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8 02:39:47 来源: sp20241128
中新网 上海11月14日电 (记者 许婧)俗语说“秋风响、蟹脚痒”,虽然今年的立冬已过,却正是大闸蟹膏满肉肥之际。14日,上海海洋大学第十七届蟹文化节暨2023年“王宝和杯”全国河蟹大赛在上海举行,来自120家单位选送的2800余河蟹共同角逐河蟹产业界一年一度的“奥斯卡奖”。
11月14日,上海海洋大学第十七届蟹文化节暨2023年“王宝和杯”全国河蟹大赛在上海正式开赛,经过激烈追逐,今年“蟹王”重642克,“蟹后”重521克。 上海海洋大学供图据了解,此次参赛的河蟹来自上海、江苏、安徽、浙江、山东、湖南、江西、四川等地120家单位。经过激烈追逐,今年“蟹王”重642克,由南京市高淳区固城湖中华绒螯蟹原种场选送,“蟹后”重521克,由吉水县盘谷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选送。
自20世纪60年代长江口天然蟹苗被养殖利用以来,我国河蟹产业从起步、快速发展进入到稳定发展时期,从经历的天然放养、人工强化养殖、生态养殖进入到绿色养殖阶段。
上海市中华绒螯蟹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上海海洋大学教授王成辉介绍说,当前,全国成蟹养殖产量稳定在80万吨左右,养殖产值约700亿元,已从以前的高密度、大养蟹阶段进入低密度、养大蟹阶段,从以前的追求产量时代进入追求品质时期,从数量扩张型转入质量提升型。
“从2014年开始,全国河蟹产量就已经基本稳定。不过,养成规格却在不断提升,大规格蟹的门槛已从当时的雌蟹3两和公蟹4两,提升至当前的雌蟹4两和公蟹5两。”王成辉说,全国河蟹产业品质在不断增强,已经进入了稳定发展的“质量时代”。
当前,全国大闸蟹已集中上市,大闸蟹质量和价格如何?“个体大、品质好,价格是去年的‘腰斩价’。”王成辉表示,今年消费者可以以很低的价格品尝到养殖历史上最好的大闸蟹,是难得的品蟹“幸福时刻”。
今年的河蟹为何如此之好?据了解,这主要是由于良种、良法的高效配合,加上气候条件整体较好,所以使得河蟹的产量、规格和品质达历史最好水平。
据王成辉介绍,上海河蟹产业已经形成崇明、松江、宝山和浦东四足鼎立,青浦和金山为尾翼的产业发展格局,还构建了“良种牵引、良法支撑”的产业发展路径,树立了“品质为先、效益为要”的产业发展特征。因此,上海本地大闸蟹从外观、规格、口感、品质等方面已进入全国前列。
在河蟹大赛举办的同时,还开展了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大闸蟹推介会、蟹文化展示、大闸蟹产业学术报告、校友创业故事汇、大闸蟹养殖技术交流会、全国河蟹有关养殖区成果发布会等活动。 上海海洋大学供图在河蟹大赛举办的同时,还开展了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大闸蟹推介会、蟹文化展示、大闸蟹产业学术报告、校友创业故事汇、大闸蟹养殖技术交流会、全国河蟹有关养殖区成果发布会等活动。(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