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舞台 经典的魅力

发布时间:2025-01-01 14:53:50 来源: sp20250101

  天工人巧日争新,在生活的大舞台,青年创作者敏锐地捕捉着典型的故事与形象,向着历史文化与人们精神的深处奋力开掘,努力建构青春的舞台“景深”    

  

  最近,有两组数字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60个春秋,演出超2000场,9代演员接续传承,旋转的舞步激荡起岁月涟漪。上海芭蕾舞团原创芭蕾舞剧《白毛女》60周年庆典演出近日与观众见面。演出前,大春与白毛女相遇的那一幕,第一代大春的扮演者、81岁的凌桂明帮年轻演员们排了10多遍。“不能完全按照以前的表演去要求年轻一代”,指导00后演员,“80后”凌桂明独具心得。舞台艺术经典作品再次焕发绵延不绝的创造力。

  上座率92%,七成是中青年观众,年轻观众像追演唱会、音乐剧一样追起了京剧。在浙江京昆艺术中心(京剧团)复排传统经典京剧《珠帘寨》的演出现场,演员谢幕后,大批年轻观众喊着“再来一个,再来一个”。返场演出精彩亮相,演员演唱《定军山》经典片段时,台下的年轻观众们开始了大合唱。“从艺55年,从未见过这样的场景。”一位在台下观演的76岁京剧老演员感慨。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大坚韧的生命力的体现。

  数字的背后,是经典艺术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代际传承和传播。从“了解怎么去创作”到“认识用怎样的态度去创作、为谁而创作”,青年创作者成长成熟的每一步,都有前辈艺术家的倾囊相授、无私奉献。一代代艺术家躬身为桥、立身为梯,化为弄潮的帆篷,助力后辈远航。艺术传承的希望在这里。年轻人写、年轻人演、年轻人看,舞台上下生机勃勃。这几年,越来越多青年创作者迅速成长,一次次采访中,他们都向我提及时代与个人成长的关系。丰盈的社会生活、广阔的文化语境、多元的传播渠道,为今天的青年创作者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空间。天工人巧日争新,在生活的大舞台,他们敏锐地捕捉着典型的故事与形象,向着历史文化与人们精神的深处奋力开掘,努力建构青春的舞台“景深”。

  青春的舞台“景深”来自哪儿?从时间层面看,来自历史;从空间层面看,来自土地;而时空的交汇处,站立的是人。从舞剧《只此青绿》《五星出东方》《红楼梦》到杂技剧《战上海》、歌仔戏《侨批》,观众看到的是鲜活的人物群像,看到的是文明经久不息的脉动、民族瓜瓞绵绵的传承。

  剪裁妙处非刀尺。青年创作者为戏剧现代性的开掘不断努力,他们不仅聚焦故事的进展,更追求对人物心灵的勘探,注重用朴实自然的方式讲好“这一个”的故事。昆剧《瞿秋白》将舞台主体交给演员,可谓“淡处做得浓,闲处做得热闹”。剧中,瞿秋白从容向死、永不叛党,描摹内心世界的段落十分动人。他与爱人之华在幻想中诀别,“柔光吻遍,归来再暖鸳鸯衾”“携手而死,也是幸福的”“还有我的女儿,与一切欣欣向荣的孩子们,我真舍不得,舍不得”……他对生命和生活的爱那样真切动人,对信仰的追求又是那么伟大与悲壮,一个大写的人由此站立在舞台上。

  求新,是青年创作者最鲜明的特点。他们的艺术视野相对开放,对各种艺术流派、表现手法、技术手段择优为用,取精用宏地探索。仅以戏曲为例,便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样貌。它可以是粤剧电影《白蛇传·情》这样的“大而精”,也可以是新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那般的“小而美”,还可以是改编后的豫剧《程婴救孤》《清风亭上》小剧场表演新模式。从单向度的舞台迈入多维度的屏幕,他们将戏曲的美好带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中。

  当然,面对时代呼唤,我们也看到,目前一些青年创作者过度依赖“二手生活”的经验素材,缺乏对生活现场的观察,作品存在叙事视角单一、人物塑造符号化等问题。一些青年创作者局限于就事论事,看山依然是山,看水依然是水,缺乏观照时代主题的总体表达。特别是少数青年创作者一味追求创作个性,过度注重自我表达,导致作品与时代语境脱节。生活的积累、知识的积累、学问的积累,仍是青年创作者未来不断走向成熟的关键。

  优秀的文艺作品,往往是艺术家苦心孤诣的成果,离不开“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创作自觉,离不开持之以恒的躬耕艺海。在我看来,这如同一棵树的拔节生长。不停生发的枝蔓,剪断一枝,又长出几枝,时间久了,便会发现一些旁枝也能开花,结出意想不到的艺术果实。

  持续耕耘,有千树万树的静候,何愁没有“春风来”!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02日 08 版)

(责编:岳弘彬、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