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1 01:46:15 来源: sp20241201
夜幕降临,锣鼓声起,一条长8米左右的鱼灯跟随灯引起身游走。随后,20多条大小不一的鱼灯鱼贯而出,“嬉鱼”队伍穿街过巷,灵动游弋,宛若游龙。这是元宵佳节前夕,发生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溪头镇汪满田村的一幕。
汪满田村地处皖南山区,过去当地房屋木质结构居多,易发火灾。每年正月十三至正月十六,全村老幼都会一起出动,“嬉鱼”游村,寓意“以水克火,祈求平安”。后来,新年“嬉鱼灯”逐渐成为当地人亲情欢聚、祈福祝愿的方式之一。
作为徽州地区传承历史悠久、保存完好的传统民俗之一,汪满田鱼灯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2022年5月,它被列入安徽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人群中,一个年轻女孩儿忙前忙后。她时而走在队伍的前面,指引鱼灯前进的走向,时而退到队伍的后面,为后面的鱼灯加油鼓劲儿。
“今年村里共有5个鱼会参加‘嬉鱼灯’活动,每个鱼会每年都会选出一名‘鱼头’,负责挨家挨户筹集资金,组织鱼灯扎制修缮等事宜。”27岁的汪丽君今年在祠堂分鱼会中担任“鱼头”。
过去,“鱼头”大多由村里有威望的年长者担任,这些年,越来越多“走出去”的年轻人也回到村子,主动当起了“鱼头”。
“这是一种割舍不断的情感。在组织灯会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增进邻里间的交流沟通,另一方面只要有这根纽带,人们对于家的情感就不会散。”汪丽君如今能明显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回归唤醒了基层文化建设的生命力。“期待更多年轻人能加入其中,让鱼灯文化薪火相传。”汪丽君说罢继续忙碌起来。
竹编骨架,绵纸为皮,彩笔绘饰。窗外锣鼓喧天,41岁的汪满田鱼灯县级非遗传承人汪华武却顾不上欣赏,而是在他的制作工坊里赶制订单。
“制作鱼灯的棉纸要薄、柔、轻、韧,点亮后整条‘鱼’才会通明剔透、活灵活现。”汪华武说,2023年以来,他的制作工坊接到来自北京、上海、广东等地近十万元的订单。
随着传统非遗广受关注,汪满田鱼灯不断“出圈”,鱼灯匠人们也在传承中不断创新、顺势而为。他们对制作鱼灯的材料和工艺不断改良,设计出迷你版古风鱼灯,广受市场欢迎。据了解,在汪满田村,像汪华武一样的鱼灯匠人还有20多位,他们一年可以制作鱼灯2000余条。
远方的年轻人也来了。
“年前我们在社交媒体上看到汪满田鱼灯,就想来这里学习、采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生陈贤杰说,前不久,他和同学们来到汪满田村,向当地人学习制作鱼灯,拍摄了相关主题纪录片,并舞着亲手制作的鱼灯,与村民们一起,参与“嬉鱼灯”活动。
“同学们在美术、设计等方面的专业特长,可以助力当地更好塑造汪满田鱼灯这一文化品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团委书记朱滢表示,希望他们的走访调研,能帮助当地人定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记忆,用艺术赋能美丽乡村建设。
夜色更深了。此时,在汪满田村的各个角落,鳞鳍闪烁的大小鱼灯被人群簇拥着。灯火映照在人们的身上,笑容出现在他们的脸上。
(据新华社电 记者刘美子、戴威)
(责编:王连香、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