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4 02:14:27 来源: sp20241224
生活奔涌,文艺日新。在推动创作、助力繁荣的道路上,文艺研究怎样拓展新视野、提出新课题、总结新经验、开辟新境界?新的文化使命呼唤文艺研究者守正创新、融会贯通,放眼新时代文艺现场,以扎实的研究推动文艺新实践,为铸就新时代文艺高峰提供智力支持。
——编 者
文化自信引领文学研究
丁国旗
文化自信不断增强,是新时代文化文艺领域的重要趋势,不仅显著优化了文学艺术生态,推动文艺创作繁荣发展,也引领文学研究守正创新、走深走实。
不久前,几位作家做客网络直播间,两小时内卖出一份纯文学刊物全年12期8万套杂志,引起广泛关注和好评。这展示了文学主动融入现代传播格局的积极作为,也是新时代文学工作者增强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的一个缩影。文化自信不断增强,是新时代文化文艺领域的重要趋势,不仅显著优化了文学艺术生态,推动文艺创作繁荣发展,也引领文学研究守正创新、走深走实。
自信才能自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指引和激励下,广大文学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迸发创造热情,创作出一批脍炙人口的精品力作。这些作品高扬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也托举一批文学新人闪亮登场。一方面,新人、新作、新现象、新趋势,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新对象和新课题,文学研究者们更加自觉地回应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为文学繁荣发展积蓄理论资源。另一方面更深层次地体现在,文学研究者们在立场和方法上,更加珍视我们5000多年的文明传承,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为铸就新时代文艺高峰提供智力支持。
我国文学研究者结合我们的文学实践,以中华文化为根,在此基础上开展符合我国文学发展实际的研究,提出新思路、新方法。
一是坚持守正创新,自觉系统梳理中国文学传统,开拓学术视野,汲取中西文论有益经验和思想精华。近年来,在各类学术年会和学术论坛中,“活古化今”“全球化”“国际视野”“新机遇”“新境界”“新使命”等成为高频词。可以看出,不论是在宏观理念还是具体研究方法上,学者们都更自觉地激活古代文艺理论,深挖其中蕴含的思想精髓,显示出一种深沉的自信。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领域,有更多研究体现“铸就文艺高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等实践关切。另外,值得一提的还有中国作协专门设立了中国新时代文学研究中心,明确提出“新时代文学话语建构”等命题,“新时代文学”成为当代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面向和维度。
二是坚持开放包容,在外国文学文论研究上,主动吸收借鉴其优秀成果,追求融通中外、文明互鉴。比如,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领域的研究,更注重中外文学文本和现象异同背后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语境差异,显示出文明平等对话的自觉意识。在理论方法上,越来越多的学者回到我国文艺理论发展的方位之上,既强调打开国际视野,做到中西文论的交流互鉴,又坚守以我为主的学术立场,反思西方文艺理论之于中国文艺实践的契合度、适应度,更加细致地判别和有选择地吸收其中的有益成分,以打开文学研究的空间视野,不断拓宽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发展之路。
三是坚持与时俱进,对新时代文学的作品、现象、思潮进行追踪,及时总结和阐释经验,针对问题提出破解之策。今天,文学创作面临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机遇和挑战,人工智能将怎样改变我们的文学乃至文化生态?人工智能将会给文学带来怎样的新质和可能?在经济体制改革、社会转型和大众传媒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网络文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故事类文本异军突起,借助得天独厚的媒介优势一路高歌猛进。我们怎样总结网络文学的经验?这种经验对其他文化领域的发展有怎样的借鉴意义?诸如此类的研究课题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呈增长之势,聚力推动文化建设。
以上几方面为我国文学研究提出了许多新话题、新命题、新概念和原创性思想观点,进而为新时代中国文学研究开辟了新领域、新空间。可以说,今天我国文学研究已迎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文化自信在中国文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等自主体系建设中发挥着更为显著的引领作用,助力中国文学进一步提升创造力和影响力。
