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30 07:56:27 来源: sp20241130
陕西汉阴凤堰梯田近日迎来收获季。丰收时节的美丽景象、丰富的人文景观吸引了许多游客前往参观体验。近年来,汉阴通过加强保护修复和综合规划,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等举措,带动了当地发展和群众增收。图为凤堰梯田一处民宿的管家在整理民宿的会客厅。 新华社记者 邵 瑞摄
眼下,陕西汉阴凤堰梯田迎来收获季。从秦岭南麓的高山一直向下,绵延十余公里直至汉江河畔,层叠错落的梯田上随处可见农民割稻、打稻的忙碌景象。
颇具气势的丰收图景,为汉阴县漩涡镇堰坪村村民杨秋红的农家乐带来一车又一车的游客。“不少熟客这几天过来,一方面是因为景色壮丽,另一方面是因为能吃上新米,就着我们本地特色的洋火姜炒肉、酸辣茴香小鱼,很‘下饭’。一些人吃完还会带一些新米回去,一斤能卖到5块钱。”杨秋红说。
与以往不同,最近不少客人向杨秋红打听古沟渠和堰塘怎么走,想要一探究竟。还有一些社交平台上的粉丝发私信祝贺杨秋红,称赞凤堰梯田入选了“世界遗产”,鼓励她继续好好拍短视频宣传家乡。
今年9月3日,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公布2024年(第十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陕西汉阴凤堰梯田入选其中。由此,这处集秦巴山区秀丽自然风光、古老农耕智慧、传统民俗风情于一体的古梯田群落成功“破圈”,进入更多人的视野。
汉阴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历朝历代的先民顺山地之势,辛勤开垦修建梯田;至清代,由湖广吴氏移民大规模续建梯田。经过不断修复和扩大,如今凤堰梯田灌区总面积已达5.12万亩,涉及汉阴县漩涡、汉阳、双河口3镇。
据了解,凤堰梯田三面环山,汉江干流流经此处。汉江上升水汽被山顶茂密的森林收集储存,形成多条溪流和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人们开挖出错综交织的沟渠与堰塘,承接溪流泉水,通过重力实现逐级自流灌溉,并兼具储蓄水源和分流泄洪作用,形成了完整的灌溉体系。
除了传承使用至今的灌溉系统,凤堰梯田还拥有多处历史文化遗存,如冯家堡子、吴家花屋等古建宅院,擂鼓台、黄龙庙等宗教设施,以及以农事和地方文化为背景的节庆、方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汉阴县县长陈永乐告诉记者,为保护利用好凤堰梯田,让陈列在大地上的文物能够以“活态”的方式呈现,更好地展示当地文化,并通过旅游产业来带动当地发展和群众增收,汉阴县多年来一直在探索和推进相关工作。
“汉阴县不但成立了凤堰古梯田移民生态博物馆,还联合水利、林业、农业等部门,对文物遗存、生态环境、基本农田等的保护制定系列措施,并加强对凤堰梯田风貌进行管控。在粮食和产业方面,发展稻油轮作、富硒大米,确保梯田应种尽种,实现‘春天油菜花海,夏天水田插秧,秋天稻谷飘香’的‘大地美图’景象,并通过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和丰富旅游业态,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陈永乐说。
经过多年的规划建设,凤堰梯田旅游产业渐成气候。目前梯田年接待游客约6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亿元,同时带动村民通过多种经营方式增收致富。
杨秋红所在的堰坪村,已经办起12家农家乐和1家精品民宿。依托农家乐和民宿进行销售,粮油产品卖出了好价,竹笋、香椿等本地特色农产品也成了游客心中的“香饽饽”。
“一想到家乡是‘世界级’的遗产,我们村民就是它‘活化’的一部分,我就格外自豪,想要带着游客观梯田、看堰渠、游古建筑,融入我们的生活劳作之中,让大家亲身感受这里的民俗文化风情。”杨秋红说。
(据新华社西安电 记者邵瑞)
(责编:温璐、马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