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商家明目张胆卖假货 二手商品如何保证“一等”质量?

发布时间:2024-12-24 06:30:19 来源: sp20241224

  有商家明目张胆卖假货 出现质量问题时平台偏袒商家

  二手商品如何保证“一等”质量?

  编者按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提高,需要处理的闲置商品越来越多,二手交易的需求越来越大,推动二手电商平台迅猛发展。大量商品的循环利用,也节省了消费者开支,减少了资源浪费。

  但在二手交易火热的背景下,一系列问题也随之出现:虚假宣传、假货丛生、欺诈多发、违规商品售卖、阴阳检测报告等现象屡见报端。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推动二手交易市场规范发展,法治经纬版从今天起开设“依法治理二手交易乱象”专栏,推出系列调查报道,敬请关注。

  □ 本报记者 张守坤

  去年12月,家住河北邢台的张先生在某二手交易平台花600元买了一辆“各项功能正常”、从图片上看较新的电动车,没想到使用一周就出现了多次产品质量问题。

  “刚骑的时候发现速度很慢,一看转换器有问题;骑了两天后,后轮胎直接掉了,原来是用胶水黏着的;补好后再骑,结果电又充不上了。想联系退换货,客服没回复,平台电话也打不通,以后我再也不会在二手平台上买东西了。”张先生说。

  今年1月,北京市朝阳区的林女士在二手交易平台花9000多元买了一款奢侈品包,结果去检验机构检测发现是假货。

  “当时商品详情页明确写着是某品牌的包,再加上信任平台方,我看着款式价格都合适就下单了,后来闺蜜提醒我,我这个包的LOGO看着和官方有点区别,让我注意下别是假的,结果一鉴定还真是假的。我拿着检测报告找客服,对方却根本不给我解决问题。”林女士说。

  生活中,有人嫌全新的某物件太贵,想找个二手的用着;有人嫌家里旧东西没地方放,想给东西换个主家,顺便变现回点本钱。大到二手房、二手车,小到二手玩具、二手衣服,买卖闲置物品已成为超多人的生活方式。据了解,仅二手交易平台闲鱼的用户数目前已经突破5亿,在线商品数量超过10亿件。

  二手市场火爆的同时,不良商家以次充好、真假混卖等现象层出不穷,在某第三方投诉平台通过关键词检索,能够找到上万条与“假货”“质量问题”有关的二手商品投诉。解决二手交易痛点,买到低价、高质量商品,成为很多消费者的共同心声。

  假货多商品质量问题多

  部分平台涉嫌默许售假

  去年8月,广东惠州的黎女士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买了一部苹果手机,标价比二手市场同款手机还要便宜2000多元。

  “卖家说因为工作性质,自己不能用苹果手机,所以想要卖了,我查了手机序列号发现没问题,保修期还有近200天,再加上确实便宜,就下单了。收到货的时候,我录了开箱视频,打开手机一看明显是假冒的。”黎女士说,“我把证据都提交后,平台支持我退货退款,结果对方找各种理由拒绝收货,最后在平台介入协调后把钱退给了我。”

  类似在二手交易平台买到假货的事例屡见不鲜。

  今年1月,江苏南京的刘先生买了一款vivo品牌手机充电器,收到货后发现是杂牌充电器。

  “卖家的描述和图片展示都是已经用过的原装vivo手机充电器,买来后发现是其他品牌的充电器,本想买二手真货,发来的却是全新假货。这个卖家还是获得平台认定的商家,信誉度挺高,没想到也不靠谱。”刘先生说。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二手交易市场充斥着各种假货,消费者一不小心就容易上当。江苏省消保委先前发布的《二手交易平台消费调查报告》显示,超过93%的消费者表示在二手交易中遇到各种各样问题。最为严重的就是以假货冒充二手物品,部分平台甚至涉嫌默许售假,交易规则形同虚设。

  除了假货丛生,在二手交易平台即便买到了正品,质量有时也难以保证。

  去年9月,天津市河北区的王先生花1300元买了一部二手手机,使用1个月后忽然充不进去电,修理后没多久又无法正常充电。“我向商家要求全额退款,对方表示只能退一半,理由是过了七天无理由退款期。平台从中协商后,商家最终同意退款900元。”王先生说。

  今年1月初,广西柳州的徐女士准备去黑龙江哈尔滨玩一圈,于是到二手交易平台淘了一件羽绒服。

  “我买的是一件商场卖500多元的羽绒服,二手平台售价300元,这个价格我觉得还算合理,结果收到货后发现里面只有袖子有点绒,衣身没有一点绒,质量和一手商品相比差别很大。当天晚上我就和商家沟通,但对方没有理我。平台介入后商家才跟我联系,却拒绝退货退款,还嘲讽说想想300元能买啥羽绒服,你买的时候就应该知道它有问题。”

  部分平台监管力度不够

  消费者维权难吃哑巴亏

  “53度飞天茅台500ml,整箱6瓶,只要298元,可过NFC防伪,送礼提前预备!”

  “两瓶仅370元,五粮液1618浓香型白酒52度经典装500ml一瓶,口感柔和不上头,做工精美!这个价格懂得来,可单可双可整箱!”

