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更科学,保护就不难(现场评论)

发布时间:2024-12-21 17:38:15 来源: sp20241221

  红树林是宝贝,已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干部群众的共识。然而,很多人不知道,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红树林,是被“赶”下海的陆生植物。

  从陆生到“下海”,红树林发生了什么变化?专家介绍,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红树林形成了特殊的排盐系统,具有胎生、光休眠等“特异功能”。这些陆生植物不具备的功能,让红树林在护岸减灾、维护近海生物多样性、碳汇、净化水质、科学研究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

  近年来,近海生态环境保护备受重视,红树林保护是重要方面。这也是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开展保护工作的重点难点。难在哪?对于这个问题,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的苏治南博士很有发言权,他全程参与了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海岸生态系统修复工作:“难在我们对以红树林为指标性物种的滩涂湿地生物多样性认识和研究还很不充分,不能完全从系统工程角度来治理。”生态环境保护是攻坚之举、克难之战。推出务实举措、拿出非常之功,才能实现天蓝、水清、草绿、林茂。

  治理,重在对症下药。过去,大家都知道,近海水污染是造成红树林成片死亡的原因。目前大量研究发现,寄生在红树林树干上的团水虱大量爆发才是直接原因。简单说,由于海水污染,团水虱的天敌大量死亡,团水虱数量会迅猛增加,结果,红树树干被蛀得千疮百孔,最终枯死。从环境学与生物学角度厘清这条关系链,对认识红树林的生态系统、找到精准的治理办法,至关重要。因此,保护红树林,不只是要解决近海水污染问题,更要观察监测团水虱的繁殖情况。这表明,在一个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系统中,无论保护还是治理,都要增强问题意识,注重具体分析。既查病因又找病根、既看局部又看整体,方能破解难题、标本兼治。

  科学治理,必须讲求方式方法。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修复保护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尊重规律、循序渐进。在湿地公园,当地科研人员顺着山势,开辟一处人工掌控潮汐变化的“红树林模拟生境”,种植了白骨壤、桐花树等15种红树植物。在模拟生境中,不同红树品种的生态功能得以详细呈现;一些引进品种的环境适应能力及其对周围物种的扰动情况也能观察到。这些研究,为修复保护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因地制宜出实招、实事求是想办法,在科学精神的引领下落实责任、担当作为,就能让生态环境保护更有抓手、提升质效。

  越是向前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越应增强整体观念、系统思维。红树林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在生长过程中融入了周边环境。通过治理实践,人们愈加认识到,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红树林湿地环境就能得到改善,吸引来的鸟类等物种就会更加丰富。面向未来,尤应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的观念,协同推进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作,不断增强生态系统的平衡性、协调性。

  红树林郁郁葱葱,鸟儿啁啾不停,令人心旷神怡。坚持系统思维,统筹谋划、科学施策,以务实行动呵护好生态系统,我们必将更好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作者为本报广西分社记者)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30日 05 版)

(责编:袁勃、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