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5 12:47:23 来源: sp20241225
国际锐评丨中国经济回升向好之“势”从何而来?
“我相信,中国的医疗行业在未来5到10年将保持快速增长。正因为这样,各国企业正在加大这一领域的投资。”近日,在谈到中国经济时,美国普利茅斯岩保险公司董事长詹姆斯·斯通对《国际锐评》这样说。最近一段时间,众多外企纷纷表示,中国市场不可替代,他们看好中国经济良好发展的势头。
这种“势头”从何而来?不妨从中国官方最新发布的1-2月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中找答案。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9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同比增长,增长面达95.1%;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2%;2月份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达54.2%、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达58.1%,均位于景气区间……一连串数据说明,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今年实现“开门稳”,延续了回升向好的态势。
深入中国大市场,会发现这种“势头”无处不在。先看消费。今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5%,反映出消费动能进一步增强。目前,中国又启动了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据相关部门介绍,随着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设备更新将带来一个年规模5万亿以上的巨大市场。另外,2023年底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3.36亿辆,家电保有量超过30亿台,这两个领域的更新换代也能创造万亿规模的市场。
与此同时,国货“潮品”、智能家居、文娱旅游等新消费增长点频频出圈,给扩大内需带来了新动能,也给外企开拓了新空间。“中国消费者对产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倒逼我们加快上新的速度。”迪卡侬中国相关负责人表示,投资中国20多年来,公司不断丰富产品线、打造自有工厂,以满足消费者日益丰富的需求。
经济向上向好,离不开创新这一强大引擎。从前两个月数据看,3D打印设备、充电桩、电子元件产品产量都同比增长40%以上,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9.4%,展现了新旧动能转换带来的内生动力。
眼下,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中国经济一大关键词,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把“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特别是工业互联网等新生产工具的应用,促进了制造流程的优化。截至2023年,中国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超1.3万亿元,已全面融入49个国民经济大类。去年底,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最新一批代表工业领域顶级智造能力的“灯塔工厂”名单。在新增的21家制造业“灯塔工厂”中,有11家位于中国,占比过半。
正是在中国创新氛围的吸引下,一大批外企来华发展。今年1月,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588家,同比增长74.4%。西方发达国家对华投资大幅增加,法国和瑞典分别增长了25倍和11倍。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王磊表示,中国有着优秀的制造业和完善的供应链,希望结合中国创新进行业务研发。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前两个月,中国货物进出口同比增长8.7%,进口与出口双双实现正增长。《华尔街日报》称,中国前两月出口“势头强劲”,增幅远高于业界预期。在这背后,有着中国外贸企业的灵活作为。比如,他们把不同企业的货物合并装箱、“结伴出海”,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中国外贸较快增长,对全球贸易和经济复苏是个有力提振。
事实证明,支撑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因素越来越多了。当前,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还比较多,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还需加固。但随着各种有利因素不断累积增多,加上中国大市场的活力和企业勇于作为,中国经济有能力“奋力一跳”、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也给世界经济带来暖意。(国际锐评评论员 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苏亦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