“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我们的文化自信,源于认识上的清醒、所走道路的明晰,源于已有基础的扎实、实现目标的可见。广大文学工作者将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持之以恒走出我们自己的文学发展道路。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文明互鉴拓宽理论视野
王 杰
以文艺研究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以文明交流互鉴促进文艺研究,成为新时代文艺的一大亮点。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在文明交流互鉴的过程中,作为文化重要形态的文学艺术及其学术研究也得到发展。以文艺研究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以文明交流互鉴促进文艺研究,成为新时代文艺的一大亮点。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外文化交流的拓展,中国文艺作品具有了越来越强烈的世界意义。这些年,鲁迅研究、延安时期作家群研究、生态文学研究、网络文学研究等,都将中国文学放到更开阔的比较视野中去认识和辨析,体现出普遍的文化自觉。中外文学比较研究持续推进,一批文学研究者在世界文学的意义上重新审视中国文学传统与文学创新,研究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与接受。
与此同时,不同文明、不同民族的文学艺术在审美上的独特性日益得到深入研究。不同美学传统的重要性和当代意义,引起美学界、文艺研究界以及人文学科其他领域的广泛重视,带来美学研究的多元化格局。随着考古发掘与历史研究的深入,亚洲艺术史、中国艺术史中大量风格独特的艺术现象受到关注,其中蕴含的中华美学传统和中华美学精神,极大丰富了世界美学的理论内涵。
在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背景下,文化人类学方法日渐应用到文艺研究中。文化人类学通过田野调查和深度访谈等实证方法,研究不同文明的文化特色和价值观异同。早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不久,我国学者就自觉引进和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研究中国的诗歌、神话传说和艺术作品,蔡元培、闻一多等是其中的学者代表。近年来,文学人类学、审美人类学、艺术人类学等学科和研究领域蓬勃发展。
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对人伦的关怀、对诗教(美育)的重视以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人文主义传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转化和发展成为文学艺术新的美学形式,彰显出独特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例如,“乡愁”是中国乡土文艺的重要主题和传统。从1921年鲁迅的小说《故乡》到近年的科幻小说、《流浪地球》等科幻电影,从1915年李叔同的《送别》到当代舞剧《只此青绿》,我们都能看到背后绵延的乡愁,那是对亲情的守望,对土地的情系,是不同时代中国人共同的情感依托。通过学术研究,可以让文学艺术所蕴含的这种情感结构的特殊性和审美意义,得到更丰富的理论阐释,进而给当下文艺创作以启发,让新时代文艺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的情感力量和精神力量。
“文艺的民族特性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辨识度。”文明互鉴提供了一个照见民族文艺特性和文化辨识度的有效视角。我国文艺在延安时期就形成了一种优良传统:用想象性的文学艺术去把握、眺望美好而幸福的未来,通过文学艺术的审美创造,把新的人物形象、新型社会关系、新的美好生活方式呈现出来。在音乐《黄河大合唱》、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作品中,人们都可以感受到理想主义色彩,感受到对未来的展望与憧憬。近年来,科幻文学、科幻电影的火热发展和海外传播,引发学界从中国文艺传统的角度进行思考研究。《流浪地球》系列电影表现出的人类面对巨大灾难时的应对方式,无论是“带着地球去流浪”的家园情怀,还是各国之间通力合作、保留生命火种、延续人类文明的共同努力,都体现了守护人类文明的信心,体现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信念。可以说,中国科幻折射出当代中国人对未来的想象,它在精神实质上与世界文明史上的优秀文学艺术一样,通过审美的方式揭示现实关系,鼓励人们积极主动地投入改变世界的伟大实践中去。
如今,中华文化和中华美学精神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国际传播。中华文明作为一种古老而仍具勃勃生机的文明形态,其价值观和文化表达机制、艺术和美学话语系统,以及充满理论张力的丰富形态,吸引着各国学者的浓厚学术兴趣。我们有理由相信,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将带来文艺研究和理论建设的更大发展。
(作者为浙江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中心主任)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27日 20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