叫公主柳。这就是“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有来有往嘛。
第一首诗说的是“有来”,第二首说的是“有往”,第三首说什么?来来往往。来看王建的《凉州行》。他讲了凉州,又讲了洛阳。当时在凉州,好多中原的妇女成了吐蕃人的小娘子,可是小娘子进入吐蕃家庭之后生下儿子后,她教儿子什么语言?教汉语,母亲跟儿子之间当然用她的母语交流。所以“多来中国收妇女,一半生男为汉语。”生的儿子都会讲汉话了,生活习惯也改变了,“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说的是吐蕃人原来是不种庄稼的,当然这个不公正,吐蕃其实是农牧夹杂的政权,但从中原角度看到的是骑兵,所以更容易把吐蕃理解成游牧政权,所以诗里说他们过去是不种田的,如今也学着我们来种植庄稼了。中原文明通过这样的一种曲折的方式传到吐蕃了,可是翻回头来呢?你看“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就在这样的你来我往之中,吐蕃的音乐传到了洛阳,洛阳这些贵族人家也好、歌妓也好,他们纷纷在学习着吐蕃的音乐,这不就是来来往往嘛。所以我们用三首诗讲了融合的例子,什么是融合?你学了我,我学了你,我们互相学习着。
最后我们要点题了,我们的题目大家还记得吗?叫做《明时无外户,胜境即中华》,这是唐朝中后期的诗人吕温所写的一首诗。吕温他本身就是一个中原派往吐蕃的使者,他当时相当年轻,官职也不高,大概在六品左右,临危受命,走到了拉萨(当时叫逻些)。但到达后双方出现了矛盾,被冷落在使馆里。也因此,他有了一个机缘,饱览青藏高原的大好河山。
吕温留下了十几首诗,是我们现在理解那个时代青藏高原非常重要的史料,他把觉得新鲜的东西都写下来了,最让他觉得新鲜的就是这首诗的前四句:“纯精结奇状,皎皎天一涯。玉嶂拥清气,莲峰开白花”。最让他觉得神奇的是什么?雪山。在长安是看不见雪山的,这里的山头都堆满了积雪,“纯精结奇状”,晶莹剔透的雪山把天都照亮了。“玉嶂拥清气,莲峰开白花”。像玉做成的山,连空气都是清净的了。一座一座的山头都顶着皑皑白雪,好像开出了洁白的花朵。这不就是我们到青藏高原最想寻找的东西吗?那种清洁的、离天很近的感觉,那种被晶莹的雪山环抱着的感觉。
他还写了好多别的事情,但最后他发出了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感慨。“明时无外户,胜境即中华。况今舅甥国,谁道隔流沙。”一个国家如果强大的话,所有的文化,所有的民族都能被他纳入胸怀,只要是美好的所在,那就是中华的范围。没有人是外人,大家都是一家人,大家都有一个名字叫中华。何况我们和吐蕃之间是那样血缘相亲的舅甥之国,就算我们隔着流沙又能怎样呢?谁能阻止我们共同构筑一个大中华呢?
最后看一看,这是我昨天的成果。昨天晚上11点钟左右我到了布达拉宫广场,拍到了夜幕下的布达拉宫,右边是我在网上找到的一张故宫的图片。一个是晚上,一个是白天;一个是布达拉宫,一个是故宫。他们可能基石不一样,在布达拉宫我们看到它的大的片区是白宫这部分,因为它就建在白雪皑皑的青藏高原上。而我们看故宫的话,我们发现了一片一片的金顶,意味着这是一个从黄土之中诞生的文明,有白的、有黄的,这是自然地理的情况。但是大家发现没有?他们都有一颗红心,这个红心叫中华!
审核 | 闫 永
监制 | 王翔宇
责编 | 才丽媛
制作 | 郭欣欣
(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编辑:唐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