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青春写进了中关村”(留创园走过30年)

发布时间:2024-11-21 22:17:52 来源: sp20241121

  图①潮玩店中摆放的黄志宁与夏夏合影。   图②黄瑞清

  夜幕下的北京中关村大街,色彩斑斓,夜景如画。   郭俊锋摄(人民视觉)

  方沛宇(左)与同事在工作中。

  【开栏的话】

  2024年是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30周年。30年前,中国第一家留创园——金陵海外学子科技工业园在江苏南京成立,自此拉开了留创园建设的大幕。

  留学人员创业园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30年的探索与实践,从初创摸索走向蓬勃发展,在中国改革开放和扩大留学的进程中,承担起聚才、育才、用才的使命,发挥了整合资源、高效配置、精确服务的优势,搭设起海内外人才、技术、项目和资本的互通渠道,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建成了具有留学人员特色的创业孵化体系,培育出一批具备自主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实力和社会责任担当的企业和人才。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留学人员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和各地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尽可能为留学人员提供施展才华所需的各种资源,着力营造干事创业的发展环境。

  数据显示,目前全国保持运行的留学人员创业园超过320家,累计孵化企业超5万家,已培育出上市挂牌企业1000多家,留创园在集聚海外高层次人才、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自主创新和国际科技合作等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环境好,人才兴。为展示留学人员创业园的建设成果,本版联合中国技术创业协会留学人员创业园工作委员会、海外网共同推出“留创园走过30年”系列报道。第一期走进中关村国际孵化器,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路2号这个地址,见证着一批批留学生归国兴邦,写下了自己的热血青春。

  

  2000年12月,为扶持大批海外留学人员归国创业,在北京市政府的倡导下,多家国资单位联合成立了北京中关村国际孵化器有限公司。公司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上地地区,拥有2.16万平方米孵化场地。

  作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A类),同时也是北京市首批市级留学生创业园,20余年里,中关村国际孵化器累计孵化了1150家科技企业,其中上市企业13家,共吸引超过920名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目前拥有在孵企业168家、海外人才109人、留学生创业企业41家、外资企业23家。

  

  “就是中关村了”

  2002年春,日本东京。已在日注册了公司的方沛宇见到了专程赶来、为北京中关村招才引智的夏颖奇。他现在还记得,这场时间不长的会面里,夏颖奇用4个“大”说服了自己——“大舞台、大手笔、大胸怀、大目标”。

  彼时,夏颖奇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副主任,他1987年从加拿大渥太华大学机械工程系获得博士学位,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海归。方沛宇毕业于北京大学,1990年赴日留学,先后在琉球大学与东京大学获得硕博学位。“老海归”夏颖奇这一趟的目的非常明确:中关村科技园要起步,需要大量人才,他是专门来给“方沛宇们”送政策的。

  作为东芝公司的系统工程师,方沛宇参与设计并开发了同时控制北海道30余家水力发电站的超大型电力控制系统。读博期间,他提出以“仿真+实验”的方式来研究结构安全性理论,设计出了当时业内领先的结构安全性混合实验系统。

  看着面前满腔热情的“老海归”,方沛宇掩饰不住兴奋。他很早就有了回国创业的打算,还曾去深圳考察多次。在日本多年,方沛宇事业发展顺遂,但回国的想法始终萦绕心间。

  这次,他方向笃定。

  “就是中关村了。”

  2003年3月,在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路2号,北京华科力扬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主攻“嵌入式”系统。

  在互联网技术蓬勃兴起的年代,“嵌入式”系统被如此定义: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硬件可裁剪,适应于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两台手机大小的黄色小机器,可以在煤炭井下作业时使用。这部工业级坚固型无线智能手持终端,是方沛宇在创业近10年后主推的产品。那时,他已经历过2009年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经历过创业的起起伏伏,方沛宇险些“翻船”,但最终挺了过来。

