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6 01:14:06 来源: sp20241216
虽是寒假,可太原理工大学墨水研发实验室里却一片忙碌,该校技术推广与成果转化中心主任刘守军带领研发团队,正在对墨水的速干性、书写流畅性和黑度等方面进行调整。
“别看这不起眼的一支笔,里面可有着纯国产技术和山西元素!”刘守军拿起一支中性笔,眼里满是自豪。
长期以来,一支国产中性笔的笔头、墨水、尾油等核心材料都在不同程度上依赖进口。作为制笔大国,我国每年生产百亿支中性笔,却始终停留在“装配”阶段,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制造”。
“墨水是中性笔的关键成分之一,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刘守军说,“为了避免笔尖堵塞,颜料颗粒的直径必须控制在73纳米以内,而颜料磨成纳米级颗粒则需要使用直径仅有0.2毫米的二氧化锆进行研磨。紧接着需要将其与色浆完全分离,任何残留的二氧化锆都足以让墨水的制造前功尽弃。同时,要使高端中性墨达到遇水不晕染、高温不褪色的效果,研究人员需要尝试几十种助剂的组合,在成千上万次失败中找到最佳配方,以确保墨水中的颜料充分分散又不能出现沉淀。”
“笔尖钢和笔芯墨是中性笔的核心,也是中性笔产业的命脉。在中性笔国产化的路上,这两项关键技术的突破,皆来自山西。”2016年,太钢成功自主研发笔尖钢,打破了国外垄断,其产品及生产关键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继笔尖钢取得突破后,刘守军带领研发团队完成了笔墨适配实验并实现量产,这个历时20年的中性墨水研发探索,自此也获得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优质笔头匹配高质量墨水所制造的笔类产品,不一定能达成优质的书写性能。”刘守军告诉记者,制造一支优质的中国好笔,笔头、墨水、尾油三者之间的配比至关重要,这是一个涉及多学科交叉的复杂系统工程。为此,研发团队又联合各大制笔企业,测试了2万个实验数据,所形成的数据模型为国内整个制笔行业建立起相关国家参考标准。
作为见证中性笔墨成果转化历程的企业家,晋集办公创始人吴松懋感慨:“其实对于科研人员来说,20年的不断试错,绝不仅是为了实验的成功,更是为了打通一个个生产工艺,使技术真正转化为拉动生产力的引擎。”
(记者 杨珏 李建斌)
(责编:李昉、李依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