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华章|热辣滚烫!来一趟神奇的科学文化之旅

发布时间:2024-11-10 02:05:10 来源: sp20241110

“一定一定要看‘中华科技文明展’,18分钟,270度大屏纪录片,特别震撼。从古至今,历史长河里前辈们就像一颗颗闪亮的星星照亮着我们前行。”这个暑假,5月新开的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成了网红打卡地。

不仅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火爆,从北京到南京,从河南到澳门,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科普场馆,都人气爆棚。在科普场馆零距离打卡大国重器,探寻科学发展历程,感受科学家精神……这个暑假,自主提升、培养科学文化素养成为暑期文旅新风尚。

科普场馆热辣滚烫的背后,是科学文化的浸润,是求知与分享的双向奔赴。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

双向奔赴

科普场馆火爆“出圈”

2024年6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要持续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励广大科研人员志存高远、爱国奉献、矢志创新。

“科学家地图”可实现一键导航

“追星当追这样的星!”今年5月底上线的“科学家地图”成了青少年打卡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的神器。轻点手指,全国287家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都可以一一线上访问。“科学家地图”是基于“中国科协之声”推出的线上展示和聚合平台,可玩、可看、可用,是公众与科学家精神同频共振的载体。在这里,公众可以深度了解科学家们的成长故事,第一时间掌握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的活动内容。

青少年走进博物馆感受科学家精神的传承

线上打卡不过瘾,线下实地打卡更有互动体验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李四光先生办公旧址是287家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之一,今年暑假接待了众多来自各高校、中小学的参观团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综合处处长陈孝政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科普场馆好玩好逛还长知识,这是科普场馆火热的原因之一。”

澳门科学馆8月天天开放

这个暑假,上海天文馆、上海自然博物馆,一票难求;自7月暑假以来,超70万名观众走进中国科技馆感受科技魅力;天津科技馆7月以来共接待公众超10万人次,日均接待量近5400人次;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每天接待观众4000余人次;为了迎接更多的观众,澳门科学馆8月不设闭馆日,每天都面向公众开放。

科学文化

照亮科学的殿堂与人类文明的未来

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强调,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每天参观人数超过千人

青年时期的科学家们在做什么?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的“共和国脊梁——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上,公众可以看到老一辈科学家青年时期的手稿。其中,“两弹一星”的功臣钱学森在国立交通大学(今上海交通大学)的高分试卷特别醒目,这份试卷钱学森考了96分而且字迹工整清晰,引发公众的共鸣。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各种珍贵展品讲述着一代代科学家们的奋斗故事

科学文化,照亮了科学的殿堂与人类文明的未来。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副馆长孟令耘介绍,“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理论承载量为7000人次/天,目前处于开馆试运行阶段,每天开放1300人次的预约量。自5月27日试运行以来,除周一闭馆每天都约满,截至7月31日,共接待社会公众3.8万人次。”

2022年5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回信中指出,“得知你们以李四光、程开甲等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在海外学成后回国投身科教事业,在各自岗位上努力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取得丰硕成果,我感到很欣慰。”

今年8月3日,位于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银行街12号的程开甲故居正式开馆。故居以时间为经、事业为纬,围绕“忠诚奉献、科技报国”主题,全面展示了程开甲院士科技报国的一生。

学生参与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户外活动

花式宠粉

科普场馆成公众“第二课堂”

2017年4月19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合浦县汉代文化博物馆考察时强调,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

在上海天文馆,太阳仿佛触手可及,火红的表面,时不时还有日冕物质飞出;在紫金山天文台紫金山园区,公众不仅能借助天文望远镜仰望星空,还可以看到600年前的浑仪和简仪;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公众不仅可以看270度大屏纪录片“中华科技文明展”,还可以看到科学家们的各种笔记、手稿,以及生活化的细节。

“甲方每日下午5:30以前到家,迟到一小时罚款10元,晚上12点必须睡觉;乙方保证好好学习,热爱劳动,增强独立能力。”中国科学家博物馆三楼主展厅大屏上展示了一封“合同书”,合同的“甲乙方”分别是有着“中国核潜艇之父”之称的著名科学家彭士禄和他的外孙女彭瑶。

谁能想到,最智慧最科技的人,生活中竟这么温馨可亲。

和文博场馆一样,科普场馆也馆藏千秋,展示了天上地下,古今未来。不仅有实物,还有各种数字科技赋能,以及各种花式宠粉。做好参观服务工作、推出精品科学文化活动……科普场馆成公众的“第二课堂”,公众在场馆中体验科技活动,增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激发探索科学、追求科学的兴趣。

激励后辈

青年人接续传承向未来

2020 年 9 月 1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科学家手模墙

中国科技馆有一面“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科学家手模墙”,旨在通过简洁、庄重的形式,让公众近距离领略科学家们的魅力与贡献,点燃心中对科学的炽烈热爱与不懈追求。

手模墙上,还有科学家们对青少年的寄语。

航天技术专家,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卫星导航、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孙家栋寄语:“让青少年成为科技强国的主力军。”

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核潜艇事业的先驱者与奠基人黄旭华寄语:“一句誓言,一辈子事业。”

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袁隆平寄语:“知识、汗水、灵感、机遇。”

……

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追梦人。这些寄语既是科学家们一生科研经验和人生哲学的高度凝练总结,也饱含他们对青少年的殷切希望和拳拳爱国之情。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科学文化是科技自信、科技强国建设和推进的持续保障,不仅仅是科学知识的普及,而是科学精神、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的启蒙。

科技创新引领文化变革,守护好这一瑰宝,让青年人接续传承共向未来。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是钟寅 李鸣 胡玉梅 通讯员 张珩旭

(视频、图片素材由各场馆提供)

(责编:徐婵、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