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总书记看中国|极地之光 屹立苍穹

发布时间:2024-12-23 13:09:35 来源: sp20241223

“总书记的回信,我读了一遍又一遍,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会带着这份最振奋人心的嘱托,不怕吃苦、迎难而上,圆满完成这次科考任务。”北京时间12月15日,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褚馨德,在前往格罗夫山地区开展无人机航测与陨石分布航空调查前的头一天告诉记者。

1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武汉大学参加中国南北极科学考察队师生代表回信。总书记在回信中指出:“希望学校广大师生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接续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勇攀科学高峰,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催生出的思想共鸣,在极寒之地激荡出振奋人心的温暖力量。

近40年来,武汉大学师生坚持参加南北极科学考察,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完成了一系列科学考察任务,传播了和平利用极地的中国主张,为我国极地科学考察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接续奋斗中追寻极地之光

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员耿通:我们将秉承老一辈武汉大学极地人的科学精神,接续砥砺奋斗

(▲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出征仪式现场)

(▲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出征仪式现场)

今年10月20日,李雪平、张保军、耿通、褚馨德4名武大师生在中国第40次南极科考队出征仪式现场庄重宣誓。他们分批次一路向南,随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一起,执行南极海平面变化监测、南极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跟踪站建设、冰川变化监测等考察任务。

4名武大人按照统一安排分批次一路向南。北京时间2023年11月8日上午9时左右,“雪龙”号极地科考船拉响汽笛,抵达赤道,开启了南半球的行程。北京时间11月24日晚,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和“天惠”轮离开锚地,启程穿越“咆哮”西风带。

12月12日以来,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们还在紧张有序地开展雪龙号破冰船的卸货任务。本次卸货是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重要环节,是考察队此行首次大规模作业。

卸货物资包括业务科考物资、后勤保障物资、建设物资等,都将由KA32直升机吊运至内陆出发基地,在物资集结完成之后,昆仑站、格罗夫山等内陆考察队员们将驾驶雪地车队继续向南进发。

(▲在中山站附近的内陆出发基地,中国第40次南极科考队员们正在准备雪橇)

(▲在中山站附近的内陆出发基地,中国第40次南极科考队员们正在准备雪橇)

“总书记的回信关怀备至,语重心长,催人奋进。作为一名从事国际法研究的学者,我在学科融合的研究实践中逐步走进了极地法治领域。我将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培育法治人才、开展课题研究、提供政策咨询、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等,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坚持不懈传播中国主张。”李雪平表示。

“我将用知识和汗水浇灌青春的梦想,用国家的大事业磨砺科考的真本领,用持之以恒的努力拼搏,取得更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我国的极地事业添砖加瓦。”褚馨德将回信读了一遍又一遍。

“我和同在中山站的队友们惊喜万分,备受鼓舞!”得知习近平总书记给武汉大学参加中国南北极科学考察队师生代表回信,耿通十分开心,“我们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不折不扣地完成考察任务!也秉承老一辈武汉大学极地人的科学精神,接续砥砺奋斗,更好地发挥测绘遥感地理信息在极地研究中的作用。”

在实干笃行中练就过硬本领

中国第37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员麻源源:533天,我的三年博士生涯一半在南极

(▲中国第37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麻源源正在进行冰面打孔,测量冰厚度)

(▲中国第37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麻源源正在进行冰面打孔,测量冰厚度)

2020年11月10日,中国第37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搭乘“雪龙2”号从上海出发,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2019级博士生麻源源随队启程,前往中山站执行越冬任务,开展中高层大气激光雷达、GPS跟踪站的仪器运行和维护工作。这是他第一次去南极,足足待了533天,历经两个夏天,穿越一个冬天,感受了极昼和极夜……

麻源源常驻南极中山站,这里安装着极地中心激光雷达和武汉大学卫星跟踪设备,他的日常工作就是维护和运行这些设备。而极地的天气变化不定,时常会遇到暴风雪,“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巡视是在2021年的5月,在极夜的情况下,遭遇了非常极端的暴风雪天气。通常我们的巡视是有固定路线的,但是那天的风雪把路线都掩盖了,不仅找不到路,人都陷进了雪地里,幸好同事把我拉上来了。”

恶劣的气候条件并不能成为追求科学路上的阻碍,博士三年,一年半在南极,驻守在中山站的麻源源说,站里的科研设备齐全、完备,有什么问题也可以随时联系国内的导师,及时沟通。正是这样的环境,锻造了他不畏惧自然条件的坚韧品格,一心专注于极地科研事业。“南极生活圈非常简单,没有其他事情干扰,给了我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专注科研,这是一段很珍贵的经历。”

在坚守初心中勇攀科学高峰

中国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员杨元德:我曾五赴南极,看到国家极地科考能力正在飞速进步

(▲杨元德正在执行断面gnss观测作业)

(▲杨元德正在执行断面GNSS观测作业)

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教授杨元德一共经历了五次南极科考行动,2022年10月26日,作为中国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员,他乘坐“雪龙2”号从上海出发,这是他第五次出征南极,参与在中山站周边的测绘、航空摄影测量等工作。“我们取得的数据主要用来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南极冰川、海冰的影响,还要和历史数据进行对比研究。”

自25岁第一次踏上南极大陆以来,每一次的科考经历中,杨元德和团队克服重重困难,积累了宝贵的极地经验。“南极时常天气恶劣,有时风雪特别大,能见度很低,需等天气好的时候再出门。在陆地上工作,还要特别注意脚下,以免掉入冰盖的裂隙中。”

去年11月,杨元德以第一作者完成论文《东南极冰盖PANDA断面绝对重力测量》,发表于国内顶尖期刊《中国科学:地球科学》,论文的数据来自2019年他随中国第35次南极考察队出征时,在南极内陆冰盖测得的全球首份长距离高精度绝对重力值。论文中写道:“此次重力测量是国际上首次深入到南极内陆开展的冰面重力测量,并且获得了1240km测线上的14个绝对重力和重力梯度以及冰面高程数据。”

对这位五赴南极的80后教授来说, 南极科考之旅已然成为他日常科研的一部分,“看到自己在冰川雪原测量的数据,真正运用到科研成果中,是最有成就感的时刻。”

回望数次极地科考经历,令杨元德感触最深的,还是科考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渐完善,以及科研能力的日渐提升。“从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到罗斯海新站,由中国建立起来的南极科考站越来越多,分布得越来越广。以前执行科考任务时,打电话、上网都很难。如今,通讯变得越来越便捷,用于科考的船、飞机、基地等物质保障一应俱全,我们国家极地科考能力正在飞速进步。”

一纸书信,胜过千言万语。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既是对武汉大学以往极地研究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我国极地科技创新事业的展望。中国正以坚定的步伐,迈向极地考察强国之列。

一批又一批考察队员远赴险地、奋战冰雪南极,书写了我国极地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历程。他们将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接续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勇攀科学高峰,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出品人:王彬

总监制:岑卓

监制:洪燕

编审:向秀 康耀方 邓国辉 林如峰

统筹:罗峰

记者:邹敏 王宇

美编:蒋艳

来源:长江云新闻

(责编:王静、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