  “在加油站时,我们常被告知不能打电话,那是因为普通手机产生的静电可能会引爆可燃气体。井下环境类似,如果用普通手机交流会存在安全隐患。”方沛宇说,通过缩减功能,他的团队研发的“特种手机”在专业性和安全性上得到了极大提升,设备运作时几乎不产生静电、功率极小。

  这部产品帮方沛宇打开了销路。以“防水、防爆、防摔”闻名的“三防”手机,开始广泛应用于煤矿、石油天然气开采、电力等诸多领域。

  这几年,作为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博士生导师,方沛宇把更多精力放在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上。他还十分关注HICOOL全球创业者峰会,希望能从这一综合性国际人才活动中挖掘更多有新技术潜力的创业项目。

  “创业非坦途,大大小小的弯路我也走过。国内发展日新月异,变化很大,对海归团队来说,回国创业前要做足做细市场调研,真正拥有硬实力才是竞争中的制胜法宝。如果盲目出产品、做布局,很可能会在市场遇冷。”方沛宇说。

  “郁金香博士”

  直到现在,中关村国际孵化器的一些“老面孔”,仍记得“郁金香博士”黄瑞清。

  他是北京瑞雪环球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2002年开始创业。在当时的诸多创业者中,黄瑞清不算年轻。

  1988年,黄瑞清以优异成绩获得了荷兰政府全额奖学金,前往瓦格宁根大学留学,攻读农业知识信息系统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由于表现出色,两年后,黄瑞清继续留校读博。

  留荷几年里,最让他难忘的是一片片壮阔的郁金香花海。红色的花瓣明艳娇俏,当收割机隆隆驶过,花瓣散落垄间,碧绿的花枝便在风中微微摇曳。花田绵延,仿佛漾向无尽的远方。只不过,黄瑞清那时并没有想到,自己人生之后的多数时间都将与此结缘。

  作为特聘专家,黄瑞清在荷兰常给国内访欧代表团授课,与代表团成员交流中国农业发展情况。经过长时间接触,他看到了国内农业发展的广阔前景,黄瑞清毅然决定回国创业。“在国外这么多年,是该回国的时候了。”黄瑞清说。

  在中关村国际孵化器,黄瑞清选择的第一个产品就是郁金香。拥有专利技术的水培郁金香,会在每年元旦和春节期间推向市场,深受消费者欢迎,很短时间内就创造了百万元的利润。

  水培郁金香的成功鼓舞了黄瑞清,他加速推出了其它新品种花卉产品,“花博士”的名头渐渐叫响了。

  “只卖花还不够,如何能升级农业产业化模式,解决国内温室的遮阳降温问题?”黄瑞清深知,只有推进农业现代化,以科技力量赋能鲜切花产业,才能实现智能化种植,能耗更低、肥料更省。

  除了主营多种花卉种苗外,黄瑞清面向市场推出温室设计服务,提供现代园艺整体解决方案。这一做,就是将近20年。

  在河南新乡,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落户于此。2023年11月,黄瑞清团队为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建造的负压消杀系统智能玻璃温室正式投入使用,负压以及高强度紫外线消杀系统的设置能避免实验交叉感染,确保植物抗病性相关研究无实验病原外泄风险。

  “这样的智能玻璃温室可以更精准地控制实验环境,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多样化的种植条件,给农作物加速育种、植物表型鉴定工作注入新活力。我们将青春写进了中关村,现在,能为国家生物育种科研能力增添助力,对创业者来说很有满足感。”

  黄瑞清一家三口都是瓦格宁根大学的校友,如今,他的女儿黄紫滢硕士毕业,回到了北京。黄紫滢学的也是农业技术,她说,消费者如今对鲜切花需求旺盛,大家更愿意用鲜艳的花朵点缀生活。此时,黄瑞清的办公室里,几束朱顶红开得正俏。

  “点点”和“赞赞”

