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高质量发展 看保险业如何做好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

发布时间:2024-11-22 03:45:17 来源: sp20241122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如何落实好这一要求,成为业内关注的热点。

“把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放到突出的重要位置”“丰富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发挥跨境经营优势,积极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帮助企业防风险、拓市场、补损失、促融资”“为国家重大战略提供坚实风险保障”……1月4日,在金融监管总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五家保险机构相关负责人围绕“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这一主题介绍了具体举措。

金融监管总局“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新闻发布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杜燕飞

金融监管总局“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新闻发布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杜燕飞摄

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近年来,我国保险业不断发挥风险保障作用,支持科技创新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水平,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我们推进科技保险发展,面向‘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推出涵盖研发、生产、销售全流程保障的专属保险产品。2023年1至11月,中国人保共承保高新技术企业10.6万家,覆盖率达到22.75%;‘专精特新’企业2.74万家,承保覆盖率24.21%,提供风险保障5.14万亿元。”中国人保集团战略部主要负责人张宝辉表示,牵头行业成立中国集成电路共保体,共为19家集成电路企业提供保险责任金额超过1.3万亿元;重点支持电力、海风、装备制造、交通运输、建筑、通信、航空和能源核电等关键领域,首批选取10家核心央企链主,探索链式保险综合服务方案,2023年1至11月,共为7.23万家规模以上企业提供保险服务;创新风险减量服务,累计为22.68万家安责险客户提供事故预防服务63.3万次,协助排查风险隐患30.96万个,降低经济社会总体风险水平。

再保险作为保险的保险,是社会风险分散的重要机制。据中再产险副总经理王忠曜介绍,中再产险与客户公司协作签订国内首个“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综合保险专项合约”,创新推动保险业服务相关中小企业和国家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常年支持C919国产大飞机、国产卫星、蛟龙一号、国产航母等国之重器建设,累计提供再保险风险保障1000亿元;长期担任中国核保险共同体执行机构,实现对境内近万亿元核能资产和所有一线员工的风险保障全覆盖,为“华龙一号”等首创核电技术提供再保险保障。

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部署,中国信保业务管理部总经理杨明刚介绍,中国信保打造具有信保特色的产业链服务支持体系。2023年1至11月,累计承保电子信息、家电、整车工程机械、生物医药、新能源、纺织服装和现代农业等7条产业链出口3329亿美元、国内贸易2657亿元,占公司业务比重近50%,助力保障重点产业链稳定畅通。

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

当前,我国正加快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保险业在推动我国外贸行业提质升级的同时,也为中资企业“走出去”提供风险保障。

中国太平保险集团业务管理部总经理于晓东表示,作为我国唯一一家管理总部在境外的中管金融企业,中国太平发挥海外直保、再保协同优势,为“走出去”中资企业提供出单及属地保险服务。截至2023年11月末,集团境外机构共计21家,累计承保“一带一路”项目441个,提供风险保障5,064亿,承保海外业务共涉及全球86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56个国家与34家保险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并建立了直接代出单及共保合作关系,为众多我国公司在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东南亚、南美洲等地的重点“一带一路”项目提供一揽子保险保障。此外,中国太平与多家基建类央企保险管理平台和再保险公司共同组成了中国太平基建业务合作联盟,夯实和提高服务大企业、大项目的能力,支持国家基础设施建设。

“作为我国唯一的政策性保险公司,我们积极帮助企业防风险、拓市场、补损失、促融资,扎实助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走深走实,服务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2023年1至11月,累计支持对共建国家出口和投资2152亿美元,向企业和金融机构支付赔款超14亿美元。”杨明刚表示,加大对外贸企业、新业态新模式和服务贸易的支持力度,2023年1至11月,中国信保短期险承保金额实现7073亿美元,增长2.6%;短期险服务支持客户19.8万家,增长11.9%;出口渗透率达23%,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累计支持跨境电商外贸新业态出口174亿美元,支持服务贸易出口80亿美元,同比增长18.5%,支持我国外贸发展提质升级。

发挥保险保障作用守住民生底线

养老金融不仅是国家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养老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强后盾。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预计养老金融业务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保险业在养老产品设计、长期资金管理、养老产业融合上具有独特优势,如何发挥好保险这些优势,是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的关键。”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副总裁、董事会秘书赵国栋表示,中国人寿将不断加强产品创新,研发缴费方式、保险期间、养老金给付等更为灵活的养老保险产品,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保险市场需求;进一步强化风险管控能力,通过加强与医院、医保局以及健康管理第三方的合作沟通,推动数据资源共享应用,提高精准定价和风险管理能力,拓展可承保人群,让风险保障惠及更多老年人群;进一步发挥资金、客户、品牌、渠道、队伍等优势,参与和整合养老产业链,打造“产品-服务-支付”闭环,改善老年人健康状况,提升生活质量。

数据显示,中国人寿集团旗下寿险公司已积累养老险准备金约1.8万亿元;截至2023年末商业养老金存量规模79亿元,有效账户数34万户;目前在办长期护理保险项目69个,覆盖全国3500多万人,2023年公司承保老龄意外险近5000万人次,提供约3.6万亿元风险保障,赔付金额14.7亿元,在天津、苏州、成都等13个城市启动14个养老项目,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需求。

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给人民群众人身安全、财产安全造成损失。应对巨灾风险方面,保险业有哪些具体措施?

“再保险能够在更广泛的时间和空间里分散转移巨灾风险,支持保险市场稳健发展,是多层次巨灾风险管理体系的关键一环。”王忠曜介绍,中再产险积极推动各地巨灾保险试点,目前已在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率先开展巨灾保险试点业务,中再产险年均承担国内地震风险总累计责任超过5万亿元,洪水台风总累计责任超过9万亿元;开发针对性、创新性的巨灾保险产品,建立健全巨灾风险管理产品体系,主持开发极温、暴雪、传染病等指数型巨灾保险等创新产品,丰富巨灾保险产品供给;开展巨灾领域风险减量服务,自2018年起,先后发布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震、台风、洪涝巨灾模型,为保险再保险业融入社会巨灾风险管理体系提供抓手。

(责编:申佳平、高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