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7 09:07:45 来源: sp20241227
俯瞰坐落在吐鲁番雅尔乃孜沟谷台地上的交河故城,形如柳叶,又似扁舟。吐鲁番市文物局供图
在吐鲁番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多个民族在这里交流交往:往来商队满载丝绸香料穿梭驿站与廊道,求法僧侣身背经箧穿越戈壁和荒漠……多元文化在这里交融:高昌乐的吹奏声从每一个树梢掠过,葡萄酒的醇美香甜在每一个坊里间弥散,西来的画师在洞窟中勾描画像,东来的诗人们则在火焰山下对酒当歌……
千百年来,吐鲁番书写了一段又一段经典的历史传奇,留下了无数的文物珍宝、历史遗迹。而交河故城,这座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生土结构古代建筑城市遗址,无疑是耀眼的那一个。
2022年7月12日至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期间,考察了世界文化遗产交河故城。他强调,交河故城是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见证,有重要史学价值。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
2023年10月和12月,光明日报调研组两次来到这座被称为“世界上最完美的废墟”中,实地调研。
保护交河遗存:让残垣断壁“强筋壮骨”
迎着秋日的余晖,光明日报调研组从吐鲁番市区出发,一路向西前行10公里,抵达交河故城遗址。
它坐落在一个叫雅尔乃孜沟谷的台地上,四周崖壁陡峭,最高达30米。台地北部,河道一分为二左右支出,到台地南端又交汇合一。从空中看,整个故城是由河水冲刷形成的一块绿洲,它两头窄中间宽,形如柳叶,又似扁舟。
《汉书·西域传》里的记载,生动描述了这一情形:“车师前国,王治交河城,河水分流绕城下,故号交河。”这也是交河城首次在汉文史料中出现。据记载,当时交河城距离长安8150里,700户共6050人,屯兵1865人,说明当时有近8000人生活在交河故城。
沿着参观线路,自交河故城南门进入,落日余晖洒在颓垣断壁之上,一片金黄。
在讲解人员的描述中,一座繁华城池在脑海中逐渐拼接成形:故城呈南北走向,长1750米,东西最宽处300米,南部是建筑密集、繁华热闹的居民生活区,中部是辉煌壮观的官署区,北部是规模宏大的大佛寺以及东北佛寺、西北佛寺组成的寺院区……
“虽然交河故城外形不规则,但各个功能区的分布十分整齐。”吐鲁番市文物局交河故城文管所所长王建东如数家珍:整座交河故城有街巷34条,房屋1300多间,保存完整的有700多间,按功能区划分,分为居住区、仓储区、官署区、寺院区、墓葬区和大型院落区。其“城在南、葬在北”,以及“择中立衙”的布局风格,无不透露出其受到中原建筑的影响。
历经2300多年风雨洗礼,遭废弃超过600载,交河故城却未归于尘土,在王建东看来,这得益于交河故城采用了独特的建筑模式——“减地起凸法”。
按照这种方法,在建造房屋前,规划好建筑物布局、确定墙壁位置之后,直接在台地上往下挖,留下来的部分,即为房屋的墙壁,掏出来的空间,则为房间、庭院和道路。由于交河台地上的黄土纯度高、黏性大,加上吐鲁番干旱少雨的气候,让这座“雕刻出来的城市”保存下来。
但长期受风蚀、风化、沙尘、地震、洪水侵袭,交河故城的保存现状并不乐观。吐鲁番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张勇介绍,1961年,交河故城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它的保护提上日程。特别是近些年来,国家文物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吐鲁番市,不断加大对交河故城的保护力度,先后投入资金超亿元,有针对性、分片区、分层次推进交河故城遗址维修、加固、安防系统升级。
在维修加固过程中,文物专家经过反复对比商讨,最终确定了“本地化”保护原则,对风化严重的墙面,采用了打针注射高模数的硅酸钾溶液的方法抢救;对出现裂缝的墙体,采用铆固技术,给土墙嵌入骨架来“黏合”裂缝。
通过连续多期项目的实施,包括城内东北佛寺、官署西洞口、大佛寺、官署、南门阙、中央大道西侧墙体等20多处重要遗址完成了加固保护,让一批面临崩塌的残垣断壁和崖壁得以“强筋壮骨”。
吐鲁番市对交河故城的周边环境也进行了治理。2014年6月,交河故城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推动交河故城的保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些年,国家对交河故城本体的保护从未中断过。2022年7月,总书记亲自来到交河故城,叮嘱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更是给了我们莫大的鞭策和鼓舞。”张勇说,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吐鲁番市把交河故城的文物保护工作放在首位,制定了交河故城保护规划,始终坚持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确保交河故城遗址及其历史风貌和自然环境的真实性、完整性。
2023年,吐鲁番申报了交河故城保护修缮工程——中央大塔保护修缮工程、交河故城沟西墓地本体保护修缮工程(一期)、交河故城保护与遗产价值展示提升工程等8个项目,来不断夯实文物保护基础,传承好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目前已有6个项目初步获得批复,即将启动实施。
“眼下,交河故城已经列入国家文物局公布的《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中,保护的基础得到夯实,我们的保护理念由抢救性保护向抢救性和预防性保护并重转变,保护重点也由文物本体向文物本体和周边环境的整体保护并重转变。”王建东说。
