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用品“出海”竞逐国际赛道(开放谈)

发布时间:2024-11-01 16:05:49 来源: sp20241101

  赛事经济持续升温,为中国优质体育产品走向世界提供了有利契机。

  近年来,体育用品贸易大幅增长,消费群体从健身爱好者到专业运动员逐渐扩大。相关数据显示,自1996年以来,全球体育用品贸易额已增长3倍,2022年的年度进口额接近640亿美元。在此期间,中国成为最大的体育用品出口国,而欧盟和美国则成为主要的进口国。1996年,中国占全球体育用品出口的32%,这一份额在2010年达到顶峰,为59%。到2022年,中国仍占全球出口的43%。2022年,中国在球拍类产品的出口尤为突出,占全球出口的63%。

  中国体育用品行业在全球市场上展现出强劲的出口势头,主要得益于其在品牌建设、供应链效率以及性价比方面的综合优势和竞争力。通过持续的品牌塑造和市场推广,中国体育用品企业成功树立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同时,中国在体育用品供应链的建设和管理上表现出极高的效率,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到物流配送,整个流程的高效协同确保了产品的快速响应和稳定供应,大大提升了市场竞争力。此外,中国体育用品以其高性价比优势在国际市场上脱颖而出,合理的价格结合优质的产品性能,满足了不同市场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进一步扩大了市场份额。

  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WTO)改革进程为体育制造业企业走出去护航。WTO发布的报告指出,在过去30年中,关税的大幅削减使得体育产品更加容易获取和负担得起。平均最惠国(MFN)关税从1996年的18%下降至2022年的约12%,降幅最大的是鞋类、泳装和运动服装,这些类别的关税从约22%降至14%。中国履行加入WTO议定书的义务已自觉超越入世承诺水平,在平均关税水平上,根据商务部发布的数据,中国工业制成品3.8%的加权平均关税水平,已接近澳大利亚工业制成品的加权平均关税水平,而算术平均关税水平已经降至7%左右,低于入世承诺的9.8%。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助力体育用品出口。《“一带一路”体育旅游发展行动方案(2017—2020年)》指出,应制订体育旅游装备发展目录,在“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培育多个体育旅游装备制造基地,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体育旅游装备产业园,加强体育旅游装备创新研发等。截至目前,中国已经与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得益于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间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中国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政策沟通和战略衔接方面越来越紧密,民心相通让相互间的信任不断提升,所有这些都为体育用品出口开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中国体育用品行业还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为抓手积极探索扩大制度型开放的路径。据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数据,中国体育用品出口RCEP区域情况与往年持平,年出口额约57亿美元,占中国体育用品出口总额22.02%,同比增长0.85%;中国对新加坡及缅甸出口额实现较快增长,增长率分别为147.12%、95.69%;日本、澳大利亚、韩国仍是该区域的中国主要出口目的国,出口总额占RCEP区域56.13%。RCEP生效以来,中国不断发挥RCEP这个全球最大自贸区的贸易创造效应,大幅提升中国区域内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程度。

  此外,面对国际贸易中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中国体育用品行业逐步引入绿色生产和低碳技术,这不仅提高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也符合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中国体育用品行业虽然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较大的贸易规模,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贸易增速不均衡、贸易结构不尽合理、产品附加值有限等。面对这些挑战,中国体育用品行业必须采取切实措施,以促进技术创新,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优化贸易结构,提升产品附加值,并积极拥抱绿色发展理念。通过这些努力,中国体育用品行业有望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作者为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责编:杨光宇、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