  记者在二手平台以“白酒”为关键词检索,弹出了一大堆“物美价廉”的大牌酒水。实际上,这些名酒的单瓶日常销售价格都在千元以上,即便是二手的,价格也不低。

  在和商家沟通的过程中,对方明确表示,这不是正品而是仿品,甚至酒的生产日期还能够定制,酒瓶上的二维码扫出来也显示是正品,就是不能通过官网检验。

  价值数万元的全新二手劳力士手表只要200多元,全球限定款名牌包只要300多元……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不仅是名酒,名包名表等奢侈品同样存在大量挂真货图片卖假货的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仿品在检索时都会在靠前位置出现,卖高仿的商家在聊天中从不避讳自己卖的是仿品,有的甚至在店面宣传页上把自己做假货的社交账号贴出来,称两年多来从没有遇到过任何平台审核问题。

  “2001年的飞天瓶子有要的吗”“我有五星茅台空瓶带盒子数个,要的联系”“茅台酒和五粮液酒,带防伪可查,谁要联系我”……除了卖仿品,在一些二手交易平台上,出售空酒瓶的生意十分红火,有的商品刚上架就收到大量询价留言。除了空酒瓶,各种大牌化妆品空瓶也十分受欢迎。对此,商品留言区有不少用户怀疑,空瓶回收后或用于造假。

  为何二手平台上的商品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北京瀛和律师事务所律师刘东告诉记者,在二手交易中,卖家和买家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比较严重。卖家对自己出售的商品往往了解更多,而买家只能通过卖家的描述和照片来判断商品的真伪和质量,这导致一些不良卖家有机会销售假货或低质量商品。而许多二手交易平台没有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或者监管力度不够,使得一些不良商家可以轻易地发布虚假商品信息,甚至销售假货。

  2023年10月,四川南充的文女士在二手交易平台花1200元买了一款二手包。商家在商品展示和聊天过程中表示,这款包只有背面一处瑕疵。但文女士收到货后发现,包的肩带、内饰等处存在划痕、破损等多处瑕疵,完全不像商家宣传的那样,于是她申请了退货,结果卖家不通过,平台判定卖家没问题,系统自动收货并且把钱打给了卖家。

  随后,文女士提出申诉,但客服依旧驳回了申请,理由是快递已经正常签收,而且没有证据证明包上的瑕疵是收到货前就有还是买家造成的。

  “快递我选择了拒收,也上传了开箱视频作为证据,结果我没有确认收货,平台凭什么自动帮我确认收货?商家明明存在虚假宣传行为,我也提供了证据,为什么平台就是不管?这一系列操作简直就是霸王行为。”对此,文女士表示不解且十分气愤。

  买的二手商品出了问题,维权怎么就那么困难?

  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饶伟介绍说,二手货物出现使用不便,是因为产品质量问题,还是因为产品自然损耗等原因,相较于全新产品更难认定。作为消费者,如果要维权,需要对产品进行鉴定,有了鉴定结果后才好和商家沟通维权事宜,但是需要消费者花费精力寻找鉴定机构,并花费金钱和时间等待鉴定结果,所付出的成本往往会高于二手产品的价格。如果商品价格不是太高,很多消费者只能选择吃“哑巴亏”。

  刘东说:“很多二手交易平台没有建立有效的投诉和维权渠道,或者渠道不够畅通,使得消费者在遇到问题时难以找到快速、有效解决的办法。在二手交易中,如果商家拒绝承认商品存在问题或者不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消费者很难维权。商家是平台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一些平台为了追求更高的商业利益,商家和买家发生争议时,往往会偏袒商家,而对消费者的投诉和维权需求推脱或置之不理。”

  明确压实平台监管责任

  提供畅通便捷维权渠道

  当买家认为自己买到了假货或觉得商品有问题时,证明责任应该由谁承担?是应当要求卖家提供正品凭证,还是要求买家出具鉴定报告?

  对此,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理事兼副秘书长朱晓娟认为,应该区分交易的是旧货还是带着旧货外衣的新货而作不同的处理。如果是新货,则应要求卖家提供正品凭证;若为旧货,要求卖家提供正品凭证会额外增加负担,可以要求买家出具鉴定报告,对鉴定报告的采信也应该考虑二手物品的特点。

  饶伟认为,如果无法认定是否为假货,平台应向买家披露卖家信息,由买卖双方协商委托第三方进行鉴定。也可由买家自行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进行鉴定,在此情形下,如买家向卖家主张索赔,平台应配合提供卖家主体身份信息。如果有证据证明货物质量存在缺陷或根本就是假货,平台拒绝提供或不能提供卖家主体身份信息的,应与卖家承担连带责任。

  “二手平台上的货物质量问题,到底是因为假货还是货物之前使用过导致,有些时候需要先行区别,才能进一步认定责任。”饶伟说。

  如何打击二手平台中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等不良行为,从而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刘东建议,政府和相关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对二手交易平台的监管和执法力度,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同时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为二手交易市场的规范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平台应该建立严格的卖家审核机制,对卖家进行实名认证、资质审核和信用评估,确保卖家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时,平台应该对卖家进行定期复审,对不合格的卖家进行及时清理。消费者自身要理性看待二手交易行为,增强辨别能力和风险意识。平台应该建立完善的投诉和维权机制,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投诉和维权渠道。平台应该及时处理消费者的投诉和维权申请,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应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二手交易平台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二手交易的合法性和监管责任。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对于制假售假等行为要依法严惩,起到震慑作用。同时,对于违规卖家应列入黑名单并向社会公示,维护市场秩序。通过立法规范二手交易平台的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法律支持。”刘东说。(法治日报)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