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1 05:03:29 来源: sp20241201
“如果苏格拉底遇见孔子,他们会有怎样的对话?”
在海外社交媒体上,有这样一个有趣的话题。希腊学者赫里斯托斯·卡夫德拉尼斯还专门写了一本书,名字就叫《当苏格拉底遇上孔子》。苏格拉底与孔子,一位是古希腊哲学家,一位是中国古代圣人,差异化与多样性让他们之间的“对话”妙趣横生。“不同文明渴望互相理解。”卡夫德拉尼斯说,我们需要从不同角度观察世界,就如同欣赏一幅色彩斑斓的立体派画作。
“阳光有七种颜色,世界也是多彩的。”10年前,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如是说。在这次重要演讲中,习近平主席提出“文明交流互鉴”理念,并指出:“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
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多种宗教。不同历史和国情,不同民族和习俗,孕育出不同文明。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百花齐放才能让世界春色满园,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
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当今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各具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植根于丰富多样、源远流长的文明传承。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都闪烁着璀璨光芒,为各国现代化积蓄了厚重底蕴、赋予了鲜明特质,并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共同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但文明多样性也面临挑战。一些西方政客和学者鼓噪“文明优劣论”“文明冲突论”。事实上,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文明交流互鉴,不应独尊某一种文明或贬损某一种文明。不同文明应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和谐共存,既让本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又为他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正所谓“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
习近平主席曾以“茶酒”妙喻文明的多彩共生:“正如中国人喜欢茶而比利时人喜爱啤酒一样,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
中国是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倡导者、践行者。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中国积极为不同文明平等对话搭建平台,奏响“软联通”“心联通”的交响乐:举办“读懂中国”国际会议、首届“良渚论坛”;成立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基金;启动中埃卢克索孟图神庙联合考古项目、中美青少年国际中文和戏剧交流项目……中国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处、相互成就,促进各国人民出入相友、相知相亲。
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人类再次走到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2023年3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主席郑重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强调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全球文明倡议赢得国际社会积极反响和广泛认同。国际人士指出,“全球文明倡议的重要意义在于告诉世界,各国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同时保留自身文化传统”,“全球文明倡议为世界各国打破文明隔阂、化解地区争端提供了有益借鉴”。
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主席提出:“我们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不同文明之间平等交流、互学互鉴,为人类破解时代难题、实现共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指引。
(作者为本报评论员)
(责编:牛镛、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