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广告藏身作业软件,如此“投放”要不得

发布时间:2024-11-22 00:25:38 来源: sp20241122

  暑假期间,不少家长为控制孩子上网玩游戏,与孩子“斗智斗勇”。一些家长发现,学校要求上传暑假作业的小程序或者APP上,竟然暗藏购物广告链接或者小游戏界面,如果孩子自己上传作业或者打卡,很容易被吸引过去。(8月20日《北京晚报》)

  对现在的家长来说,要想把孩子和网络完全屏蔽开来,几乎是不可能达到的目的。这主要是因为,学校下达的一些任务,老师布置的一些作业,都需要通过手机、电脑和网络来完成。就以暑假为例,一些老师为了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会每天布置阅读任务,然后由孩子在规定时间内打卡。这种情况下,家长肯定会配合老师的工作,把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交给孩子完成作业并打卡。

  在此过程中,很多家长还要忙工作或家务,不可能时刻盯着孩子使用手机的情况,只能寄希望于孩子能够自觉自律。即便这样,有家长也很快发现了问题:有时候孩子明明可以完成作业了,却没有完成,细究之下,竟然在交作业的APP或小程序里玩游戏。有家长偶然发现自己的银行卡被扣款了,一查才知道,竟然是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被作业APP或小程序弹出来的购物链接所诱导,买了一些动漫周边产品。

  凡此种种,让很多家长对这类交作业APP或小程序充满了质疑。把游戏广告、购物链接等刻意隐藏在专门供中小学生交作业的APP或小程序当中,如此精准地投放广告,实在是太缺德了。更别说,一些游戏内容还可能存在软色情、暴力等少儿不宜的内容,如果家长长期没注意到,导致孩子沉迷其中,势必严重影响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以未成年人为服务对象的在线教育网络产品和服务,不得插入网络游戏链接,不得推送广告等与教学无关的信息。《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也明确规定,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在首页首屏、弹窗、热搜等处于产品或者服务醒目位置、易引起用户关注的重点环节,呈现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

  交作业的APP或小程序大都由学校或老师指定,学校和老师需要严格履行对相关APP或小程序的监管职责。这就要求学校和老师在选择交作业APP或小程序时,务必“货比三家”,亲自测试使用,选择那些更加合规、干净、绿色的软件。家长除在总体上做好对孩子的教育引导,应尽可能多关注孩子做作业的速度、交作业的时间等信息,以便在孩子玩游戏的时候能够及时发现。

  同时,家长还应管理好孩子的身份证信息、手机支付密码等,有的信息(如支付密码)不要轻易泄露给孩子。毕竟孩子作为未成年人,既缺乏自律的能力,也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因此应当由监护人为他们提供必要的保护和约束。(天歌 北京青年报)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