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学习丨中南海月刊(2024.03)

发布时间:2024-12-06 03:32:23 来源: sp20241206

  三月,万物复苏,春意盎然。

  2024年全国两会胜利召开;中国主场外交开局不凡;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成绩斐然......

  本月,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湘江大地,到工厂、访学校,走进田间地头;欢迎远道而来的新老朋友,谈发展、谋合作。央视网《中南海月刊》运用智能大数据,与您一起回顾总书记3月的内政外交。

  今年全国两会,全网讨论最热烈的“新质生产力”,被视为撬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点。

  从总书记2023年地方考察时首次提出,到今年中央政治局首次集体学习时聚焦研究,再到这次全国两会上深入阐释,“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我国全面抢抓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提供了根本遵循。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3月5日,在江苏代表团,总书记强调,要突出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个重点,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

  时隔一天,在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总书记指出,新兴领域发展从根本上说源于科技的创新和应用。他强调,要把握新兴领域交叉融合发展特征,加强集成创新和综合应用。

△2024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

△2024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在3月6日的政协联组会上,总书记从“APEC蓝”谈到“永久的蓝”,他强调,要以改革的思路、技术的力量、转型的方式、市场的手段,系统推进生态保护修复、破解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一番话传递出“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的本质要求。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发展新质生产力,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

  “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全面清理纠正地方保护行为”“推动各种生产力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等一系列务实要求和重要论述,彰显总书记要求进一步加快深化改革、完善新型生产关系的决心和力度。

  央视网“智闻”系统提取分析2024年3月全网时政新闻热点显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等相关话题备受关注。

  3月18日,全国两会结束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便赴湖南考察,随后在长沙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

  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以占全国约十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创造着全国约五分之一的经济总量。

  五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南昌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时,就做好中部地区崛起工作提出八点意见。五年后的今天,中部地区发展站到了更高起点。

△2024年3月18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这是19日上午,总书记在常德河街考察。

△2024年3月18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这是19日上午,总书记在常德河街考察。

  着眼大棋局,落子更精准。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的自然资源禀赋差异性大,统筹区域发展从来不是一件易事。中部地区如何在整个国家发展战略中锻长板补短板,发挥优势、释放潜能?

  在本次座谈会上,总书记站在全国一盘棋的战略高度,从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强与其他重大发展战略的衔接、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等多方面,为在更高起点上扎实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再次指明了发展路径和目标方向。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一环。只有实现了区域协调发展,国内大循环才能更畅通,新发展格局才能更坚实、更广阔。

  央视网“I学习”数据库汇总分析习近平总书记3月重要活动讲话显示,“人民”“发展”“合作共赢”等词高频出现。

  以人民为中心,走群众路线,必须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常德市港中坪村考察基层减负情况。总书记要求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他还勉励基层干部不断干出让农民群众认可的实绩。

  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是党的初心,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基层减负,实质是要基层干部卸掉形式主义的负荷,为民求实效、办实事,更好地担当作为,服务人民。

  在习近平主席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时,“人民”一词也被多次提及。

△2024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集体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2024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集体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2023年,在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习近平主席指出,中美关系希望在人民。在本次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时,习近平主席强调,中美关系“过去靠人民书写,未来更要靠人民创造”。

  他以家庭、亲人为例,阐述不同分歧永远会存在,但最关键的是要求大同、存小异的朴素道理。他鼓励两国各界人士多来往、多交流、多合作,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福祉。

  在当今世界变乱交织的背景下,中美关系的走向无疑牵动着全球目光。以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发展中美关系,不仅源于对中美两国人民的深厚情感,更是对中美关系未来发展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洞察。

  在本月密集紧凑的外交会见中,习近平主席还多次强调要“合作共赢”。

△2024年3月25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瑙鲁总统阿迪昂举行会谈。这是会谈前,习近平主席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为阿迪昂总统举行欢迎仪式。

△2024年3月25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瑙鲁总统阿迪昂举行会谈。这是会谈前,习近平主席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为阿迪昂总统举行欢迎仪式。

  今年1月,瑙鲁作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同中国复交的政治决断。

  在本次同瑙鲁总统阿迪昂会谈中,习主席以“友好不分先后,只要开启,就会有光明前途。合作不论大小,只要真诚,就会有丰硕成果”,表达了对中瑙合作共赢光明前景的信心与期待。

  此外,在本月外交会谈中,习主席还欢迎多米尼克搭乘中国式现代化的快车,拓展两国经贸、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医疗卫生等领域合作;也向荷兰首相吕特明确阐释“中国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同各方共享发展红利”的共赢理念……

  一场场双边会谈,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朋友圈越来越多;一封封贺电、慰问电,传递深情厚意,彰显外交温度。中国以自身和平稳定发展,在与世界各国的良性互动和合作共赢中阔步前行。

  观察分析央视网“I学习”数据库生成的3月关联图谱,“耕地”“秧苗”“农机具”等饱含着总书记对农民农事的关心嘱托;“后继有人”“栋梁之材”承载着他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许;“风物长宜放眼量”“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则蕴含着他对历史与现实的辩证思考。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也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起点。

  3月19日,湖南常德市谢家铺镇粮食生产万亩综合示范片区,习近平总书记脚踩泥泞,走进稻田。他仔细察看秧苗培育和土地翻耕情况,同种粮大户、农技人员、基层干部和村民亲切交流,并为抓好春耕备耕,强农惠农富农开出“良”方。

  科技兴农,科技强农。总书记强调,在良种良法良机良田深度融合上下大功夫。一个“良”字,蕴含着总书记对建设农业强国的深远考量。

△2024年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察看秧苗培育和春耕备耕进展。

△2024年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察看秧苗培育和春耕备耕进展。

  秧苗需要精心照料,才能谷粒满仓,保障粮食安全;培养造就出大批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才能形成青蓝相继、薪火相传的生动局面。

  3月1日,2024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之际,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要“愿挑最重的担子、能啃最硬的骨头、善接烫手的山芋”。

  3月18日,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校区)考察时,总书记强调,学校要立德树人,教师要当好大先生,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知识文化素养,更要上好思政课。

  …………

  回顾习近平总书记3月工作日程,无论是要求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还是强调在更高起点上扎实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抑或是要求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总书记始终立足百年变局,以发展的眼光、辩证的思路、全局的视野引领强国建设、民族复兴。

  东风浩荡满目新。

  播种在春天,勤耕正当时!

(责编:赵光霞、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