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1 13:24:00 来源: sp20241221
中新网 北京5月21日电 (记者 陈杭)记者21日从北京市生态保护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北京在全国率先建成生态综合感知模型库“万象”,目前可识别植物5800种、动物330种、鸟类1200余种、昆虫80多种,准确率达85%以上,有效解决生物监测数据“不全面、不准确、不及时”等难题,显著提升了首都野生动植物和病虫害智慧感知监测能力。
5月21日,北京市生态保护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陈杭 摄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处处长彭强表示,多年来,北京连续开展造林绿化、生态修复、湿地修复等一系列措施,持续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4.9%,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9.8%,已发现陆生野生脊椎动物612种,维管束植物2088种,园林绿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推动北京“生物多样性之都”与“和谐宜居之都”建设奠定了绿色生态基础。
彭强表示,在推动首都花园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北京通过打造高水平、广覆盖的生态产品,城乡环境发生巨大变化。2012年以来,全市统筹城市更新和“疏整促”专项行动,新增城市绿地7000余公顷,建成一大批城市休闲公园、郊野公园、口袋公园、小微绿地,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15.5平方米提高到16.9平方米,各类公园1065家,北京成为名副其实的“千园之城”,城市宜居环境大幅改善,市民绿色福祉持续提升。
为候鸟迁飞保驾护航
彭强表示,近年来,北京实施了两轮百万亩造林绿化、生态涵养区建设等一系列生态工程,为鸟类营造大尺度、高品质栖息环境;开展鸟类等野生动植物的调查监测、科研合作、疫源疫病防控以及打击非法猎捕和经营利用方面,取得丰硕成果。目前,全市共有鸟类519种,占中国鸟类物种数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一,在二十国集团(G20)国家首都中排名第二,成为名副其实的“鸟天堂”。
北京通过调查全市迁徙候鸟,明确数量分布信息,分析物种分布范围变化、种群动态变化、栖息地生境变化及主要威胁因素等,并对相应的指标、因素进行评估,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鸟类迁徙通道保护行动方案(2021-2035年)》,不断为候鸟迁飞保驾护航。
北京还以观鸟活动为依托,发布《北京观鸟地图》,推出野鸭湖、十渡等45处观鸟点,涉及各区城市公园、自然保护地、水库等区域,为观鸟爱好者提供了文明、科学指引。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引导“观鸟+”业态健康发展。
在全国率先建成生态综合感知模型库“万象”
彭强表示,为更好地监测和保护生物资源,北京利用视频监控、红外相机和花伴侣拍照识花等社会化观测数据,不断采集植物、野生动物、鸟类等物种多样性数据、物候数据、病虫害数据,结合生态资源监测、野生动物保护、植物养护、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园林绿化业务场景,在全国率先建成生态综合感知模型库“万象”。
该模型库目前可识别植物5800种、动物330种、鸟类1200余种、昆虫80多种,准确率达85%以上,有效解决生物监测数据“不全面、不准确、不及时”等难题,显著提升了首都野生动植物和病虫害智慧感知监测能力,探索构建了智慧园林管理建设新模式。(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