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1 15:32:37 来源: sp20241121
【光明时评】
作者:郦波(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江宁织造博物馆馆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和突出的和平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系统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精准解答了中华民族的根性与文明特性之间的内在联系。近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三季)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12集节目生动解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展现习近平总书记的丰厚学养,彰显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的伟大真理力量、实践力量。
先贤崇拜的民族根性决定了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这句用典出自《孟子·离娄章句上》。考诸文献,“中国”一词最早出现于西周何尊上的铭文“宅兹中国”,而中国人的“国家”概念则清晰地产生于周代殷商的大变革过程中。周代殷商,为中华文明的转型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契机。以封建诸侯、血缘宗法为核心的祖先崇拜模式,彻底替代了鬼神崇拜,成为此后三千多年中华文明最为核心的价值崇拜模式,这可以说是一种顶层设计层面的根本性变革。因为祖先崇拜的本质是先贤崇拜,而先贤崇拜的结果则是文明精神的薪火相传,这最终使得中华文明在文明本质上不同于西方的“空间扩张型文明”,成为人类文明史上一种极为独特的“时间延续型文明”。
勤劳协作的民族根性决定了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这句用典出自《尚书·周书》,它典型地体现了中国人的功业观:通过奋斗与努力,而非暴力与掠夺,来成就民族繁荣昌盛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生态环境保护时曾引用贾思勰《齐民要术》中的名言:“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东方智慧在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时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我们的先民更推崇“止戈为武”,和平与发展是刻在中华民族血脉里的文明基因。
坚韧求实的民族根性决定了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和羹之美,在于合异。”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时,引用了这句典出《三国志·夏侯玄传》的名言。回望历史,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从而为中国人民找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正是因为有共产党人将中国革命实际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才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坚韧不拔,求实奋进,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秉性,也是中华民族的根性。只有不断学习和借鉴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才能保持自身的进步和发展。
居安思危的民族根性决定了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这句用典出自《周易·系辞下》。易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正是因为《周易》中这种鲜明的忧患意识与居安思危的思想,乾卦的象辞才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诗经·大雅·文王》才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居安思危的民族根性使中华文明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前瞻性思维。这种前瞻性思维使中华文明在面临挑战时,能够迅速反应、主动创新,从而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凝心聚力的民族根性决定了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北宋哲学家张载著名的“横渠四句”,体现的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终极追求,即家国情怀、民本思想、文明传续、继往开来。对于时间延续型文明来说,文明的薪火相传本来就是一切的根本,这一根本的保证,则在于凝心聚力的民族根性使得中华文明具有了突出的统一性。而凝心聚力的民族根性,则来源于深厚的家国情怀与民本思想。在中华文明中,家国情怀是一种普遍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追求。这种家国情怀使得中华民族在面对外部威胁和内部挑战时,能够迅速团结起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民本思想则是中华民族治理理念的核心。民本思想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怀。普遍的家国情怀与深刻的民本思想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凝心聚力的民族根性。家国情怀为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向心力提供了精神动力,而民本思想则为中华民族的治理和发展提供了价值导向。
当前,世界局势云谲波诡,人类文明的发展与未来充满了种种不确定性,而中华文明正在成为这个不确定世界里重要的正向确定性。在日趋激烈的人类文明激荡中,中国正在成为人类和平与稳定的压舱石。而这一切,正是缘于一代代中国人对中华文明智慧的传承与弘扬。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