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7 19:28:48 来源: sp20250107
姓名:黄志澄
性别:男
终年:87岁
去世原因:因病医治无效
生前身份:空气动力学家、航天技术专家
今年2月底,著名空气动力学家、航天技术专家黄志澄因病逝世。去世前二十天,他还和夫人以及孙女一家在北京吃了一顿火锅,庆祝他87岁的生日。
商业航天的“灯塔”
假如有三个航天专家围在桌子前谈论黄志澄,他们定会一致认为,此人“有远见”。
黄志澄,1937年出生,江苏无锡人。少年时经历了抗美援朝年代的他,曾立志要造出十几架飞机。16岁那年,他考入北京航空学院,从此与航空航天结缘。“我一生跌宕起伏,堪称传奇。”他在社交平台上这么评价自己。
作为我国著名空气动力学家,从四川安县的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到国家高技术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的重要职务,黄志澄亲历了中国空气动力学发展的全过程。
早些年,通过他,你或许能认识世界流体力学权威教授普朗特。普朗特门下唯一亚裔女博士陆士嘉,正是黄志澄大学时期的老师。她在北京航空学院创立了我国第一个空气动力学专业,黄志澄是该专业招收的第一批学生。
1956年,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简称五院)在北京西郊成立。当时,陆士嘉任五院空气动力研究所的兼职副主任。两年后,黄志澄大学毕业。经老师陆士嘉引荐,黄志澄到了五院工作。此后,他开始追随钱学森,服务祖国航天事业。
在专业领域里,黄志澄参与建设了我国第一个系统完整的空气动力试验基地和亚洲最大的风洞试验群。此后,他还参与规划了中国实现载人航天及中国空间站建设的方案。
在中国商业航天的发展史上,黄志澄也像是屹立的灯塔,先给绝望者带来希望,再为迷惘者指明方向。绝大多数的国内商业航天企业创始人,都曾受到过他的点拨指导。2017年,黄志澄的著作《新航天:创新驱动的商业航天》正式出版。在书中,他提到,商业航天是航天事业未来发展的蓝海,但这片陌生的海域荆棘遍地。只有找准切入点,找到潜在的发力点,才有发展壮大的希望。
原中国航空学会秘书长张聚恩,把黄志澄看作是有真才实学的大专家。他们住得极近,仅一墙之隔。成为良师益友后,他们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开展了广泛讨论,其中还包括那个年代的意难平。张聚恩说,他虽然没看过《新航天:创新驱动的商业航天》,但从黄志澄的介绍里,可以窥见他对于商业航天事业的预判与远见卓识。
钱学森的学术秘书
黄志澄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有着颇为深厚的渊源。
到五院工作后,黄志澄很快便成为了钱学森的学术秘书。受前辈教诲,为促进全国性空气动力研究中心的建设,他在气动工作上下了狠功夫。在要求严格的钱学森面前,黄志澄也挨过不少批评。不过,按照他的话说,“恨铁不成钢”是鞭策,也是激励。
博客盛行的年代,航天科技迷总能在帖子中找到许多钱学森的趣事。而这些细节和故事,不少出自黄志澄之手。可惜随着一些社交平台的关闭,黄志澄笔下“钱学森”的轮廓也渐渐难以追随。
顺着搜索引擎,你能看到,黄志澄所描述的是:钱学森普通话好;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钱学森给五院年轻科技人员上了一场大课,告诉大家怎么读书以及要先立业,后成家;钱学森一生都在关注的我国教育改革问题等片段。
现已67岁的钱学森研究者、科普作家王文华向新京报记者回忆,“黄老先生声音洪亮,善于言谈。而且他文字功底也好。”他们相识在网络,但第一次见面是在2001年12月10日的中国科技会堂。这一年是钱学森九十诞辰。
在座谈会上,黄志澄有一次简短的发言。会后,他们一起吃饭喝茶。间歇时,黄志澄跟王文华讲述了自己求学、结识钱老、买钱老新书的种种往事。两人还互相分享了各自对郭沫若《赠钱学森》这首诗的解读。