挖掘交河价值:引领文化研究走向深入
新疆吐鲁番学研究院副院长陈爱峰,研究生毕业后就来到交河故城,也是在这里,他开启了吐鲁番学研究的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交河故城是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见证,有重要史学价值。这些话说到了我们吐鲁番文物学者的心坎儿上。”陈爱峰说,这座城市遗址,对文物研究者来说就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物宝库,蕴藏着巨大的政治、经济、军事研究价值。
交河城扼守着吐鲁番盆地的交通要道,通达焉者盆地的“银山道”、东往敦煌的“大海道”、西去乌鲁木齐的“白水涧道”、北抵吉木萨尔地区的车师道等,都要经过这里。
公元640年,唐设安西都护府于此,交河成为天山南麓乃至整个西域的行政、军事、交通、宗教中心。正因如此,“交河”一度成为边塞、西域的代名词,频繁出现在唐代文人骚客的笔下。
在新疆博物馆的展厅里,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的唐天宝十四载交河郡多份“马料帐历状”显示,“岑判官”曾多次往来于西州、北庭之间,在交河故城生活过不短时间。
这位“岑判官”即为边塞诗人岑参,他留下吟咏交河的诗歌数量最多:“暮投交河城,火山赤崔巍”“送君九月交河北,雪里题诗泪满衣”“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金叵罗”……这些诗词也为研究交河故城提供了一些参考。
除此外,交河故城的价值还在于,它是研究东西方文明交流交往交融的“标本”。它在历史长河中见证了古代西域地区车师、高昌国、高昌回鹘等文明的存在,也见证着“都护府”对边疆的管理及影响,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另一件吐鲁番出土文物——唐天宝二载交河郡市估案,清楚记载了在交河郡帛练行内,来自中原的“常州布”,根据质量不同分为上、中、下三个档次,每“端”的价钱也从480文到500文不等。虽然有文物学家认为此“交河郡”指的并非交河故城,但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当时吐鲁番地区商贸的繁荣。
为了充分挖掘交河故城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吐鲁番加强遗址本体保护的同时,深化考古发掘整理,加强交河故城价值研究阐释和传播利用,加强文物蕴意阐释,推动对交河故城的研究走向深入。去年8月,吐鲁番市举行第六届吐鲁番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吸引了国内外100多名专家学者参与。
国家文物局原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顾玉才在本届研讨会上提到,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交通重镇,几千年来的商贸交往、文明交流、文化交流在吐鲁番这块土地上沉淀下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产,同时也产生了一门国家级的“冷门绝学”吐鲁番学。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于建军介绍,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东西方许多探险家在吐鲁番地区劫掠了大量文献与文物,并展开研究,一度出现了“吐鲁番在中国,吐鲁番学研究在国外”的情形。所幸的是,近现代以来,在黄文弼、季羡林、唐长孺等一批国内知名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一批高质量大部头学术著述相继问世,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让中国学者在吐鲁番学研究上重新赢得了主动权。
“作为‘冷门绝学’,吐鲁番学近些年在国际上热度不减,但中国学者把握着主动权、站上了制高点。”于建军说,新疆专门成立了吐鲁番学研究院,定期出版吐鲁番学研究杂志,设立了博士后工作站,与国内外展开广泛的学术交流。
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荣新江认为,虽然吐鲁番学已经成为与敦煌学并驾齐驱的国际显学,但目前来看,研究成果比敦煌学少得多。期待着吐鲁番学研究院在出土文献的整理,地域社会史、写本时代书籍史的研究等方面,充分吸收敦煌学研究的经验和教训,推出更多具有时代价值的研究成果。
讲好交河故事:文旅融合让遗址“活”起来
太阳将落未落之时,月亮已经迫不及待露出倩影。调研组一行在交河故城中,偶遇了一场特殊的音乐会。
音乐会由中日韩三国艺术家联袂奉献。他们使用的乐器有些特殊,用的是琵琶、筚篥、箜篌、古琴等宫廷复原乐器,演奏的则是《青海波》《梦胡伎》《云中歌》等14首古乐曲。
空灵激荡的古曲,让那些断壁残垣的院落、官署、高台、佛塔更显苍凉沉寂。在饱经千年沧桑的交河故城中,聆听着跨越千年的美妙乐曲,感受古丝绸之路的繁华,也让观众如痴如醉。
实际上,这场音乐会,仅仅是“夜游交河”的一个插曲。为了跟上全时、全域旅游的步伐,吐鲁番市借鉴其他文化遗产“活”用经验,从2016年尝试推出了“夜游交河”活动,此后不断完善夜游线路、丰富夜游内容,乐器演奏、诗歌朗诵和民歌演唱等活动都被加入进来,增加了交河故城对游客的吸引力,受到游客的追捧。
“月色中的交河,抖落了一地的诗情画意。”青年小伙艾孜哈尔·艾合拜尔身背经箧,化身为僧侣朗诵散文诗《假如我是穿行交河的僧侣》,成为“交河之夜”演出的主角。“能够在这座世界文化遗产里演出,让游客体验吐鲁番独特的文化,我觉得非常自豪,也觉得很有意义。”艾孜哈尔·艾合拜尔说。
在过去一年多,交河故城的“推荐官”越来越多。
