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型举国体制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发布时间:2024-11-27 14:54:51 来源: sp20241127

  【学思践悟】

  作者:李石勇(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研究员、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过去我们取得重大科技突破依靠这一法宝,今天我们推进科技创新跨越也要依靠这一法宝。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围绕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2022年9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进一步明确,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要把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作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的新部署新要求,为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新方向新动能。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新型举国体制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通过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发力,推动稀缺性创新人才、资源向重大项目攻关任务精准配置的制度安排与组织方式,是我们攻克全球科技前沿问题、引领世界科技发展方向的关键法宝。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新征程上,应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汇聚各方合力、积蓄创新动能,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断迈出新步伐。

  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把握我国科技创新的正确方向,不断健全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体制,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党的二十大后,为加强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统筹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体制改革,研究审议国家科技发展重大战略、重大规划、重大政策,统筹解决科技领域战略性、方向性、全局性重大问题,研究确定国家战略科技任务和重大科研项目等。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科技创新全过程,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确保创新资源的有效统筹和合理布局。

  加强顶层设计,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当前,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时代,要在激烈的科技创新竞争环境中获得优势地位,必须将打造世界科技强国作为重要任务,实现从国际前沿技术竞争中的“跟跑者”向“并跑者”“领跑者”转变。新型举国体制不仅在宏观层面勾勒了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战略愿景,更在微观层面确立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协同组织形式,为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正确的方法路径。要在顶层设计中围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行方向设计与组织构建,围绕科技创新的自主性、主动性和突破性,完善制度支撑体系。推动各领域体制机制革新,破除旧有体制机制弊端,优化政策工具,打好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政策组合拳,提升科技创新产出效能。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牢记初心使命、胸怀“国之大者”,提高政治站位,弘扬科学家精神,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完善法治体系,促进科技创新规范化运行,加强科技安全、科研诚信、科技伦理等方面的科技治理。

  完善协同网络,构建协同攻关的组织运行机制,高效配置科技力量和创新资源。推进新型举国体制,构建科技创新资源整合体系,能够优化创新要素配置机制,从而充分利用资源,精准配置科技创新人才、资源等要素,形成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与科技自立自强的比较优势。同时,构建科技创新资源整合体系能够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促进创新要素的市场化流动,提升资源要素的配置效率。因此,应明确政府、市场、社会在新型举国体制中的职能定位,构建多元互嵌、灵活高效的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协同网络,有效发挥政府作用,充分释放市场潜力,在全社会营造科技创新浓厚氛围。建立健全科技领军人才自主培养机制,提升高水平科技人才培养质量,打造具有战略支撑力的科学家团队,摆脱技术攻关的外部依赖,切实增强内生动能。畅通关键技术攻关项目的长效运行机制,统筹协调各类创新主体、科技人才、资源配置,通过多元灵活的组织方式,聚合国家科技创新的关键人才、优势资源,形成“1加1大于2”的创新绩效。依托项目运行的监督、审查、跟踪与激励举措,强化关键技术攻关项目运行的长期性、持续性与开拓性。

  重点研发具有先发优势的关键技术和引领未来发展的基础前沿技术。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必须自己不断求索攀登、不断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突破。应针对我国高端芯片制造、空天科技等“卡脖子”技术难题和重大战略需求,明确“从0到1”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中心任务,并落实为国家级战略规划,有效厘清科技自立自强的阶段性、持续性和系统性目标的技术清单;对大国重器、高精尖技术实施长期支持和研发资源倾斜政策;构建跨域资源调度网络,促进创新要素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从面到体充分涌动,形成要素耦合协调、共生循环的创新生态系统。

  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协同共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既坚持面向经济主战场和国家重大需求,又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人类共性难题。要在自主创新中扩大开放、兼容并蓄,在开放创新中提升自己、实现更高层次的自主创新。积极构建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一体化发展模式,聚合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主体,构建科技创新知识链、价值链、产业链,扩大技术市场的“吞吐量”,做大科技创新“大蛋糕”,全面提升高水平科技创新效能,确保科技创新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助力国家安全、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作用得以真正实现。在全世界范围内吸引优秀科研人才,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同国际科技界一起推动人类科技进步,实现互利共赢。(光明日报)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