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3 12:24:36 来源: sp20241123
中新网 哈尔滨3月28日电(王广鑫 记者 王妮娜)今年3月以来,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野生动物研究所在传统人工监测的基础上,结合无人机、热成像和AI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展春季候鸟野外监测工作,有近3000只鹳鹤类珍稀濒危鸟类,是近年来同期观测数量最多的。
已飞到保护区的候鸟群。王洪江 摄挠力河保护区位于三江平原腹地,2023年被列入全国首批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从地理区位和生态环境来看,是鹤鹳类珍稀濒危鸟类在三江平原地区重点分布区域。
今年3月份以来,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挠力河保护区”)持续开展春季候鸟监测工作,观测到金雕、白尾海雕、鹭类和雁鸭类等数十万只候鸟陆续抵达保护区,丹顶鹤200余只、东方白鹳400余只、白枕鹤2000余只,目前100余个东方白鹳人工巢占巢率已达30%。
保护区结合无人机、热成像和AI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展春季候鸟野外监测工作。崔兴波 摄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野生动物研究所科研科科长梁宇祥说:“今年观测数据比往年大幅度增长的原因,一个是近年来挠力河保护区在候鸟保护工作中做出的积极努力,同时,无人机、热成像等新的观测技术的应用也极大地提升了监测能力,接下来,保护区将结合AI人工智能识别技术,继续开展AI算法训练和模型训练和物种分类工作。”
候鸟在冰面上栖息。王洪江 摄近年来,挠力河保护区不断探索卫星遥感、大数据、远程监控、无人机、多栖空气动力船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新质生产力技术在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示范应用,通过持续开展卫星遥感影像判读,结合百余处远程监控点位、无人机、多栖空气动力船和大数据平台协同构建“空天地”一体化智慧管理体系,有效遏制违法违规行为,提升巡护管护范围及能力,极大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监测效能。(完)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