  留美回国后,黄志宁带着她的一对玩偶好朋友“点点”和“赞赞”入驻中关村国际孵化器,注册成立北京赞赞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成为这里颇具代表性的一支文创设计团队。

  兔子“点点”外形俏皮可爱,熊猫“赞赞”则憨态可掬、萌味十足。在黄志宁的设计中,“点点”“赞赞”是一对贴心闺蜜,两人相识之初,转校生“赞赞”由于乌黑的眼圈,并不受同伴欢迎,“点点”成了“赞赞”沮丧时的第一个朋友。“她俩有相同的爱好,喜欢听同类型的音乐。姐妹俩一起长大,相互扶持,是朋友,是家人。”在国外读书的1000多个日夜,让黄志宁深知新环境里得一挚友的珍贵,这也投射到了她的玩偶形象与情节设计中。

  从潮玩盲盒开始,黄志宁前后修改了十几版设计方案,图纸叠了厚厚一摞。她意识到,90后、00后消费者更偏爱时尚气息浓厚、设计新颖的动物玩偶形象,但是,要想留住消费者,紧靠潮玩还远远不够。

  联想起自己在海外与同学朋友聚会时常玩的桌游,黄志宁有了灵感。“‘将潮玩形象放到桌游故事里’,这个点子让我们很兴奋。做体验式、潮流式的文创,可以将娱乐、交友、潮玩集中在一起。大家走出家门,拿出更多时间在线下互动、沟通、分享。”她说。

  夏夏是黄志宁留学相识的好友,也是桌游达人,擅长制作数字卡牌策略型的游戏。谈起创业,俩人一拍即合。学3D建模出身的黄志宁并不善言辞,参与桌游却要求她必须放下腼腆、抛开拘谨,张嘴表达,还要说得绘声绘色、无懈可击。性格开朗的夏夏则正好相反。创业路上,一对好友的性格刚好互补。

  2019年,入驻中关村国际孵化器之前,黄志宁考虑过国内多个城市,最终还是决定留在北京。“我们刚回国,又是初次创业,在很多方面缺乏经验。园区给我们这种文创赛道的创业者提供了许多支持,领域内要是有相关比赛会第一时间通知我们,替我们寻找更多与投资人对接的机会。”黄志宁说。

  在她看来,如今国内消费群体和消费需求呈现多元化和升级趋势,文创产品承载着人们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追求,是创造、创意与生活的结合。要想在赛道中保持竞争力,文创设计要向内容创意和互动型产品演化升级。

  暮色四合之下,楼宇霓虹渐明。黄志宁有许多新打算,她看中了朝阳区东四环主干道附近的一处店铺,想打造成一家桌游店。“点点”“赞赞”推向市场后,她看到了不少玩家的暖心评价,“坦白说,专业玩家其实挺苛刻,但幸运的是,对我们还算宽容,试玩评价里鼓励居多。创业‘新手局’,我们刚迈出了第一步”。

  本版与中国技术创业协会留学人员创业园工作委员会、海外网合作推出

  

  记者手记

  孙亚慧

  中关村的海归创业故事说也说不完。从留学潮到归国潮,这里一直都是海归汇聚之地,是海归创业成果的迸发地。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随着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我国对人才的吸引力愈发增强,显示出强大的“人才磁铁”效应。在时代感召下,大量学有所成的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广袤的神州大地上呈现出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勃勃生机。

  方沛宇、黄瑞清和黄志宁,并不是同一个年代的创业者,但都是这片创业热土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缩影。

  从一拨又一拨海归“抢滩”中关村开始,创业项目生根、开花、结果,一批代表性公司早已功成名就。

  在中关村,人才似万涓之水汇流成河。巢暖凤来,理顺了体制机制,留学人员才能消除顾虑,如鱼得水。

  今天,当看到一批批新的归国学子在这里创办公司、安家落户时,仿佛仍能听见游子当年负笈求学时内心的低吟:

  本领投伟业,丹心为报国。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访者提供

(责编:李昉、郝孟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