2023年初,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来到吐鲁番,实地探访交河故城和高昌故城。他在电视节目中表达了自己的感受:高昌故城、交河故城都是丝绸之路上璀璨的明珠。茫茫戈壁没有将文明的光辉掩埋,相反,随着时代的推进,它们在一代代人的守护下,成了新发展的见证,愈加闪耀着独特的光辉。
同年4月,来自全国各地的15位知名油画家将画板搬进交河故城,在那里开启了“和美新疆——2023年中国油画名家采风创作活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对交河故城同样赞不绝口:“交河之交既是自然界河流的交汇,也是中外文化和文明的交汇,更是当代艺术表达和远古艺术遗存的交汇。”
创新手段讲述千年文化遗产的新时代故事,成为吐鲁番在交河故城保护传承中的有益尝试。近几年,吐鲁番市大力推动文物事业融入“一带一路”、文化润疆和旅游兴疆重大战略,不断探索将交河故城文化遗产科学保护与文化传承、旅游开发利用相结合,持续提高文化遗产地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关注度。
“交河故城作为4A级旅游景区,2023年参观游客量大幅增加,全年接待游客突破20万人次,达到24.16万人次。我们在做好保护展示的前提下,推出了红色游、研学游、生活游等特色线路,进一步推动‘遗产+旅游’融合发展。”王建东说。
为了增加对游客的吸引力,吐鲁番市还积极推进交河故城展示提升工程。整个交河故城遗产区,是由交河故城遗址、沟西墓地、沟北车师王陵、雅尔湖石窟等部分组成,目前仅有交河故城遗址对外开放,其余遗产区都藏在“深闺”不为人知。王建东介绍,展示提升项目实施后,交河故城的开放游览面积将再增加7万平方米,达到29万平方米。届时,游客可以看到民居、陶窑等更多现在未开放的区域。同时,将借助数字化技术展现交河故城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不断满足游客对历史文化的需求。
交河故城保护的经验与启示
吐鲁番市牢记总书记嘱托,切实扛牢交河故城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责任,推动交河故城文旅融合,在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做法,值得总结。
一、将文化遗产的保护放在首位。文化遗产的保护是第一位的。屹立千年的交河故城是脆弱的,一旦损毁将不复存在。近年来,吐鲁番市委、市政府以及文物局始终秉持“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的理念,把交河故城的文物保护工作放在第一位,制定了交河故城保护规划,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文化遗产保护大格局,始终坚持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确保交河故城遗址及其历史风貌和自然环境的真实性、完整性。
二、加强对交河故城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挖掘。吐鲁番市文物局、吐鲁番市文博院、吐鲁番学研究院努力整合资源,深化考古发掘整理,加强交河故城价值研究阐释和传播利用,探索文化基因解码,加强文物蕴意阐释,为研究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传播、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历史源源不断提供珍贵史料和有力证据,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三、注重保护利用和传承相结合。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是个系统工程,既不能重保护轻利用,也不能就利用谈利用。对于特殊的文化遗产,要活化利用,需要顶层设计、做好规划,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统筹保护与利用、研究与阐释同步推进。这几年,交河故城不断探索文化遗产科学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的新模式,知名度、美誉度日益提升,在国内外的关注度也大幅提高。下一步,如何利用数字技术立体化、精确化展示交河故城,如何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让文物“活”起来,让遗址火起来,更好讲好交河故城背后的历史故事,值得继续探索研究。
四、深化文旅融合,打造“一带一路”文化瑰宝。文物的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既不能闭门造车、各说各话,也不能自筑篱笆、封闭运行,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广泛交流、互动交融推动发展,特别是要进一步加强吐鲁番学的国际交流,推动研究走向新的制高点。目前吐鲁番市充分发挥世界文化遗产对文旅产业发展的独特作用,深入推进大交河景区资源整合、文旅融合和品质提升,真正把大交河景区打造成集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传承、度假休闲、研学体验于一体的国家文化旅游度假区和“一带一路”文旅融合示范城,进一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光明日报调研组 调研组成员:本报记者尚杰、赵明昊、王艺钊,吐鲁番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张勇,新疆吐鲁番学研究院副院长陈爱峰,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副教授聂楠)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