黄志澄跟王文华透露了一件“得意”的事儿。钱学森带着黄志澄到成都写关于系统工程的报告,住在成都军区招待所。受时任四川省委书记杨超邀请,他还陪同钱学森等在军区招待所礼堂看了一次川剧表演。
四川就像黄志澄的第二故乡,他在四川绵阳待过20余年,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这期间,他亲手创建了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所。让人难过的是,他引以为傲的儿子,因重病救治无效,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上。丧子之痛对他打击巨大。晚年的黄志澄,常旧地重游,缅怀爱子。黄志澄曾告诉王文华,他重回儿子在绵阳上学、游玩的地方,用对话的形式缅怀自己的孩子。比如,今天爸爸去哪儿了,现在家里怎么样了。王文华听后,非常感动。
“我们敬爱的黄老”
2024年3月3日,黄志澄先生的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举行。厅堂中央的一块屏幕,播放着老先生的生前花絮。亲朋好友悲戚前往,陆陆续续的人,进入厅堂,在周围摆上白色花圈。一些久未见面的老朋友,握手唏嘘。他们感叹,眼前这位良师益友的音容笑貌,被永远封存在了黑色的电子屏里。
往事涌上曹梦心头。作为北京一家商业航天企业的副总裁,曹梦告诉新京报记者,他们于2017年在网上结识,此后保持长久联系。黄老先生说的“航天技术必须依靠产业化发展”至今让他受益匪浅。
“黄老是前辈,但也是我们的同伴。他一直帮整个行业在做事,在发声。”在曹梦等人看来,黄老先生德高望重,但绝不“端着”。他乐意接受这群干劲正足、决心要做好商业航天的后辈们的邀请,出席在大大小小的讲座现场,为他们答疑解惑。
曹梦觉得,黄志澄就像自家长辈一般亲切。“老人知识面广,爱学习,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强。老人去世,我难过了很久。”曹梦说。
去年4月的一个清晨,新京报记者曾采访黄志澄。隔着电话,记者向黄志澄请教,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才能造就出一个中国的spaceX。老先生声音略微沙哑,“商业航天的发展需要有创新。但怎么创新,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创新机制,目前还不太清晰。”十来分钟后,电话里传来他夫人的催促声,提醒黄志澄,到点该吃饭了。
和黄志澄最后的通话录音,定格在去年10月,那是邀请黄志澄参加进北京初高中讲课的活动。他欣然答应,表示意义重大,愿意参与。但最终他因夫人身体抱恙,没能赴约。
3月14日,黄志澄的家属对新京报记者表示,黄老的骨灰盒暂时放在家中,还未下葬。
人们不会因为他的离世而遗忘他。送别黄老那天,北京气候晴朗。归途漫漫,静卧于此的黄老,或正享受着肃静的八宝山上空,那片碧蓝的天。
■ 记者手记
让黄志澄谈航天科技的优势在于,他反馈够及时,观点也深刻。回答完提纲上的问题后,连串的“题外话”会跑出来。在电话的另一头,你能感受到这像是一次线上授课。不过,你完全不用紧张。确保录音设备正常工作外,你要做的就是,耐心且保持兴奋地听完这场业务指导。结束通话前,他会告诉你,“说的这些,你看着用。有些内容也不好发出来。”
没有哪个记者不喜欢这样的采访对象。想找著名空气动力学家、航天技术专家黄志澄聊聊商业航天,并非难事,他过于平易近人。说话时脸上常挂着的笑容,也让他更显谦逊与真诚。
“我们敬爱的黄老走了。老先生这么和蔼可亲,经常救我们于水火,协助我们完成了不少采访。太难过了。”看到黄老讣告后,一位媒体同行发来了信息。
如今,同行们永远地失去了这位老朋友。
新京报记者 张建林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