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4 13:07:11 来源: sp20241124
当前,信息传播即时可达,形势变化错综复杂。不盲从,有问题意识,善于分析问题,明辨是非,通过独立思考得出自己的见解,不管是在学习还是工作中,对个人的发展都有着深远影响。那么,如何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前不久,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2001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5.4%的受访者希望从小学阶段就开始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52.4%的受访者认为应该从平时不盲从,主动树立独立思考意识着手。
“独立思考是帮助在‘人生’这张试卷上取得好成绩的一项重要能力”
毕业于北京一所985院校的张晓曾到云南支教,教授高中历史课。据她观察,很多孩子都比较缺乏独立思考意识,只会被动学知识点,不会追本溯源,多想一个“为什么”。她建议,可以通过阅读一些锻炼思维能力的书籍来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一个人有意识地去独立思考是非常关键的。可以在阅读、与人交流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去锻炼,逐步形成自己比较完善的价值观体系和独立思考人格。”
调查中,52.4%的受访者建议平时不盲从,主动树立独立思考意识。
目前在浙江某高校读研三的沈江,感到自己明显缺乏独立思考能力。面对一件事时,经常没有自己明确的观点,“好像怎么样都行”。他回忆,自己从小学到大学,课堂上的氛围大都是比较平淡的,基本上都是“老师上面讲课,学生下面听讲”。“但每节课,也总会有那么几个同学能积极与老师互动,主动向老师提问。现在我们班上就有同学课后还会给老师发邮件继续探讨。”而沈江坦言,自己总是安静的大多数之一,压根没有什么想法和见解。他认为,同学在课堂上的不同表现,其实就是有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体现。
“学校教育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上可以大有作为,而且是最主要的角色。”他认为,在完成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应鼓励老师尝试改变以往大部分学生被动接受为主的教学模式,多启发学生去开放式地思考,“不要觉得老师讲的都记住就可以取得好成绩。人生的‘成绩’有很多维度,独立思考是帮助在‘人生’这张试卷上取得好成绩的一项重要能力”。
张晓认为,老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这其实就是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引导和启发,这样的教学,可以引导孩子们逐步形成观察、分析、判断、验证、接受新事物的一个理性的思维认知过程。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大家对学校教育有哪些期待?65.4%的受访者希望采用开放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46.6%的受访者认为应不断强调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在教育实践中加以重视。
65.4%受访者希望从小学就开始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周如楠在北京一家事业单位工作。他认为,独立思考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增强的,需要长期的训练和培养。“独立思考应植根于整个教育体系和过程中。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分为不同阶段逐步加深去学习。大学校园还可以开设相关选修课程。”他觉得,应鼓励高校和社会研究机构去做相关的课题研究,在经费和渠道上给予支持。
“我和我身边的一些朋友也知道自己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想要改变,却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怎么去提高。我特别希望能够多鼓励制作有关思考能力的优质节目,让人们能在不枯燥的形式中学会加深思考。”周如楠还希望,媒体能够发挥宣传引导作用,呼吁人们重视独立思考,有自己的态度和主见,这样在面对一些谣言时,不会轻易被带偏。
数据显示,65.4%的受访者希望小学阶段就开始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24.1%的受访者希望能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式的学习。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副教授赵鑫全表示,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需要多关注“三问”。一是多问“怎么样”,不要只学知识,还要知道如何实践应用;二是多问“为什么”,不随便接受一个观点或一方的立场。只有先搞清楚为什么是这样,才能更理性地去判断;三是多问“为什么不”,试着去反驳任何一个想法,同时发表自己的观点,能够允许对方批评和纠正自己的观点,接受别人理性的质疑。
参与本次调查的受访者中,52.3%是女性,47.7%是男性。00后占1.6%,90后占24.4%,80后占55.7%,70后占13.0%,60后占4.5%,其他占0.7%。
(王一帆对此文亦有贡献,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张晓、周如楠为化名)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杜园春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卞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