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社会“人人都是公益人”?

发布时间:2025-01-04 18:20:34 来源: sp20250104

   中新网 杭州9月21日电(张煜欢)在当今社会,公益事业是社会和谐与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公益行为使人们在共同的善举中感受到归属感和责任感,更有利于激发社会创新,推动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如何让更多人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9月21日,“人人都是公益人”瓶窑镇2024年公益慈善月主题活动暨第二届公益人嘉年华在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举行。众多公益从业者、跨界公益人、爱心志愿者、社会议题专家走进未来乡村,在绿水青山间话公益未来。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现场,来自各行各业的公益人因为共同的情怀相聚,并共同倡导这一公益观念——“人人都是公益人”,即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公益行动的一部分,无论力量多么微小,只要汇聚起来,人人都拥有让这个社会变得更美好的能量。

  现场,中华慈善总会家风传承与慈善信托委员会总干事、北京师范大学社会治理与公共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傅昌波从做好捐赠人服务角度出发,展望推进人人公益的美好愿景。在他看来,要促进“人人慈善”的形成,需全面提升议题设置、捐赠便捷、税务服务、及时嘉许、信息透明等服务。而在促进朋友圈慈善、社区慈善方面,需全面提升系统打造、资助辅导、参与体验、社群行动等服务。

  那么应如何保证“小而美”的公益组织维系长期健康运行?来自ABC美好社会咨询社的志愿者刘蕙嘉用三个“微”作答。她认为,首先应创新组织架构,织密“微网格”,手牵手实现高效共通;其次应重视人才培养,清晰“微职责”,肩并肩实现力量共聚;最后应明确使命愿景,做好“微服务”,心连心实现组织共建。

  “与此同时,机构的透明化高效运营是吸引公众参与的前提。”刘蕙嘉称,及时公开直观且丰富的机构信息,能助力公众建立参与信心,奠定参与基础。此外公益组织还应充分考虑社会现状和青年特色,循序渐进引导认识公益、尝试公益和坚持公益,将参与公益塑造为一种生活态度和选择,在积累中打造青年人的“心锚”。

  ABC美好社会咨询社总社社长刘宇晗表示,从公益领域和公益机构两者视角出发,公益行业未来还亟需专业化指引促进人才保留与发展,公益机构也需全面完善自身薪酬福利体系。

  “人人都是公益人”强调每个人都有能力并且有责任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来。现场,来自多个领域的公益人进行了公益人Talk Show,讲述属于自己的公益故事。瓶窑镇一线社工黄摇佳介绍,瓶窑镇里窑社区的“578”志愿服务队完成了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一件事到许多事的公益蜕变,如今每周都会组织志愿者对老旧小区进行卫生清洁;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高级项目总监汪黎黎说,该团队为中低收入的流动人口在城市中搭建社会支持体系,以儿童为核心,在家、校、社三个关键场域,激活和改善流动儿童成长生态圈。

  活动现场,瓶窑镇发布了“七色花”公益行动,七色覆盖养老安康、幼儿教育、儿童成长、扶弱助残、困境家庭帮扶、社区志愿服务、女性赋能成长七个领域,号召共同推进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引导社会各界凝聚慈善力量。

  此外,活动洞察公益领域的多元化社会需求,设立了“平行世界主题工作坊”,聚焦“未成年保护”“大众危机干预”“老幼代际融合”等社会热点议题,通过互动式、沉浸式的交流平台,促进思想火花的激烈碰撞与深度融合,共同探索解决之道,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完)

【编辑:陈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