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勒文学图像演进脉络(新作评介)

发布时间:2024-12-21 17:48:21 来源: sp20241221

赵宪章主编的《中国文学图像简史》(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出版,下称《简史》)参照文学史分期,着眼于与文学相关的神话传说图像、书法图像、诗意图、小说插图、曲本插图、连环图画,简明勾勒出先秦至民国时期文学图像的演进脉络。

《简史》的不少概念术语建基于中国传统文论,学理性内涵则源于符号学、图像志和图像学相关理论,形成了自成一体的研究路径。该书以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的8卷本《中国文学图像关系史》为底本,增加了文学书像内容,为中国文艺理论本土化范式的建立提供了范例。

首先,《简史》从“文—图”关系出发,在形式本体论层面构建了集史、论、评、鉴于一体的文学图像分析体系。文学图像是文学作品在传播过程中形成的相关画面和场景,既是文学性和文学经验的一种物化形态,也是“象思维”作用下语言文本向视觉文本的外化和延伸。例如唐代王维的《终南别业》最为人称道的诗句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句诗既勾勒出禅意十足的静态画面,也像一个短视频,演绎出诗人悠然行走山中,静坐在水的尽头,仰观云起云落的独幕剧。由于其诗意包蕴着突出的视觉性内涵,后世不仅有南宋马麟、夏圭、李唐进行图像化解读和再创作的《坐看云起图》《坐石看云图》,还形成了画家竞相摹写的山水画母题,元代唐棣、盛懋,明代董其昌、钱贡,清代石涛、黄慎等都受这首诗的影响,用画作呈现出其中的意境。

这首诗及其衍生的各种“坐看云起”图之间的关系,既是诗意在不同历史时期被品味和阐释的具体体现,也反映着语言诉诸的听觉想象和图像诉诸的视觉想象之间的交互协作。显然,与《终南别业》有关的“文—图”关系的变迁过程,体现了文学与图像的互动、互仿、互文、互证与互衍。

《简史》将文学图像史分为萌发生成期、生发完善期、范式塑形期和延展再生期4个阶段。其中,既有描述文学图像概貌和情态的铺叙式“长镜头”,如各章前两节对不同时期文学图像母题和图像概况的说明;也有透视和评析文学图像景观的“景深镜头”,如《诗经》图、《楚辞》图、《山海经》图、《西厢记》的后世图像;还有锁定文学图像范本的“特写镜头”,如顾恺之《洛神赋图》《列女图》,《红楼梦》孙温绘本;以及赏鉴文学图像图本的“慢镜头”,如各章均设有文学图像赏析内容。

其次,《简史》以“图—底”关系为认识论基础,在知觉现象学视域下建立了文学图像的历史形态和符号形体分析模型。“图—底”关系或曰主体和背景关系,是一种基本感知模式,也是一种画面构成的逻辑形式。文学图像也可视为“图—底”关系的一种呈现方式。

《简史》把符号形体分为语象、书像和画像3类。语言和语象、字像和书像、绘画和画像的关系均可视为“图—底”关系。就文学书像而言,源于语象的字像和书像是书法艺术的一体两面,二者共同呈现出过程性的视听一体的艺术形式:“被书写的字像就是书像,被欣赏的书像就是艺术”。这句话是从现象学角度对书法艺术的界说,与法国精神分析学家莫兰的观点“书法将画和字连接起来”高度契合。《兰亭集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帖》均集文学性与书法美于一体,是语象、字像、书像融懿和合、浑然一体的典范,“兰亭修褉”这一题材更成为后世绘画的母题。由此,《简史》将中国文学的文学性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形态从文学世界中牵拉出来,获得了无比广阔的阐释空间。

《简史》以图像史为参照,借鉴艺术史研究路径,创立了反推式的文学研究新模型,扩大了文学的范围,拓展了文论的论域。这一模型以中国传统文论为基底,吸收《周易》“观象于天”的世界观,以荀子的“影之像形”说、王弼“言象意”之辨为理论支撑点,融合扬雄的“心声/心画”说、刘勰的“比兴”“隐秀”说等内涵,同时参考西方语言学、艺术学、美学和哲学等相关理论,创造了本土化文论走向世界的契机与可能。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文学院)

(责编:王连香、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