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普惠金融的为民底色(微观)

发布时间:2024-11-23 03:34:38 来源: sp20241123

  加强政策扶持、提升治理能力,让金融服务以可负担的成本抵达更多“长尾客户”,正是普惠金融的鲜明特色和重要作用

  更好践行金融为民理念,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稳妥探索成本可负担、商业可持续的普惠金融发展模式

  

  “递交材料3天拿到200万元贷款,不仅速度快,利息也低。”今年,海南省借助大数据、5G等技术手段,推动首笔活牛抵押贷款落地,为解决养殖户融资难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过去,由于天灾疫病等因素可能造成畜禽死亡,银行普遍不接受生物活体抵押。信用贷款额度受限,农户和合作社很难获得发展所需资金。海南省推出一款名为“慧畜贷”的普惠金融产品,解决了养殖户缺少抵押物的难题。相关机构给每一头牛安装耳标,由内置芯片记录上传牛的轨迹定位、生命体征等数据,既可以提升智慧化管理水平,也在养殖户和银行间构建了一个信用平台。

  目前,这一模式已在海南全省铺开,从事活畜育种、养殖的小微企业、农业合作社等涉农经营主体都将从中受益。加强政策扶持、提升治理能力,让金融服务以可负担的成本抵达更多“长尾客户”,正是普惠金融的鲜明特色和重要作用。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也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高质量普惠金融体系。近年来,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目前,全国银行机构网点覆盖97.9%的乡镇,全国乡镇基本实现保险服务全覆盖,多层次普惠金融供给格局逐步确立。金融服务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明显提高,但普惠金融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持续发力、补齐短板,加快构建高水平普惠金融体系,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普惠金融以服务群众为己任,小微企业、涉农主体、个体工商户、老年人和残疾人等群体是重点服务对象。进一步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要不断创新思维,积极运用新的技术手段,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比如,浙江省云和县把“云和雪梨”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权用于质押融资,获得更多资金以深挖雪梨文化,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小小雪梨,成为当地群众的致富金果,年产值达1.96亿元。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可以直击小微企业、就业创业等方面的难点堵点,有效降低金融服务的门槛和成本,这也是值得大力探索的方向。不过,在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产品的适老性、安全性及无障碍使用,避免形成新的“数字鸿沟”。

  普惠金融强调金融服务的包容性,但其服务群体量大面广,“撒胡椒面”解决不了问题,也不可持续。推动金融机构担当惠民利民的责任和使命,也必须遵循金融规律。一方面,要坚持市场化原则,不断优化信用机制建设、贷后风险管理以及数据共享、风险共担等,完善专业化经营机制,促进形成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要坚持法治化原则,加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普惠金融战略导向和监管职责,建立健全普惠金融领域新业态、新产品的监管体系和规则,既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金融风险,又切实保护好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普惠金融既是一项经济活动,也蕴含了一种价值理念。新征程上,更好践行金融为民理念,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稳妥探索成本可负担、商业可持续的普惠金融发展模式,就能不断提升普惠金融的下沉深度、覆盖广度、服务力度,以高质量金融服务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28日 05 版)

相关新闻:

让科技金融成为创新加油站——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①

以金融活水持续滋养绿水青山——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②

(责编:牛镛、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