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5 16:26:41 来源: sp20241205
政策加力、机制优化,为“愿贷”“敢贷”疏堵点;金融机构还要努力从“能贷”“会贷”上下功夫,进一步提升服务中小微企业水平
近日,一揽子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政策密集出台,其中续贷政策备受小微企业关注。2014年原银监会就曾出台小微企业的续贷政策,此次续贷政策可以看作是“升级版”。一系列优化措施直达小微企业融资“痛点”,更精准地为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
贷款接续问题一直以来是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重点和难点。仍有贷款需求却无法续贷或者需要等待较长时间才能续贷,会对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较大影响。有的企业为了支撑新旧贷款接续的过渡期,不得不通过寻求高成本的“过桥”资金来填上短期资金缺口。为了解决小微企业资金“断档”、高息过桥等问题,原银监会2014年发布的小微企业续贷政策明确,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贷款到期后仍有融资需求的,可以申请续贷,即无须偿还本金可接续融资,这一“无还本续贷”政策深受小微企业欢迎。
此次推出的续贷政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首先是“扩范围”,将续贷对象由原来的部分小微企业扩展至所有小微企业,并将续贷政策阶段性扩大到中型企业;同时“调标准”,调整风险分类标准,明确依法合规、持续经营、信用良好企业的贷款办理续期,不因续贷单独下调风险分类。这不仅意味着更多中小微企业能够享受政策红利,而且增强了金融机构为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的积极性。
新政策为“愿贷”解除后顾之忧。贷款“展期”和“借新还旧”政策较为严格,比如《贷款风险分类指引》规定,“借新还旧”归为关注类贷款,导致银行一般不愿意办理“借新还旧”,更多的是要求企业“先还后贷”。而此次政策明确,符合一定条件的小微企业续贷可以归为正常类贷款。风险分类标准的调整消除了银行不愿贷的顾虑,有利于银行为基本面较好的小微企业提供“借新还旧”服务,不需“先还后贷”,提高小微企业的借贷效率。
新政策为“敢贷”夯实机制保障。解除金融机构“愿贷”的后顾之忧外,还要让信贷人员“敢贷”,特别是解决基层信贷人员开展中小微企业授信业务的顾虑。金融监管总局近期发布了普惠信贷尽职免责制度,细化尽职免责的相关情形,不少银行已经修改了相关的内部规定,信贷人员“敢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升,有利于续贷政策真正实施到位。
政策加力、机制优化,为“愿贷”“敢贷”疏堵点。要将续贷支持政策真正实施到位,金融机构还要努力从“能贷”“会贷”上下功夫,进一步提升服务中小微企业水平。
要依托金融科技,增强“会贷”本领。银企信息不对称是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主要障碍之一。目前已有不少金融机构通过大数据风控、数字化精细运营等,推出量身定制的金融产品,满足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的金融需求。未来,要将金融科技手段进一步应用于续贷业务,探索建立数字化标准化的精准识别、监测分析机制,有序扩大无还本续贷业务的应用范围,走出一条成本可负担、风险可控制、商业可持续的小微金融服务之路。
要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把好“能贷”标准。强化支持并非松绑监管,金融机构应按照风险为本的原则,加强续贷风险管理,明确客户准入和业务授权标准,定期分析贷款风险、贷款质量,及时做好风险评估和风险预警,防止小微企业利用续贷隐瞒真实经营与财务状况或者短贷长用、改变贷款用途,防止通过续贷人为操纵贷款风险分类、掩盖贷款的真实风险状况。
小微企业联系千家万户,是稳定经济、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截至今年8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31.9万亿元,较2017年末翻了两番,平均利率也累计下降了3.5个百分点,金融活水为小微企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随着续贷等一系列支持政策的加快落实,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将加快形成,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将持续优化完善。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21日 18 版)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