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白增绿”的生物保护学(现场评论)

发布时间:2024-12-22 00:24:44 来源: sp20241222

  当汽车从闹市街道拐进一扇大门,瞬间被绿植“淹没”,“闹中取静”四个字蹦进脑海。寻径拾级而上,四周草木繁茂。若不是巨大的沙土墙与背后高楼的玻璃幕墙形成鲜明对比,记者几乎忘记自己正置身于车水马龙的福建厦门市区。

  这是位于厦门湖里区的五缘湾栗喉蜂虎自然保护区。四周商业写字楼和居民楼林立,人却感受不到闹市区的嘈杂。工作人员微笑着说:“这里很静,周边严禁开展可能产生较强烈噪声污染的项目,附近小区的居民也养成了减少噪声的习惯。”

  繁华市区为何“留”出如此大一块绿岭?原来是为了保护有“中国最美小鸟”之誉的栗喉蜂虎。2011年12月,这里所在的骑马山,成为厦门五缘湾栗喉蜂虎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那片沙土墙便是保护区参考原巢区地貌材质、按沙土比例8∶2材质构筑而成的栗喉蜂虎实验性人工巢区,而一旁的原始地貌风化岩砂壁是栗喉蜂虎筑巢的“大本营”。保护区成立以来,栗喉蜂虎数量稳中有升,2023年骑马山繁殖区亲鸟繁殖数量达200只以上。

  在寸土寸金的地方“留白增绿”,体现保护动物的决心;因地制宜创造适宜栖息的环境,彰显生态治理的智慧。栗喉蜂虎不喜欢用旧巢,而保护区内可供构筑新巢的区域有限,因此每年候鸟离厦后,工作人员都会重新修整风化岩砂壁和人工巢区,让其恢复如初。为给栗喉蜂虎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保护区还专门修建水池,种植果蔬树木。当地还想方设法最大限度减少人为活动干扰。从严格实行保护区域全封闭式管理,到规定野外观察、拍摄不得惊扰栗喉蜂虎正常栖息,一系列举措落细落实,有效维护了种群安全和生态安全。野生动物往往有其独特习性,保护不能越俎代庖、事事包办,而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减少打扰和不必要的干预,是对野生动物最好的保护。

  良好的环境质量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条件。为生物营造适宜环境,就要正确处理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行走厦门,这样的治理智慧体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在五缘湾湿地公园,原有抛荒地和沼泽地得到充分利用,保留原生植被、设置无人生态小岛等举措,增加了野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面积;在马銮湾双溪湿地公园,昔日的鱼塘虾池得以合理利用,蜕变为水碧、草美、树绿的生态美景……保护原生资源,盘活现有资源,以最小化人工干预争取最大成效,正是保护生物栖居环境的重要方法论。

  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生命躯体,在野生动物保护中下足“绣花功夫”、做好“加减法”,关键在于遵循自然规律。从厦门设置栗喉蜂虎自然保护区,为小鸟搭建温暖的家,到上海鼓励不接触、不投喂,让貉在繁华都市中找到存身之所,再到珠海保护红树林,助力欧亚水獭再现身影,各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了对重要生物物种的有效保护。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始终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就能建设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

  (作者为本报评论部编辑)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26日 05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