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艺术好戏连台

发布时间:2024-11-09 22:33:24 来源: sp20241109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   新华社记者 陈益宸摄

  江苏大剧院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剧照。   祖忠人摄

  国家京剧院京剧《主角》剧照。   李春来摄

  “艺苑撷英——2023年全国优秀青年艺术人才展演”杂技表演节目剧照。   中国杂技家协会供图

  海南岛国际音乐节的音乐快闪活动。   苏弼坤摄(人民视觉)

  2023年,全国演出市场强势复苏,优质作品接连涌现,舞台艺术好戏连台。广大文艺工作者精耕内容、注重创新,以充沛的创造力讲述生动鲜活的中国故事,不断开拓舞台艺术创作和展示的广阔天地。

  围绕2023年舞台艺术的亮点与特点,本版进行梳理和盘点,与广大读者分享一年来的收获。  

  ——编  者

  

  传统文化有效赋能

  王  瑨

  2023年,“中国风”成为舞台主角。金秋九月,漫步杭州,之江山水激荡“力与美的交响”,中国式浪漫为亚运之城镌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杭州亚运会开闭幕式上,以地为画、踏墨而舞的国风少年,清雅身姿与芭蕾舞步融合辉映的宋韵女子,饱含隽永情谊的“攀花赠友”,成为传统文化赋能舞台创作的生动缩影。

  以古开今、传承创新的实践精彩纷呈,折射出文艺工作者传承发展好传统文化的蓬勃创造力,更反映出传统文化对当代观众的持久吸引力。2023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2023年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等活动,为观众奉献一部部守正创新的戏曲佳作。昆曲《牡丹亭》无疑是2023年的戏曲“顶流”。仅以北京为例,北方昆曲剧院的《牡丹亭》、苏州昆剧院“青春版”《牡丹亭》、江苏省昆剧院“精华版”《牡丹亭》等接连上演。这其中,当数上海昆剧团全本55出《牡丹亭》关注度最高。上、中、下连续三台大戏,上海昆剧团“五班三代”倾力创作,戏以人传,生生不息。正如观众所评价,“每版‘牡丹’,各美其美,百看不腻”。

  可以看到,2023年的舞台艺术,向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奋力开掘,多了份文气、多了些诗情、多了点古意。舞台创作更密切地与文物、古诗“梦幻联动”,创新表达让优秀传统文化更为“可知可感”。2023年中国舞蹈“荷花奖”获奖作品中,既有以辽代壁画《散乐图》为创作灵感的古典舞《散乐图》,也有用独到视角表现古典名著的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首届乡村儿童艺术嘉年华里,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为河南光山县的孩子创排《少年司马光》,为乡村美育播下种子。舞剧《咏春》、原创音乐剧《将进酒》、现代舞诗剧《诗忆东坡》……一系列作品让传统文化从历史中“走出来”、在大众中“火起来”。

  从成都大运会开幕式节目中的金沙石磬、川剧“变脸”绝活,到2023北京文化论坛文艺晚会中包含无人机飞天、大跳台投影与演员共同起舞的节目《敦煌飞天》,舞台上的“中国风”被越来越多世界观众“看见”。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民族管弦乐《丝绸之路》、音乐剧《飞天》等作品,让观众真切感受到艺术中的中国与中国文化。

  当我们再开拓视角,便能看到传统文化正向着广阔的生活场景展开,潜移默化地涵养着人们的精神世界。身着传统服饰的年轻人、奏响丝竹之美的线上民乐直播、注入时代气息的节庆民俗……人们思接千载,感受着古老中国的深厚文化底蕴,又视通万里,见证着新时代中国的新气象。从这个角度看,传统文化的舞台表达大有可为。

  

  精品力作层出不穷

  武丹丹

  回顾2023年的舞台艺术,一个突出特点是剧目质量较高,文艺院团的创作趋于理性化、长远化,优质的创作生态正在形成。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营业性演出场次34.2万场,票房收入315.4亿元。演出市场的火爆,得益于一批精品力作接连涌现,保证了舞台艺术的优势供给。

