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让旅游插上智慧“翅膀”

发布时间:2024-12-27 12:01:02 来源: sp20241227

  戴上VR装备,在虚拟景区中开启奇妙的探险之旅;走进博物馆,在数字交互过程中感受文物的“前世今生”……如今,现代科技与旅游业深度融合趋势凸显,智慧旅游改变了传统旅途体验,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投影等技术的应用催生了旅游新产品,旅游管理和旅游服务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更加高效便捷。近日,在南京举办的智慧旅游发展大会暨智慧旅游示范展示活动上,各类别开生面的智慧旅游项目引来无数观众赞叹,展现了我国智慧旅游发展的最新成果。近年来,数字技术不断迭代更新,智慧产品与传统旅游融合形式日趋多样,智慧旅游发展空间广阔,成为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1.沉浸式项目带来旅游视听新体验

  身处5面屏幕环绕的空间中,观众跟随舟楫视角沿着大运河前行,一镜穿越大运河沿线17座城市,尽览大运河两岸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杭州拱宸桥,苏州吴门桥,一扇花格窗后的淮扬细点热气腾腾……

  除了精彩的视听盛宴外,气味也让沉浸式文旅体验更丰富立体——戴上一个项圈,随着影片情节变化,巧克力香气、花香、酒气、茶香相继飘散而来。“我们这个设备中放置了不同配方的耗材,可以根据影片情节释放不同气味。产品已经应用在实景演出、电影等行业,目前已在300多家影院落地。”杭州气味王国科技有限公司数字气味商业化总监秦勇向记者介绍。

  在智慧旅游发展大会暨智慧旅游示范展示活动现场,近100个智慧旅游项目吸引众多观众驻足。仿生机器人李白、杜甫相对吟诗,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栩栩如生;观众乘上“星际飞碟”,戴上VR设备,身临其境感受穿越沙漠、海底、城堡的旅程;裸眼3D转角屏上,太湖风光旖旎秀丽……沉浸式体验项目成为现场最受观众欢迎的项目,它们在旅游景区、度假区、休闲街区、产业园区、文化场馆等场所落地,以虚实结合等形式为游客带来可深度参与互动的体验,让旅途更加新奇有趣。

  “沉浸式数字技术已经成为智慧旅游全场景的重要引擎。京东方推出了画屏、百变屏、裸眼3D屏、智慧驿站等一系列创新产品,在旅游景区、数字文博、城市更新、交旅融合、休闲街区以及产业旅游等场景积累了实践经验,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京东方艺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姚项军说。

  今年8月,文旅部公布全国首批12家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推出首批24家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名单。近日,文旅部、工信部公布全国首批30个“5G+智慧旅游”应用试点项目。这些入选项目涉及演艺装备、交互体验等多种类型,为行业树立标杆典范。

  “根据专项调查,超过八成的受访者愿意花更多的钱去体验旅游新科技,超过50%的游客希望提升旅游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同时,现在的科技服务还不能完全满足人们对高质量旅游体验的需求,未来空间会越来越大。”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在介绍新发布的《全国智慧旅游发展报告2023》时指出。

  “当今时代,虚实共生成为文旅行业快速迭代的新‘船票’。从风景到场景,从观光到度假休闲,沉浸式体验几乎覆盖文旅新兴消费的所有领域,催生传统景区裂变重生。”无锡拈花湾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国平说,灵山胜境、拈花湾、尼山圣境、金陵小城、尼山夜游,这些智慧旅游新产品给景区带来十足人气,全面带动了景区的文创、住宿、餐饮,实现超预期的经营效益。

  2.智慧旅游推动文化资源活化利用

  博物馆“魔屏”前,观众纷纷点击屏幕上的文物陈列架,放大、旋转,高清显示的文物上,光泽和花纹都无比清晰。据江苏印象乾图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这款数字化文物展示系统叫做“文物显真阁”,通过文物数字化和屏幕交互方式,让观众可以近距离观赏文物,目前已广泛应用在各大博物馆等场所。

  “看到曾经被毁掉的琉璃宝塔出现在眼前,十分震撼,这个项目不仅有趣,也有非凡的意义。”一位观众刚刚体验了南京大报恩寺的《宝塔奇缘》项目,摘下VR眼镜后她仍然连连感叹。曾被誉为“天下第一塔”的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在19世纪因战火被毁,如今,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用数字技术复原了琉璃塔,使其在数字世界中重现。在这里,游客可用虚拟形象进入“元宇宙”,亲身体验这场奇幻之旅。

