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1 22:25:09 来源: sp20241121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显示,7月,乘用车国内销量159.5万辆,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85.3万辆,占比53.5%,首次超过传统燃料乘用车。
新能源乘用车国内月销量占比过半,看上去似乎并不值得大惊小怪——“身边的朋友不都在首选新能源车吗?”可在十年前,恐怕没人相信这种事情会真的发生。
“201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只有不到7.5万辆,国内销量占比3.2%。当时,给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销量占比设定一个目标,是件让人头疼的事。”中汽协会一位常年从事数据统计、分析、预测的专家回忆说,2017年印发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目标是20%以上。“这是考虑到各种因素后作出的谨慎预测。”这位专家说,“就这,发布后还曾引起长时间的质疑,多数人的观点是太超前了……”
不能怪当时人们保守,实在是因为从零起步,推动一个高度依赖基础设施配套的新产业实现商业化,全世界都罕有先例。难度显而易见,在供给侧,技术不成熟、产业链未形成、生产成本高、企业动力不足;在需求侧,充电基础设施不健全、里程焦虑严重、电池存在安全隐患、产品使用体验差、市场尚待培育。
供需两端同步发力,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是破解我国新能源汽车商业化起步期诸多难题的“法宝”。目标清晰、前瞻科学、有超高执行力的产业政策,先后放开新能源汽车准入门槛、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补贴政策、免购置税以及购买权、路权等70余项政策措施扶持……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成功突破商业化起步期的重重阻碍,驶上发展快车道,2014年至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分别增长3.2倍、3.4倍、53.0%、53.3%和61.7%。
进入市场驱动为主的商业化加速期,技术快速迭代、性价比持续提升,加上越发便利且多元化的加电模式、低廉的充电成本,让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在补贴退坡直至退出的大背景下,迎来新一轮高速增长。2021年至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从352.1万辆增至688.7万辆,再到949.8万辆,连续9年全球第一,比2014年增长126倍,占全球市场份额超过60%。今年前7个月累计销量已达593.4万辆。
新能源乘用车月销量超燃油车,标志着新能源乘用车对传统燃料乘用车的替代,已经迈入了新阶段。伴随着6月底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超过3000万辆,愈发成熟的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要求也不断提升——电池包热失控能不能彻底杜绝、后排乘客晕车能否破解、低温和高速大幅掉电可否缓解、点到点智能辅助驾驶如何确保安全……
聚焦用户需求、不断提升用户体验,我国汽车企业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歇。8月初,吉利宣布纯电SUV银河E5首发搭载新一代神盾短刀电池。得益于湿法双涂层隔膜、正极碳纳米包覆盖材料、创新碳纳米管等技术,神盾短刀电池不仅以192瓦时/公斤创下了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新纪录,更将电芯寿命提升25%、耐热性提升20%、冬季续航达成率提升10%,还创下了同级最高电池充电倍率。几天后,搭载华为乾崑智驾3.0的享界S9上市,行业率先应用的全新端到端架构,不依赖高清地图,便可支持车位到车位智能辅助驾驶。
新能源乘用车月销量超燃油车,同样给整个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转型提出了更高要求——从确保能源安全、产业安全出发,如何开创新能源车与燃油车以及相关产业链互融共生、合作共赢的可持续发展局面?站在坚定不移推动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角度,如何处理好合资合作与自主发展的关系?站在全球视角,如何既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提高产业竞争力,又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坚持用户导向,深耕核心技术;打通内需外需,巩固竞争优势;面向两个市场,推动合作共赢,在实现乘用车月销量占比过半之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沿着高质量发展的道路稳步前行。
【编辑: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