  越来越多院团以院团品牌为中心,有策略、有定力、有重点、有特点地进行风格化剧目建设。2023年,花鼓戏《夫子正传》获得第二十五届曹禺戏剧文学奖,这是湖南花鼓戏第三次获得该奖项,和前两部作品《桃花烟雨》《蔡坤山耕田》一样,都是湖南作者写湖南故事,充分彰显湖南省花鼓戏剧院建院70年来的一条重要经验——坚持用熟悉本剧种的本土剧作家描写本土生活。由陕西人民艺术剧院出品的《生命册》在陕西首演,这是剧院继《白鹿原》《平凡的世界》《主角》后改编“茅盾文学奖”作品的又一力作,以厚重的文学底蕴做支撑,以多个剧目的成功上演逐步完成剧院的风格化建设。继改编《五女拜寿》之后,国家京剧院又推出现代京剧《主角》、原创历史京剧《纳土归宋》,实施戏曲创作“三并举”的创作策略。三部作品针对不同的演员队伍量身打造,备受瞩目,一票难求,实现了戏曲剧目建设的新拓展。

  2023年3月,随着中国作家协会“剧作家活动日”的开展,戏剧与文学的话题再次得到广泛关注,文学的丰赡在舞台上开出艳丽花朵。曲剧《鲁镇》、京剧《红高粱》、话剧《红高粱家族》、歌剧《边城》,以及由原小说作者改编的同名话剧《张居正》等,多部从文学改编而来的戏剧作品成为舞台上的亮丽风景。剧作家们在前辈创作的基础上,展现着自身独特的发现、独立的思考、独到的表达。凭借在舞台语汇、表现形式、思想深度等方面的创新表达,这些作品提升了舞台艺术的文化品格与美学品位。

  多个国家级优质平台的搭建和创新,为舞台精品剧目的展示提供了广阔空间,将艺术送到更多基层观众身边。“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不仅让人们看到10年来的文艺精品,也为未来创作提供了有益经验与启示。同样是10年回首,国家艺术基金设立10周年优秀资助剧目汇演在2023年9月至11月举办,让广大观众大饱眼福。优质供给为演出市场增添了活力,也让更多热爱艺术的人们爱上看戏、看到好戏。

  

  以老带新传承有序

  杨雪梅

  去年6月在山西晋中见到晋剧演员郑芳芳时,她刚刚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1981年出生的郑芳芳,是晋剧表演艺术家程玉英“嗨嗨腔”的第四代传人。她的师傅史佳华也是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师承晋剧表演艺术家王爱爱。2023年,郑芳芳在演绎晋剧《望海楼台》时,将老师们教过的技法都用到了这个兼具古典美与当代美的角色身上,赢得满堂彩,也因此捧回了梅花奖。艺术的传承便是这样实现的。

  2023年,是中国戏剧梅花奖创立40周年。“梅花”一路芬芳,让我们看到了表演艺术家的锲而不舍、孜孜以求,也看到了前辈艺术家的甘为人梯、无私奉献。一代代艺术家辛勤耕耘、薪火相传,才使得获得过“梅花奖”的726位表演艺术家成为各剧种的领军人物和中坚力量。

  类似的平台还有很多。“艺苑撷英——2023年全国优秀青年艺术人才展演”是发现好苗子的机会。展演涵盖了戏剧、音乐、舞蹈、曲艺、杂技5个艺术门类,青年戏曲演员、青年弦乐演员、青年舞蹈演员、青年曲艺演员等90余人亮相,各有各的精彩,呈现出艺术人才厚积薄发的态势。以舞蹈专场为例,涵盖古典舞、民族民间舞、芭蕾舞、当代舞、现代舞等多个舞种以及舞剧片段,题材丰富,内容多元。参加此次展演的25位青年舞蹈家平均年龄不到28岁,同台竞技,熠熠生辉。展演的同步直播吸引上百万人次在线关注,观众们通过互联网共同见证了青年舞者的成长成熟,也看到了中国舞蹈人才的良好发展业态。

  艺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人才队伍建设。北京京剧院把演员分为不同梯队,包括领衔主演、剧院中坚、青年领军等,每个梯队都有不同的演出任务,通过进校园、个人专场等增加舞台实践。从2011年起举办的“魅力春天”青年京剧演员擂台赛,已经坚持了10多届。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坚持以老带新的“传帮带”模式,通过剧本朗读、片段孵化等创新模式,推动越来越多青年艺术人才快速成长。同时,利用项目合作、院校选拔、委培代培、联合培养等多种方式,储备有潜力、有能力的后备力量。

  艺术是文明的一颗颗种子,它持续积蓄力量、默默生根发芽,直到长成参天大树。舞台艺术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文化载体,也是润物无声构筑精神家园的涓滴之水,终将汇成浩荡江河。

  

