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7 23:25:53 来源: sp20250107
田畴染新绿,农事催人忙。时下正值春耕春管时节,在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民忙碌的场景,处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春耕备耕,农机先行。当前,越来越多的科技要素向田野聚集。在黑龙江鹤岗兴安区,一台无人驾驶的现代化大马力农机,通过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在田间穿梭,进行耙地作业;在湖北枣阳熊集镇后营村,农户熟练地操作着一架载有100斤肥料的无人植保机在麦地上空来回穿梭,进行施肥作业……地上跑的北斗导航翻耕机,空中飞的无人机等一系列自动化程度高、精准作业能力强的智能农机装备纷纷上阵,成为农民种粮好帮手。据预测,今春全国将有2300多万台(套)拖拉机、耕整地机具、播种机及水稻育插秧机等农机装备投入生产作业。先进农机装备既大大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减少了生产成本,又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更是成为粮食连年丰收的重要保障。
兴农强农,人才是关键。“多干一些”“抓紧干”,是广大农技人员的口头禅。今年立春以来,全国累计已有近25万名农技人员奔赴田间。“按照以前的化肥使用量,需要购买50吨化肥,今年在农技员的指导下少买了百分之十六的化肥。”广大农技人员走出实验室,深入一线,在田间地头与时间赛跑。他们开展送技术上门服务,聚焦各种“疑难杂症”,现场“坐诊”、精准“揭榜”,通过面对面地授、手把手地教,不仅帮助农民在生产上开源节流,更是化解了数不清的难题,切切实实提高了农民科学种田的知识技能和水平。实践证明,广大农技人员从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站在农民的立场去想问题,一心为农民排忧解难,田间地头必能结出富裕之花,丰收之果。
时至今日,农业生产已逐渐告别“靠天吃饭”。无论是从农民熟练掌握各种“新农具”,还是对农业科技知识的掌握、运用,主体都是农民。这就需要广大农民具有一定的科技素养,才符合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创新要求,这是一个学以致用的过程。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及时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科技培训。同时,要通过网络平台,及时发布各种农业科技知识。事实上,许多地区早已开始全面推行农民“点菜”、培训机构“配菜”、专家“上菜”的精准培训模式。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激发出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真正让农民学到自己想拥有的实用技术,挑上科技增收致富的“金扁担”。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挑稳挑好科技这一“金扁担”,必须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我们才能在仓廪殷实、粮安天下的大道上行稳致远。
推荐阅读:
人民网评:切实保障农资供应,迈好春耕第一步
(责编:孟哲、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