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2 05:14:33 来源: sp20241102
近日,北京市密集发文,提出历史建筑保护要用“绣花功夫”,同时推动各类文物建筑向社会开放。北京城内600多年历史的会馆,属于比较典型的文物建筑。记者走访发现很多会馆完成腾退、正在修复,还有一些已经活了起来,成为可供市民体验传统文化的开放场所。
会馆有戏 深挖国粹元素
“我走到这块儿的时候啊,您就朝这边转身,眼神有一个交流。”
“哦,这样。”
“哎,对了对了。”
时间临近正午,后孙公园胡同安徽会馆的戏台上,北京程韵社正在进行排练。不一会儿,他们将在这里为北京程派票友举办“纪念京剧大师程砚秋诞辰120周年系列演出”。
之所以选择在安徽会馆,是因为这里是京剧发祥地的文化地标。当年,安徽会馆的戏楼与正乙祠、湖广会馆、阳平会馆的戏楼被合称为“四大戏楼”,蜚声京城。程韵社班主吕建儒既是这场演出的组织者,也会在开场节目《武家坡》中饰演王宝钏,“我们是纯票友活动,来的也都是票友,一个是为了纪念,也是为了会友。”
在创建于1868年的安徽会馆里演出,和在现代剧院演出感受很不一样。“场地是小了一点,但是那种跟历史对话、沉浸在传统氛围里的感觉,非常棒。”
安徽会馆由李鸿章兄弟倡议,安徽籍官员和淮军将领捐款集资创建,总面积9000余平方米,当时号称“京师第一会馆”。2006年5月25日,安徽会馆成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安徽会馆经修缮后对公众开放,以展览为主。2020年,徽班进京260周年之际,安徽会馆又一次全新亮相。这次,这个百年老馆成为了中国戏曲学院继续教育部教学实践基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椿树街道传统文化共享空间。
2021年,北京市推出“会馆有戏”系列活动,让传统国粹在百年会馆再续前缘。
北京市政协常委宋慰祖,从2009年开始对北京明清时期的会馆进行考察。当时,北京市现存的不足60处会馆建筑,处在亟待保护和开发的困境中。十多年过去了,会馆的状态大为改观。“这个系列活动,我的感受是非常好,真正让北京的会馆活了起来。我觉得修复建筑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一定要让传统建筑和传统文化,一起活起来。”
2024年1月5日,宋慰祖受邀参加了湖广会馆重启仪式。“三台两院”的演艺新空间,为湖广会馆量身定制的沉浸式驻场戏《湖光洄梦》,让现场观众仿佛经历一场穿越百年的文化之旅。
稍有些可惜的是,记者到湖广会馆走访时,工作人员表示,由于设备调试,目前还没有正式开放。
会馆有展 讲述文化故事
“您进去看看吧,我给您开灯。”记者正在韶州会馆的展厅前徘徊的时候,身后传来热情的指引声。会馆工作人员介绍,会馆除了周一闭馆,其余时间基本都开放,展厅里有广东韶关当地文化展示,欢迎参观。
作为中原入粤的咽喉要地,韶州在不同历史时期都留下自己的独特烙印,目睹过秦始皇统一岭南,也远眺过海上丝绸之路的风帆。清代,韶州府旅京人士在京建立同乡试馆。1868年,位于大江胡同的韶州会馆老馆废止,在草厂二条2号的韶州会馆新馆开张。2013年,韶州会馆被核定为东城区不可移动文物。
2023年,东城区推出“焕发会馆文化活力伙伴计划”,与广东省韶关市等地区携手推动会馆开发与利用,联袂打造会馆活化利用新模式。当年5月,韶州会馆重装迎客。150多年前,韶州会馆是当地学子进京赶考居住、休息的地方。现在,成了韶关在北京的文化旅游展示窗口、乡情联络场所和招商引资平台。