  “观演+旅行”成为风尚

  周飞亚

  跟着演出去旅行,让人们可以一站集齐“诗”与“远方”,成为文旅消费新风尚。

  观演,成为不少游客的重要体验项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营业性演出观演人数1.11亿人次。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2023中国“演出+旅游”消费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旅游演艺呈井喷式增长,知名景区纷纷引入各类演出节目吸引客流。暑期举办了演出演艺的重点景区,入园人次同比增幅显著高于全国其他景区总体客流量。不少年轻父母已经将“观演+旅行”作为暑期带娃的一种新方式。《报告》也显示,演出市场热度较高的城市,其重点景区客流量增幅显著高于全国主要城市的平均水平。

  跨城观演成为流行趋势。大型演唱会、音乐节等,成为相关城市旅游的重要“引流”项目。比如,7月在天津举办的首届泡泡岛音乐节,约70%的观众是从外地赶来,主办方专为乐迷开通了京津跨城交通运输线路“乐迷大巴”……

  “跟着演出去旅行”,是文旅融合快速发展、走向深化的重要体现。2023年以来,演出形成的聚合效应更加凸显,观众们不再看完演出就走,而是更愿意留下来,来一场旅行体验。这离不开各地对文旅融合方面的大力支持和投入。除了音乐节、戏剧节、演唱会等,博物馆、艺术展、体育赛事等活动,也正在成为旅游发展新动能、地方文化新名片。被“村超”带火的贵州榕江,被烧烤带火的山东淄博,着力打造“摇滚之城”的河北石家庄,等等,这些都是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提质升级的例证。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观演+旅行”仍存在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比如,从观演人次来看,演唱会和音乐节两种业态的观演人次占据大多数份额,而其他艺术形式如相声、话剧等观演人次占比则较小。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全国旅游演艺精品名录》,包括了音乐、歌舞、戏剧、戏曲、芭蕾、曲艺、杂技等多种艺术门类,丰富多彩,但受到年轻人青睐的音乐剧、轻喜剧等个性化、轻量化的演艺产品数量较少。这或可成为旅游演艺发展升级的新机遇和新的增长点。相信在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

  

  技术与艺术相互促进

  张明瑟

  “在场”观剧火热的同时,还有多少观众“在线”欣赏舞台艺术?一个数字侧面反映线上舞台的庞大: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27项展演展示活动,线下观众90万人次,线上观看量超过18亿次。

  2023年,技艺融合之路越走越宽。在技术的形塑下,从创意创作到传播推广,舞台艺术各个环节发生深刻变化。打造数字化文化新体验,是摆在文艺创作者面前的新课题,也带来了新实践。

  朝着“虚实融合”的方向持续探索。2023年6月,中央戏剧学院成立数字戏剧系,“数字戏剧”的概念被传播开来:以影像技术营造的“虚”,融入传统戏剧演出的“实”。多媒体戏剧《经海山》利用动作捕捉技术和智能算法,将舞蹈演员的肢体动作,实时“映射”到写意的背景视频中,或舒缓或急促,舞台背景“活”了起来,能更好调动起观众情绪。借助LED屏幕、实时渲染、数字灯光控制等技术,近日上映的京剧电影《安国夫人》,将剧本里的宋代场景在拍摄现场“复原”,强化了京剧艺术在银幕上的戏剧张力。

  屏幕里,伴着京胡琴声,青年“梅兰芳”一颦一笑,神采奕奕。“数字梅兰芳”是集计算机图形学、智能语音等技术于一体的计算机应用。它的成功制作,启发创作者挖掘出更多舞台艺术“表演团队”。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的“数字火炬手”踏着钱塘潮涌奔跑而来,令世界观众眼前一亮,粤剧数字人“小勤”、秦腔数字人“秦筱雅”表演精彩连连,国家京剧院《龙凤呈祥》线上演播中,武旦数字人尤子希亮相线上直播,展示一年来的“练功”成果……技术“点亮”舞台艺术,为观众提供饱含人文情怀的审美新体验。

  朝着新的观演关系、新的演艺形态持续探索。不少艺术院团着力推动数字剧场建设,用更多元的技术手段丰富观众的欣赏方式。上世纪80年代经典音乐会的现场氛围是怎样的?国家大剧院进行了一次还原:利用超高清数字光处理展映技术、剧场沉浸声技术,观众可以像看电影一样,真切感受当年的音乐会现场,听到被修复后的柴可夫斯基第四交响曲等曲目。可以预见,随着可穿戴设备、机器人等数字技术产品的成熟应用,数字化演出将发展出更多模式。

  2023年,技术拓展着艺术的审美空间,为传统舞台注入了新的活力。当然,无论在场还是在线,作品要表达的思想,作品背后的人文价值,仍是艺术的生命力与竞争力。让技术与艺术相互促进,努力创造更新的艺术境界,需要创作者久久为功。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02日 20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