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3 03:41:18 来源: sp20241223
新华社北京9月15日电 题:李振声:矢志攻关 筑牢大国粮仓
新华社记者张泉
他曾在祖国西北耕耘31载,培育推广抗病、高产的远缘杂交小麦;他曾组织开展多项重大农业科技攻关,助力我国粮食大幅增产。
在70余年的科学生涯中,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始终把“回报国家”作为奋斗目标,为“让中国人吃饱饭、吃好饭”而不懈努力。
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李振声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国家培养了我,我应该向国家作出回报”
“新中国让我有饭吃,又能上大学,这是我儿时从不敢想的事。”李振声说,“国家培养了我,我应该向国家作出回报。”
1931年,李振声出生于山东淄博。少年时经历了上世纪40年代初的大饥荒,人们以树叶树皮、蒜皮葱根充饥的场景令他至今难忘,他深切体会到粮食的宝贵,立志要让中国人吃饱饭。
1951年从山东农学院毕业后,李振声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从事牧草栽培研究。1956年,他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奔赴陕西杨凌工作。
当时,小麦条锈病在我国黄河流域肆虐,一年便能导致小麦减产超百亿斤。更棘手的是,将外来抗病小麦与本地小麦杂交培育抗病新品种需要8年左右,而小麦条锈病让这些新品种失去抗性平均只要5年半。
李振声苦苦思索解决之道。从事牧草培育研究的经历让他有了大胆的设想:牧草抵抗疾病的能力很强,是很好的抗病基因库,如果将牧草与小麦杂交,就有可能培育出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
然而,让亲缘关系较远的牧草和小麦进行“远缘杂交”绝非易事,面临一系列科学难题。李振声和团队迎难而上,通过反复实验,选取长穗偃麦草进行重点研究。
他们曾每天步行往返20里路,去试验田查看苗情;他们冒着大雨细心播种,收麦、拉车、脱粒也都亲力亲为;杂交品种不能发芽,他们蹲在田里逐株排查;面对质疑,他们不为所动,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研究方向。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20多年攻关,李振声和团队育成了“小偃”系列高产、抗病、优质新品种,并迅速推广。其中,“小偃6号”能同时抵抗8个条锈病菌生理小种侵染,成为我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衍生品种达80多个,截至2003年全国累计推广3亿多亩,增产小麦逾150亿斤。
李振声还创建了蓝粒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将原本需要数十年的远缘杂交育种过程缩短至3年,大幅提升了育种效率。
“中国人自己养活自己”
除了亲力亲为选育小麦新品种,李振声还“运筹帷幄”,不断谋划粮食增产新方案。
1987年6月,李振声出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当时,我国粮食产量已出现连续3年的徘徊不前。如何进一步增产?李振声经过3个月的调研,提出了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方案。
随后,他组织中国科学院25个研究所400多名科技人员深入黄淮海地区,与地方科技人员合作开展了大面积中低产田治理工作,被称为农业科技领域的“黄淮海战役”。这项工程实施6年,为我国增粮504.8亿斤。
1995年,为打破我国粮食生产4年徘徊的局面,李振声向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我国农业生产的问题、潜力与对策》的报告,提出了实现粮食产量增加1000亿斤的对策。
2003年,针对我国粮食生产连续5年减产的情况,李振声提出争取3年实现粮食恢复性增长的建议。
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7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荣誉接踵而至,但他没有止步。
2011年,李振声提出建设“渤海粮仓”,向盐碱地要粮,2013年“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正式启动,实现环渤海地区5年增粮200多亿斤。2020年,年近90岁的李振声提出建设“滨海草带”的设想,以确保我国饲料粮安全。
“中国人自己养活自己!”面对国际上一度出现的“谁来养活中国”的声音,李振声的话掷地有声,他也用实际行动作出了有力回应。
“要跟着国家需求选择自己要做的事情”
“李老师很少考虑自己,一辈子都在想着让大家都有饭吃、有好日子过。”在李振声学生们眼中,他生活简朴、淡泊名利,心里惦记的都是粮食这一国家大事。
让中国人吃饱饭、吃好饭,需要持续奋斗。李振声深知人才的重要性,在承担科研任务的同时,他在人才培养上倾注了大量心血。
每年入冬前,李振声都要带学生去田里看小麦的苗期繁茂性,早春去调查小麦的抗寒性,五六月在田里指导选种;他在科研中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带动学生们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他把奖金全部捐献出来,作为学生的“助学基金”。
在李振声的悉心指导下,研究组培养了一批批博士生、技术人员,成为各自岗位上的骨干力量。
年逾九旬,已不能亲自去田间地头,但李振声依然心系科研。他经常向学生了解远缘杂交小麦育种最新进展、“滨海草带”建设情况,并提供指导和建议。
“一个人一生中能做的事情有限,所以目标必须明确、集中,要跟着国家需求选择自己要做的事情。”李振声说。
(责编:赵光霞、胡永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