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8 04:53:34 来源: sp20241128
【社评】“会员权益计划赶不上变化”,商家的套路怎么就走不完?
如何吸引用户、黏住用户,如何把好牌打好,以优质内容和舒心服务取胜,而非利益至上、玩转套路,如何把握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是相关商家和企业应该思考的问题。
即使开通了VIP会员,也需另外开通儿童会员才能听儿童故事——据10月24日南方都市报客户端报道,如今,一些音视频平台、电话手表、智能电视等均为儿童内容专设会员进行收费,但不少消费者体验不佳,比如,不同终端儿童会员不通用,需要额外付费;会员种类易混淆,买错种类不给退换;个别“精品”内容还需再付费购买;儿童会员未到期就提前截止会员权益……种种乱象之下,有娃一族被轻松“拿捏”。
对不少消费者来说,上述这些体验并不陌生,从视频平台VIP会员有条件的“超前点播”,到智能电视“套娃”收费;从对会员进行登录设备限制、投屏限制,到会员价格“首月1元”的美丽陷阱,这些年,各类市场化网络视听服务内容越来越丰富,但其中的套路似乎也越来越令人防不胜防,一些消费者满心期待和欢喜地开通会员,后续使用过程中却往往是“三步一小坎、五步一大坎”,想要一路“绿灯”、体验舒适几成奢望。
一些音视频平台何以屡屡上演如此“套路深深”的戏码?
出于盈利和创新发展的需要,音视频平台确实有不断改进、细化服务种类和内容的必要,问题是,这每一步细化都得由消费者埋单吗?是否存在打着细化服务的旗号套路用户的情况?一些音视频平台增加收费项目的背后,有维护相关音视频内容版权的考量,也有防范、打击账号租赁等黑灰产业的因素,但若因此对所有用户都一刀切地加以区别和限制,影响所有用户的使用体验,恐怕得不偿失。
市场经济之下,商家相关增值服务当然可以收费,但要在依法合规、质价相符、充分尊重用户知情权的基础上进行。打击账号租赁、维护内容版权应该支持,单靠收费未必是良策,信息时代,借助大数据测算等方式应该更科学、精准。诸如随意缩减会员权益范围、权益范围变更不予提示、对权益内容采取隐性告知等做法,已经涉嫌违反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等。
“会员权益计划赶不上变化”“已到嘴边的鸭子被吊得越来越高”“欲多收钱,何患无辞”……类似情况已然成为当下音视频会员经济的主要痛点、槽点。时下,随着公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音视频服务平台的发展空间愈发广阔。不同的平台掌握的资源不同、推出的服务各异,如何吸引用户、黏住用户,如何把好牌打好,以优质内容和舒心服务取胜,而非利益至上、玩转套路,如何把握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是相关商家和企业应该思考的问题,这可能影响行业发展的未来。
近年来,消费者走过的商家的“套路”实在不少。今年8月,针对被公众诟病已久的电视“套娃”收费问题,国家广电总局开展了专项整治,明确了三个阶段的任务,确保“治得住、不反弹”。事实上,“治得住、不反弹”应该成为治理各种消费套路的共同目标,这不仅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加强技术监管、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规范,而且离不开行业企业的复盘与反思,适时调整发展路径和营销策略,提升用户体验,提高行业口碑,助力相关市场竞争更法治、更有序、更公平。比谁的套路深、比谁的心机重,对任何行业来说都可谓一种病态。
最近,一些地方的用户发现,看电视回到“老早的样子”了——开机后可以直接全屏播放节目;“双十一”购物节点,不少电商开始提供一目了然的优惠方式,让消费者不必再绞尽脑汁做算术题……简单、直接一些,多好!
毫无疑问,消费者想走的是商家的“直路”,“阳光”一些、透明一些、磊落一些。这一条,任何消费领域都适用。
《工人日报》(2023年10月26日05版) 【编辑:刘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