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5 06:58:28 来源: sp20250105
中新网 北京11月1日电(记者 李金磊)中央金融工作会议10月30日至31日在北京举行。这是自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后,时隔6年再次召开全国性的金融工作会议,且此次会议升格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
会议对金融工作作出重磅部署,一系列新提法引发海内外高度关注。这些新提法背后有何深意?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会议新闻通稿中有三处提及“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并明确要求“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
外界注意到,金融强国此前中央层面较少提及。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了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农业强国等概念,但并未提及“金融强国”。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表示,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必然伴随着金融由大而强。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我国正在从资本与技术的承接者走向资本与技术的输出者,这要求我们必须建设一个高效、稳健、开放的金融体系,努力建设金融强国。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中新财经记者表示,我国目前已经建成全球最大的银行市场,全球第二的保险、股票、债券市场,金融业规模巨大,但在全球的竞争力和话语权仍需进一步提升,应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从金融大国向金融强国的历史性转变。
货币资料图。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
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根本宗旨。会议在指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问题的同时,明确要求“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
会议提出了一系列服务实体经济的措施,包括:“要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要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上海市经济学会副会长连平表示,本次会议为今后的全国金融工作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必然需求。
他认为,“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明确了今后几年我国要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各项政策措施不会大起大落,不会搞大水漫灌,将继续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信贷总量适度、节奏平稳;通过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精准施策以应对国内外多重冲击与经济波动。
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
会议指出,优化融资结构,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发展多元化股权融资,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认为,资本市场在金融运行中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为了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会议聚焦发行端、产品端、中介端、投资端等重要端口,明确了中国资本市场下一阶段的主要改革方向,对于推动中国资本市场迈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连平指出,目前注册制改革已全面启动并逐步深入,未来将积极支持和发展多层次股权市场,进一步提高股票发行的审核注册效率,完善股票发行制度与退市制度,强化市场行为监管、强化对控股股东、高管等“关键少数”的监管,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
资料图:投资者在北京的一处证券营业部查看科创板行情信息。 中新社 记者 侯宇 摄做好五篇大文章
会议要求“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并明确“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SFI)副院长刘晓春分析,这五篇“文章”所代表的关键词,实际上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方向。金融做好这五篇大文章,就意味着当前对金融的要求变得更高,“不再只是以前简简单单的融资,而是金融应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
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
会议指出,要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人民币跨境收付规模39万亿元,成为我国第一大跨境收付币种。今年9月份,人民币在全球贸易融资中占比为5.8%,排名上升至第二位。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对中新财经记者表示,中国经济在全球化当中占比非常高,经济高度融入全球,金融也应高度融入全球,要和实体经济发展相匹配。中国要提升金融体系的竞争力,让更多的外国投资人分享到中国经济增长红利,必须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提高中国金融竞争力,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
资料图:中国人民银行。 中新社 记者 张兴龙 摄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
“金融监管和治理能力薄弱”,会议在指出问题后,强调要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严格执法、敢于亮剑,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本次会议延续2017年第五次金融工作会议的“强监管”政策基调,旨在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连平表示,未来几年,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将成为我国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将有助于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一个健康、稳定的金融环境。
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
会议强调,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健全房地产企业主体监管制度和资金监管,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罗志恒表示,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近几年房地产领域逐步暴露出一些风险,对财政、金融、经济等各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与房地产发展的旧模式密不可分,房企通过“高周转、高杠杆、高债务”实现野蛮生长,因此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
曾刚认为,这反映了中央对房地产金融风险的高度关注。会议特别提到“一视同仁”,实际上是更多强调要加强对民营房地产企业的支持,民营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要得到满足,要确保它们在市场当中平稳运行,这后续需要一系列的政策。
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会议指出,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根本保证。要完善党领导金融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好中央金融委员会的作用,做好统筹协调把关。发挥好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的作用,切实加强金融系统党的建设。发挥好地方党委金融委员会和金融工委的作用,落实属地责任。
连平表示,根据此前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为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一是设立中央金融委员会,二是组建中央金融工委。本次会议也是中央金融委、中央金融工委组建后,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进入公众视野,凸显了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要在金融系统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会议指出,要在金融系统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金融街论坛年会上曾指出,A股市场境内投资者持股占比超过95%,我们的机构做投资更要研究把握好这些基本特征,要有独立的专业判断和研究能力,不能人云亦云、盲目跟风,不能急功近利、过于浮躁。要更加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弘扬稳健执中、求真务实、重诺守信、谦虚谨慎等文化理念,并健全与之相适应的公司治理、激励约束、风险控制和监管制度体系,多管齐下,久久为功。(完)
【编辑:黄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