与韶州会馆的合作模式相似,东城区还与湖北黄冈、广东梅州、安徽池州、福建龙岩签订合作意向书,共同打造多家会馆文化体验群落。
距离韶州会馆不远,在西打磨厂街105号的临汾会馆,始建于明代,距今逾400年,由山西临汾五行商人共建。和很多会馆一样,临汾会馆后来也成了大杂院。2015年,东城区完成对这里30多户居民的腾退,并进行修缮保护。2017年,临汾会馆作为“北京会馆文化陈列馆”得以重生。
如今这里每周二、四对公众开放,每周一、三、五面向学生团体预约开放。走进陈列馆,一系列展板和实物,讲述了各类会馆与北京600多年的渊源。从最开始的试馆、同乡会馆,到后来的行业会馆,会馆就是古时的“驻京办”。在这个陈列馆,通过方言、习俗、美食的展示,能想象当年各大会馆中,异乡人“北漂”奋斗之余,倾诉乡愁的场景。没有什么,能比一坛杏花村酒,更适合山西老乡叙旧佐餐了。
宋慰祖说:“我很早就提出来一个观点,‘谁的孩子谁抱走’。会馆这块地产权是北京的,修缮经营可以交给各地方。当时一提出来,山西就立刻响应,他们有专门的会馆协会,在北京的会馆数量也是最多的。”
会馆有盼 推进城市新生
会馆与北京的渊源,一般认为始于1421年落成的芜湖会馆。很多资料都称之为“中国第一家会馆”。在北京会馆文化陈列馆内,还能看到芜湖会馆的老照片。记载显示,芜湖会馆坐落在长巷五条7号。但记者在长巷五条来回走了好几遍,只看见正在改造的胡同,没找到7号的门牌。后来查阅网上的游记,才知道芜湖会馆实际位于长巷三条。
和芜湖会馆一样难找的还有南海会馆,这里还有另一个名字是康有为故居,位于米市胡同43号。记者走访时发现,米市胡同已被楼盘和工地取代。菜市口地铁站C口附近,有几栋古建筑的房檐,从建筑围挡上方露了出来。有市民说,那几栋古建筑中,就有南海会馆,“很多人以为那个楼房就是,其实那是烤鸭店,旁边平房才是。”
据2012年的新闻,南海会馆作为北京市级文保单位,涉及大吉危改项目建设,将和区域内其他不可移动文物一起腾退、修缮、保护。到2018年的消息,南海会馆已完成腾退。
距离南海会馆不远,是新会会馆,其也有别称——梁启超旧居。康有为和梁启超是师生关系,也是广东同乡。新会会馆地址在粉房琉璃街115号,整条粉房琉璃街在进行申请式腾退工作,115号已经看不出会馆的样貌。记者在走访时,遇到了正在准备毕业设计的园林专业学生。三个大学生,手持地图和手机导航,在会馆密集的区域走访。他们的毕业设计主题不同,但都与城市新生、旧城改造相关。
“我的主题是关于城市漫步的,其实这一大片都特别适合city walk。”有个女生说,走下来的感觉是“没什么人,可能跟天气有关”。他们的地图上,用不同颜色标注了不同建筑类型和当前的状态。他们也看到了很多沉寂中的会馆,这些历史建筑,变成了地图上一个沉默的点,“如果能感受到更多的活力就更好了。”
“北京这些年已经做了很多工作,特别是中轴线申遗之后,对老城改造中的原貌保护非常重视。”宋慰祖说,“会馆的情况各不相同,有些很小,有很多是民居,涉及持续挖掘、腾退、修复等工作,还要结合城市发展,是一个逐步完成的过程。”
在长巷头条的丰城会馆,记者看到腾退已告一段落,一座历史建筑正期盼着重获新生。离会馆50米,就是前门三里河公园和网红春风习习书店。不远的将来,相信丰城会馆将从现在地图上的一个点,变得鲜活起来。 本报记者 孙毅 文并摄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