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0 22:35:23 来源: sp20250110
展览面积155万平方米,参展企业2.9万家,采购商人数创近年新高……正在此间举行的第135届广交会再现“万商云集”场景。
透过本届广交会可以看到,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中国企业不断转型升级,让产业链牢牢扎根,用优质产能更好满足全球消费者需求,向世界展示中国经济向“新”而行的韧性和活力。
双向奔赴 一位难求
泛舟珠江,法国客商纳塔莉这次经水路奔赴广交会,行进中感受涌现的贸易商机。1995年至今,她几乎届届不落。
“我总能在这里发现新产品,采购已从日常生活品扩大到多功能智能用品。”她说,“我结识了许多合作伙伴,他们总能将灵感转化为产品,满足新需求。”
2024年4月15日,采购商从入住的白天鹅宾馆乘坐定制接驳交通船前往第135届广交会场馆。新华社记者 霍思颖 摄
广州白天鹅宾馆总经理林镇海介绍,宾馆往返广交会场馆的45分钟定制游船备受青睐,220个座位每天满员。广交会举办期间,宾馆整体预订情况理想。
馆内馆外同样热闹,现场办证大厅、安检入口、企业展位过道、餐饮店铺区域,人群熙熙攘攘,生意红红火火;国内国外同抓机遇,截至第一期开展前,广州海关监管来自埃及、日本、美国、西班牙等国家和地区的厨房家电、五金工具等展品超70批次,价值超500万元。
2024年4月15日,中外客商行走在第135届广交会场馆内。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目前,境外采购商线下到会已超22万人,来自215个国家和地区,到会人数比上届同期增长24.6%。
“广交会在全球展会中规模最大,现在依然‘一位难求’。能参展的可谓都是中国制造‘顶流’,采购商也最多且来源最广。”广交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储士家说,“如期而至的广交会常办常新,此次首设跨境电商和海外仓展区,以更新面貌再次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和信心。”
2024年4月24日在第135届广交会场馆内拍摄的中外客商。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成立之初以出口创汇为目的的广交会,如今已成为中国参展规模最大、采购商人数最多的交易展会,被誉为中国外贸“风向标”和“晴雨表”。在这里,境外采购商和“中国第一展”双向奔赴,全球市场和“中国制造”高效对接。
“过去20多年,中国企业的研发能力、产品品质、品牌形象变化巨大。广交会也变了很多,面积越来越大,环境越来越好,展品越来越丰富。”巴西企业家若昂说。
“我们需要广交会,站的平台越高,才能走得越远。”山东大海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这家公司此次展位面积比上届扩大3倍,初步意向成交额约150万美元。
“中国智造”魅力尽显
智能仿生手让残疾人“手随心动”,激光切割机器人手臂翻飞,VR娱乐设备提供云霄飞车……本届广交会新品超100万件,绿色产品超45万件,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超25万件。
2024年4月15日,强脑科技员工倪敏成在第135届广交会上展示智能仿生手。失去双手的倪敏成佩戴智能仿生手后,生活能够自理,还能写书法。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数量庞大的高品质产品给客商留下深刻印象。荷兰采购商托马斯表示,中国产品和品牌正在向高效智能、安全可靠、低碳环保的方向快速发展。
数据显示,在本届广交会第一期,智慧生活、工业自动化等高技术含量企业数量比上届同期增长24.4%,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创意加速涌现,受到全球许多客商青睐。
扬帆海外的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外贸“新三样”,在本届广交会上广受关注。
2024年4月15日,采购商在第135届广交会上观看、了解广汽新能源超跑。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虽然储能市场竞争激烈,但细分市场的机会还很大。我们瞄准老市场的新需求,以更精细化的产品和服务,获得发展新突破。”深圳市英威腾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营销总监黄琪说。
立足市场前沿,新产品带来新体验,中国产业升级助力全球消费提质。
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多年发展,在全球已有5个设计中心、十几个生产基地。公司销售总监杨杭说,“我们为传统的摩托车增加数字化功能,使其更加适应物联网应用,提升了产品舒适度和安全度,从而满足更多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2024年4月15日,采购商在第135届广交会上了解摩托车产品。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本届广交会上,50%以上的参展企业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数字化技术改造生产运营。中国企业加速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并借此进一步推动“品牌出海”。
2024年4月15日,参展商在第135届广交会上向采购商介绍太阳能电池组件展品。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自动投料的智能炒菜机、吸拖一体的无线智能洗地机……曾经主要做代工的添可电器有限公司近年来全面转向做自主品牌。
“刚开始时客商一听我们不做代工,往往转身就走。”添可国际事业运营部总经理罗明波说,“随着‘中国智造’逐渐获得认可,现在客商争做我们的海外代理。”
广东华恩视听科技有限公司是广交会上的“新面孔”,这是一家由江门恩平麦克风产业转型升级基地内10家头部企业合伙成立的新公司。这10家公司做麦克风、音响、支架等不同产品各有所长,因此在产业集聚基础上整合资源,抱团出海。
商务部研究院美洲与大洋洲研究所副所长周密说:“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我国在全球的贸易和投资领域,会形成更有效、更强的国际贸易竞争力。”
多元合作共享机遇
本届广交会上,不少中国企业加大国际合作、改革营销渠道、升级数字化生产、转型柔性供应。企业不仅产品品质不断提升,而且获得更多市场开拓空间。
“老广交”江苏省苏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今年的展位有了新变化,出现在跨境电商和海外仓展区,凸显了从传统外贸企业向新业态服务商的转变。“我们正在探索‘中欧班列+海外仓’‘跨境电商+产业带’等外贸新模式。”公司副总裁丁海说。
从展馆出来,广州轻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便与印尼长友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提供一站式商超改造服务。
2024年4月17日,广州轻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璞真(左一)向应邀到访的印尼长友集团董事长黄一君(左二)介绍,广州轻出是广交会历史上从未缺席的“全勤生”。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此前,轻出公司只卖货架等相关产品。现在从国际客户需求出发,这家公司提出了包括商超平面结构设计、品类管理等在内的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轻出公司作为老牌外贸企业,拥有建材五金、照明灯饰、家用电器等产业供应链优势,如今提供设计策划的增值服务,能更好撬动各方资源。
促进跨境支付便利化、降低贸易成本和准入门槛、吸引促进外商投资……中国政府不断释放政策红利。
广东的家电厂、浙江的服装厂、重庆的摩托车厂……墨西哥科佩尔公司亚洲区总经理帕顿和同事们的足迹踏遍中国大江南北,公司与中国企业的合作越来越多元化。“中国企业研发水平越来越高。全球化浪潮势不可挡,各个经济体都有比较优势,只有开放合作才能共享机遇。”帕顿说。
展馆外,有的客商已约好看厂探店,有的回国继续洽谈合作,有的欢迎合作方出国考察……
各方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愿以广交会为平台,继续扩大在华经营,分享中国的超大规模市场需求和开放发展机遇,为推进自由贸易、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文字记者:周强、丁乐、尹一如、张程喆
海报设计:姜子涵
编辑:周文林、徐亮、王浩程、郭洁宇
统筹:何雨欣
(责编:岳弘彬、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