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9 23:40:42 来源: sp20241229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强调要“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航运是全球贸易的脉络,航运业也是科技密集型、人才密集型产业。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智能航运新业态、新模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全球航运贸易发展格局。应对全球智能航运发展带来的新变革、新需求,迫切需要不断探索完善面向未来的智能航运人才培养模式,以高质量人才支撑航运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航运强国。
各国加紧培养 智能航运人才
智能航运可大幅提高跨区域运输能力和效率,更有效地减少人为错误,降低环境污染,带动港口、航保、监管和航运服务升级转型和业态再造,重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成为推动全球物流与供应链体系不断变革的重要力量。此背景下,瞄准新兴领域、加快智能航运人才培养,成为世界各国的广泛共识和积极行动。
美国注重强化航运人才综合技能培养,开设航运相关的法律、经济和科学等课程,以期应对未来智能航运的复杂场景需求。英国注重航运人才创新能力塑造,《“海面智能航行船舶”英国行业行为准则和实践守则》指出,英国海事工人的生产率比普通工人高出42%,“海面智能航行船舶”行业逐步实现培训大纲和课程的标准化。俄罗斯联邦运输部在2022年制订了基于STCW公约(《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和规则标准的培训计划,注重培训船长和船员操作半自主船舶,并为远程操作全自主船舶做准备。日本“无人船项目”推进全自主船舶导航的示范测试,不断发展和评估“海面智能航行船舶”操作员的培训要求。韩国海事与海洋大学设立海事人工智能与网络安全系,将海事4.0所需的适任能力纳入STCW公约的现有要求中,开设导航和船舶操纵、远程控制和远程船舶交通管理系统等课程,为学生未来在智能航运领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近年来,我国在智能航运人才培养方面进行布局。2019年,交通运输部等7部门联合发布了《智能航运发展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以专业院校培养、国际联合培养、企业合作培养及人才再教育等方式加快智能航运核心人才培养。作为交通运输部所属、国家海事领域唯一“双一流”建设高校,大连海事大学早在2017年即设置了智能航海专业选修课和模块课程,开发建设基于知识图谱的人工智能课程与新形态教材,构建并持续优化智能低碳航运领域知识图谱。学校还设立“智能航海”班,创立国际海事学院,以拓展国际人才培养项目合作,全面支撑构建智能航运发展和海事现代化发展新格局。
技术创新 是关键驱动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了“三位一体”的系统部署,深刻阐明了三者内在一致、相互支撑的关系。对于航运而言,智能科技创新与航运人才培养紧密关联。
近年来,传统航运国家纷纷围绕智能航运概念频频发力,取得阶段进展。欧盟启动海上智能无人导航网络项目(英文简称为MUNIN),率先制定了无人驾驶商船操作的技术概念,通过了多个船舶智能航行研发项目,最具代表性的成果是2021年挪威“Yara Birkeland”号纯电动自主航行集装箱船完成首航,并于2022年5月正式运营。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日本NYK和MOL等公司纷纷推出自主船舶计划。中国作为智能航运发展的重要参与者,智能船舶研究起步较早,2016年即启动了“智能船舶1.0”专项,并设计建造了“明远”轮、“凯征”轮等多艘具备航行辅助驾驶、综合能效管理等功能的大型智能化船舶;2021年建造的300TEU智能集装箱船“智飞”轮成功实现了远程遥控驾驶、自主避碰、自动靠离泊等功能试验验证;2023年,智能型无人系统母船“珠海云”号正式交付使用,该船具备远程遥控和开阔水域自主航行功能,并成功完成了1000海里以上长航程自主航行试验。
智能船舶研发不仅对传统航运模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对航运人才培养也提出了革命性要求。应对新技术、新趋势、新挑战,必须将智能航运创新融入航运人才培养全过程,走科教融合发展之路。
学科交叉 是核心特征
智能航运具有典型的交叉复合特征,不仅包括传统的航海技术、轮机工程等,还涉及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航运经济、海事法律等诸多领域,跨学科融合培养是未来智能航运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
国外一些与航运相关的知名大学已在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如新加坡国立大学设立了“海事技术与管理”硕士专业,为学生提供强大的分析专业知识,帮助学生掌握新一代海事和物流能力所需的关键技能,如工业系统开发、大数据分析工具和新兴港口技术等,使学生具备更广泛的知识背景和更强的实践能力。德国汉堡工业大学重点攻克物流的数字化与自动化解决方案,学生通过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方式,学习如何利用智能技术提高港口运营效率,减少碳排放,强化培养实践创新能力。挪威科技大学的“船舶与海洋工程”硕士专业致力培养能够在技术和管理双重领域胜任的复合型人才,学生不仅学习海事工程和航运管理,还参与实际项目的研发和管理,培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近年来,国内相关高校也在积极探索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计算机科学、控制理论、通信科学、人工智能等学科知识与传统的航海航运学科专业教育进行交叉融合,将智慧船舶、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安全教育等纳入航运教育教学新体系。
产教融合 是必然选择
围绕智能航运领域创新与应用需求,深化产教融合,搭建政府部门、行业、企业、高校一体化协同合作育人平台,是加快培养行业急需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高质量航运人才助力智能航运新业态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国外高校在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有较为丰富的实践。如荷兰海事大学与MAN船用柴油机公司,WARTSILA自动导航通信公司和鹿特丹海关、集装箱码头、铁路公路转运中心等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参观实践平台。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合作平台的建立,使得荷兰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航运专业人才,在全球航运人才培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近年来,国内涉海涉交通高校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面向行业发展实际需求,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标准,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国内大学积极探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联合攻关”的人才培养新模式,面向智能航运高质量发展所需,统筹推进现代海运、航运人才培养特区建设,将行业实际需求、真实生产场景、最新研究成果引入人才培养过程。
智能航运新业态的发展在重塑世界航运格局的同时,也为我国航运快速强起来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涉海涉交通高校应以引领智能航运发展为目标,以行业需求为导向,通过前瞻布局、创新驱动、学科交叉和产教融合,加快培养一大批可赋能、可引领智能航运新业态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加快打通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国家强的通道,“交通特别是海运首先要强起来”的战略目标就会一步步变成现实。
(作者:单红军,系大连海事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编:李昉、郝孟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