  智慧旅游不仅丰富了游客的体验,也在更好地保护和展现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湖南江永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女书,被打造成沉浸式数字光影艺术展;中国长城三维交互数字地图,以三维立体动态沙盘的形式展示历代长城的演变;在齐白石光影艺术展展区,名家经典作品在屏幕上一一展现;超高清LED屏幕上的一幅《金陵图》,带观众以第一人称视角“走入”古画,与533位画中人交流互动……

  数字化展示,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让文物从束之高阁走向“触手可及”。专家指出,智慧技术推动了博物馆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加速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掀起了博物馆文化展示的新浪潮,推进了博物馆的现代化进程。

  今天,各地博物馆纷纷应用数字技术,让文物得到更好的活态化展示,拉近大众与文物的距离。如在敦煌莫高窟,出于文物保护需要,有些洞窟不宜对外开放,而数字化形式可以将这些洞窟、壁画、彩塑展示出来。部分重要文物和艺术品,其展览展出受到限制,数字化展示则降低了门槛,助力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裸眼3D、全息投影等技术还可以模拟还原历史场景和事件,营造出真实具体的氛围,重现战火纷飞的年代,让参观者在丰富的感官体验中了解一段历史。还有越来越多的博物馆通过虚实结合形式,将静态的历史文物转变为动态的可视化产品。

  “通过数字技术,沉重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变得灵动鲜活。用数字技术,更好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鼓励支持创新应用数字化技术,让更多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动起来、活起来。”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杜江表示。

  3.数字技术让旅游服务更加高效便捷

  “云游青岛”“一部手机游云南”“数字故宫”“一码通行”……在各地,景区的智慧化服务和管理已经逐渐普及,通过一个小程序、一个App,就可以实现“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服务,不仅提升了旅游服务体验,也让景区管理更加高效。

  近年来,中国智慧旅游发展的网络与通信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有3382个4A和5A景区实现了5G网络覆盖,占4A和5A景区总数的89%。截至2023年6月,中国在线旅行预订用户规模达4.54亿,占网民整体的42.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副书记、总经理董昕指出,如今科技对文旅的赋能方兴未艾,正加速推动文旅行业数智化转型,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旅游行业管理走向数智化,从传统人工向信息化、智能化、便捷化延展,如旅游监管平台、AI智能监控等提升了管理水平。游客服务走向数智化,从传统线下服务向智能化、便捷化途径延展,如线上预约、AR导览等提升了服务体验。

  不仅如此,虚实结合的形式让游客的游览体验更加丰富立体。中国移动在福建厦门鼓浪屿打造“元宇宙第一岛”,将真实场景、当地历史文化与虚拟场景结合,实现MR虚实场景互动,为游客提供文旅游览、互动娱乐、消费购物等全新体验。其打造的景区VR全景直播产品“中移瞰景”,整合各地资源,集成山东泰山、新疆喀纳斯、海南三亚鹿回头等景区的全景直播,实现足不出户即可一览全国名山大川目标。

  去年10月,文旅部发布了《智慧旅游场景应用指南》,提出了智慧信息发布、智慧预约预订、智慧交通调度、智慧旅游停车、智慧游客分流、智慧导览讲解等10个智慧旅游典型场景。可以看到,这些应用在帮助游客了解信息、提高出行效率和舒适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一些案例中,游客通过景区的智能系统,不仅可以预约门票,还可以获得实时客流量、路线推荐、停车场、厕所、导游等准确信息,了解景点的历史、文化背景等。有些智能系统还可以根据游客兴趣和需求,推荐适合的景点和活动,解答游客问题。景区管理者可以通过智能系统实时掌握游客情况,及时调整服务接待工作,监测环境、天气等指标,保证景区安全运行,通过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满足游客需求,提升游客满意度。

  不少景区还通过智慧旅游项目提升适老化服务。去年12月,文旅部发布了10个智慧旅游适老化示范案例,包括“水韵江苏”数字旅游卡、“一码游贵州”全域智慧旅游平台等案例,针对老年人的需求不断优化功能,推出适合老年游客的活动和资讯,帮助老年人跨越出游“数字鸿沟”。

  (本报记者 鲁元珍) 【编辑:卞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