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2 03:10:07 来源: sp20241122
本报记者 刘小燕 吴铎思
“对我们企业帮助最大的是简化了手续报批环节,当时林草审批手续只用了3天,这个时间是非常宝贵的,是木垒丰富的风光资源和良好的营商环境给了我们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在新疆昌吉州木垒县民生工业区内,新疆东方风电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风电)副总经理李文博向记者讲述企业的落户过程时,仍然充满感慨。
风电叶片转动能源“引擎”,光伏组板汇聚能量“海洋”,变压器件架设能量“走廊”……在跟随“追着雪花看新疆”主题采访团走进新疆昌吉州过程中,本报记者了解到,当地实现了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的无限风光。
以商引商共促产业发展
走进东方风电的风机叶片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进行风电叶片前期铺层、注胶等工作。2022年,东方电气集团在木垒县投资12亿元,建设年产300万千瓦风电叶片和主机生产制造基地,并实现当年签约、当年施工、当年建成,当年11月1日首套产品成功发运。
这样的“东方速度”,离不开当地营商环境的有效支撑。“这些年,我们在新能源和装备制造产业推进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项目前期推进经验,让‘3天速度’朝更常态化的方向发展。”木垒县发改委党组书记、副主任陆秀蓉说。
作为链主企业,东方风电的建成投产有效带动了当地新能源装备制造的工业体系建设,吸引了北京双杰、唐山海泰等企业落地木垒县。2023年3月,以晶硅太阳能光伏组件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为核心,唐山海泰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木垒嘉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同样实现了当年建成投产。
据木垒县民生工业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香磬介绍,围绕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建设,该县不断提高产业承载能力和设施配套水平。今后还将围绕风电、光伏和储能等上中下游产业,采取新能源开发与装备制造协同发展模式,全力拓展全产业链招商,推动新能源配套制造业做大做强做优。
科技创新助力产业升级
42岁的刘红艳是一名资深的太阳能光伏组件返修工,也是木垒嘉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从唐山总部特地调往木垒的老员工。“2023年11月来到木垒,负责返修工的培训,指导他们根据电脑缺陷检测的标记进行针对修复。”刘红艳告诉记者,整个车间是全智能生产。
作为福建援疆引入企业,新疆中瀚顶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王志达告诉记者,目前4条生产线属于国内领先的全自动智能型生产线,每条生产线只需4人。
“正常变压器产品的生产周期差不多需要一个月时间,但这台户外型干式变压器的研发和生产交付,我们用了半年。”在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变压器厂,特变电工智能电气公司总经理张磊介绍道,经过初步计算、建模、数字验证、模拟验证等一系列过程,户外智能型50000千伏安/110千伏有载调压干式变压器成功交付,并获得多项产品专利认证。
张磊表示,人才和智能制造是关键。“整个研发团队有15人左右,由技术、生产团队的领导骨干和技能大师亲自操刀。”张磊说,这个项目的成功研制打开了同类型产品的市场,给用户提供了更安全可靠、更绿色的选择。
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黄汉杰介绍,近年来,特变电工每年将销售收入的4%以上用于科技创新。同时,瞄准新疆新能源大基地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开发更多智能化、绿色化、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端产品,服务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
集群效应拓宽产业前景
“这里的光照条件特别好,辐照度高,光照时间长,可以说是‘风光无限’!”在木垒县风光电产业园,华电新疆发电有限公司新能源分公司副总经理刘海感叹道。在他的身后,是由56万块光伏板组成的8000多亩“光的海洋”。
据了解,华电昌吉木垒105万千瓦风光基地项目是国家第二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也是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的配套新能源项目。项目建设80万千瓦风电、25万千瓦光伏及30兆瓦/60兆瓦时的配套电化学储能。
李文博认为,目前当地风光电产业链已经基本实现,未来需要探索强链补链,深化企业间合作。
“近年来,我们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围绕新能源产业的延链、补链、拓链、强链进行联动发展,把风电和光伏全产业链落地。”陆秀蓉介绍,木垒县坚持以绿色低碳为引领,依托区位、政策、资源优势,全力打造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打造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化发展基地,推动县域新能源产业集群式发展。
《工人日报》(2024年01月05日03版) 【编辑:刘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