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0-30 19:22:44 来源: sp20241030
顾红亮,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这里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即“第二个结合”,这是一个重要论断。在主题教育期间,深入分析这个重要论断的现实意义和方法论,对于我们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具有深刻意义。
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现实意义
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一个笃行真理的过程,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它不仅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而且有助于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一,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不断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自己,根据历史文化条件和各国国情得出具体的结论,推动理论创新。恩格斯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理论需要在实践中运用,变成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武器。“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五四运动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不断回答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各种重大问题,完成各个时代提出的主要任务,同时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旺盛活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迫切需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刻阐明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的道理。
第二,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中国式现代化既体现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也体现独特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包含着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精神富有包括很多含义,其中之一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来的精神财富,如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等。传统文化留下许多宝贵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精神资源。传承创新这些精神资源和文化遗产,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厚植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础。
第三,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历史使命。中华民族的复兴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不能丢掉根和魂,不能丢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些西方人观察中国的视角有偏颇之处。“西方很多人习惯于把中国看作西方现代化理论视野中的近现代民族国家,没有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角度来看中国,这样就难以真正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未来。”从悠久的中华文明史和丰富的传统文化财富的角度来看待中国,从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角度来观察中国,才能深入理解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意义,深入理解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意义。
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方法论
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既推动理论创新又推动文化创新的过程,需要遵循一定的方法论。
第一,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人民至上是重要的方法论原则,体现唯物史观的立场。马克思主义提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新时代实践中推进“第二个结合”,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挖掘传统文化中带有人民至上的思想资源,形成强大的思想武器。
第二,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必须坚持自信自立。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璀璨文明史,有强大中华民族精神力量,有深厚的历史底蕴,身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我们有无比的自信。近代以来,我们一直在追求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尽管没有现成的答案,但是,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了独立自主的艰苦探索,坚信我们自立自强,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回答中国问题,既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又增强民族自信心。
第三,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守正和创新体现继承和发展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魂脉和根脉都是我们必须坚守和弘扬的。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们又要善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与时俱进,锐意进取,不断变革传统文化,淘汰一些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传统观念,以此丰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涵,推进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
第四,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善于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掌握工作的主动性,有利于找到推进“第二个结合”的切入口。这里以乡村文明的传承创新为例加以说明。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和推进“第二个结合”的过程中,如何传承好乡村文明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我们要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在发展中传承乡村文明,在传承中提升文化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
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能用城市化隔断乡土文化,不能急功近利搞大拆大建,要因地制宜,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保留独特的乡村风貌与乡土味道,保护乡村的生态环境和传统村落环境,继承传统乡土文化,深入挖掘农耕文明的现代价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第五,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系统观念认为世界万物是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要用全局的、整体的、联系的眼光观察事物,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和方向。推进“第二个结合”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原理、观点、概念、方法等不同的层次分析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全盘考虑,系统谋划,增强统筹协调能力,促进“第二个结合”的顺利发展。
第六,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胸怀天下是传统文化关键观念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在“第二个结合”中,我们要有世界眼光,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引领人类社会发展的潮流,不断阐发传统文化中天下一家、民胞物与、和合共生等价值观念的现代意义,以宽广的胸襟吸收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助力建设一个更加繁荣的美好世界。
总之,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把握现实意义,遵循科学的方法论,一方面,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相适应,另一方面,进一步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文化基础,结出丰硕理论果实。
监制:袁华杰
统筹:王宙
策划:毕雁
编导:冯馨慧
主持:杜娟
记者:查建国
摄像:陈 炼
灯光:卢智宇 杨崇海 张哲
导播:孟繁杰
片头:杨以宁
剪辑:张天昱
包装:张天昱
指导单位:
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
主办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网
支持单位: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
鸣谢:
华东师范大学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