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调研·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丨小小传感器 做成大产业

发布时间:2024-12-16 06:18:14 来源: sp20241216

  今年以来,各地大力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河南郑州,瞄准高端传感器产业,短短三年时间,相关企业数量翻番,产值增长了20%。当地的传感器产业是如何变大变强的?来看记者调研。

  记者来到郑州几家大型传感器企业时,正赶上他们推出新产品,运动鞋里植入可弯折的触觉传感器,监测人的运动数据;传感器变成“电子皮肤”,能用到人形机器人上;柔性生产线上用上视觉传感器,可以对2000多款不同的铝板进行精准识别。

  生产线传感器研发设计负责人 苗庆伟:这样一条柔性生产线,靠这个传感器全管住了,效率和准确度进了好几个台阶。

  传感器被称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里的“神经元”,也是物联网的关键零部件,最近几年,新能源车生产、工厂智能化改造、城市更新加快步伐,都带来大量的传感器需求。在郑州传感器产业最集中的智能传感谷里,记者转了一圈发现,这样的小型供需对接会随时都在举办。

  然而过去一段时间,郑州当地所生产的传感器,研发周期长,迭代速度慢。面对新一轮的传感器应用大爆发,郑州如何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一类新型科研机构在当地悄然生长。

  在新设的河南省智能传感器产业研究院里,记者留意到一个有意思的细节:尽管大家身着同一种工服,但名牌上的这排小字却不尽相同,有的是传感器企业的,有的是大学的,有的是物联网公司的,还有的来自行业协会。

  河南省智能传感器产业研究院工程师 王栋:跟咱河南的烩菜一样,很多料,很多人,每个人的职责不一样,功能不一样,但是又发挥各自的优势,最终和谐地在这个“锅”里组合在一起。

  河南省智能传感器产业研究院副院长 陈海永:就像我们一季度完成的这个激光气体传感器,它就涉及了光路、结构、电路、工艺这些方面,还有程序算法等等,我们就集合不同的人来做不同的部分,来更好满足市场的需求。

  新型科研机构打开了从“0”到“1”的窗口,但为了让新产品加速上市,还需要破解从“1”到“100”的难题。在政府引导下,一条拥有100多套高端精密制造设备的中试产线将通过产业联盟的方式实现共享共用。

  今年一季度,郑州规模以上传感器及相关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6%,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越来越多的传感器企业正在向高技术制造业进阶,向新技术领域进发,向高端市场进军。

  郑州高新区智能传感器产业链链长 王德敏:不进就会退,有进才有机会。我们这个产业要往上走,就必须保持住不断突破自己的进取心。

【编辑: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