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3 05:23:18 来源: sp20241123
中新社 北京4月27日电 (记者 庞无忌)新一轮能源革命正在发生,清洁、低碳、可再生成为能源发展和利用的关键词。在众多能源当中,谁有潜力成为未来能源的主流?
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正在进行中,多位行业权威专家27日在“国企发现与发明论坛”上探讨未来能源的发展方向。
有人认为,过去人们重视程度不高的地热能有望成为未来新能源“主力”之一。中国石化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赵东在此间表示,地热是一种极具竞争力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全球地热能开发利用可分为直接利用和地热发电两种。其中,中国地热直接利用规模稳居全球首位。公开数据显示,中国已建成地热供暖和制冷面积13.3亿平方米,折合装机92.4吉瓦。
赵东建议,大力发展“地热+”协同模式,打造多种、多能融合应用场景,探索建立以地热为载体的地下储能应用模式和矿产开发路径,积极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生物能源也是过去关注度不高的领域。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指出,绿色发展促进了生物制造,现在这一领域受到更多重视。他谈及生物能源的优势,介绍了纤维素乙醇、生物柴油和航煤等生物能源。以纤维素乙醇为例,以热电联产的工艺制备,无需化石燃料输入、能耗不依靠外界,就可以利用生物质自身可再生体系循环产生。而且,二氧化碳生物转化还可以实现固碳和碳的循环利用,在碳减排方面潜力巨大。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海洋工程研究院院长张建民聚焦海洋能。这是一种利用程度更低的能源。张建民介绍称,海洋能根据其能量形式分为潮汐能、潮流能、波浪能、温差能等,目前全球对其开发还不足万分之一。其中,波浪能是品位最高、分布最广的海洋可再生能源,被视为人类未来能源的希望之一。但它是最不稳定的能源,张建民说,如果技术得到突破,实际上现在已有非常大的进展,波浪能有望继风光发电以后,在新能源开发领域开启又一条全新赛道。
此番多位参会嘉宾聚焦核能。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英国原子能管理局首席执行官伊恩·查普曼认为,可控核聚变是未来清洁、可持续能源供应的答案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核集团总工程师罗琦也认为,核聚变是终极能源解决办法的可能之一,也是人们公认的理想清洁能源。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组织建造项目负责人(副总干事级)塞尔吉奥·奥兰迪透露,“目前我们的工作已经完成了80%”,已经开始做一些实验性的发电。他说,ITER要实现其目标,就必须继续实现科学和技术方案的融合,同时也要让核聚变的技术能够保持在正确的轨道上以及在合适的时间内完成。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科技委主任孙丽丽谈及氢能。她坦言,目前氢能的利用仍存在一些困难,比如,如何将绿氢的波动性和流程工业所需要的可靠性、安全性、连续性更好地嫁接起来。此外,从氢气的制取到储运,再到使用端的加氢站建设等,都有一系列技术难题需要突破。(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