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4 19:29:17 来源: sp20241114
核心阅读
把基层党组织建好、建强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之举。近年来,江苏苏州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激发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壮大乡村人才队伍,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走进江苏苏州常熟市蒋巷村,处处姹紫嫣红,洋溢着勃勃生机。宽敞平坦的柏油路两旁,一幢幢特色民居整齐排列。
2023年,蒋巷村村级经营性收入2310万元,人均纯收入6.25万元。村民不仅看病和上学全免费,男性满58岁、女性满55岁后,还可以每月领到几百到几千元不等的养老金。从十年九涝的贫困村到安居乐业的富裕村,村民蒋萌达将此归功于党组织的引领。
蒋巷村的变迁是苏州大力推进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一个缩影。苏州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苏州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建工作不断向下扎根,逐步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感召力、战斗力、服务力,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建好建强党组织,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春日上午,沪苏交界处的吴江区元荡村花团锦簇、绿意盎然,犹如一幅绚丽的水粉画卷铺展在元荡湖畔。然而在过去,元荡村曾是一座“脏乱差”村庄,村里聚集着很多为电梯做五金配件的小厂和废旧金属收购站,污染问题突出,人居环境较差。
“要啃‘硬骨头’,首先得打造过硬的基层党组织。”元荡村党委书记王冬林说,为此元荡村优化全村29个党小组,排定111名党员户,组建“海棠先锋队”。根据网格划分情况,由各“海棠先锋队”主动认领责任区域,党员户签订示范承诺书,排查领办村人居环境整治难题。
老党员陈国英在村里经营一家小厂已有10多年,造成污染、影响环境。在党组织号召下,她不仅带头关了厂,还主动加入村里的“海棠先锋队”,跟着其他老党员一起,到田间地头收集社情民意,并协助村委会处理村里的各项事务。
有了“海棠先锋队”的协助,元荡村解决村里的“老大难”问题顺利了不少:腾退落后产能企业用地,清理河面上的“住家船”,清除水面的围网养殖……如今的元荡村处处水清岸绿,连十几年难觅踪迹的元荡银鱼也回来了。
苏州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基层党组织是整个党组织的“神经末梢”,把基层党组织建好、建强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之举。如今,苏州各地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着力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坚强的战斗堡垒。
做实做细党建工作,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在太湖之畔的吴中区临湖镇灵湖村,“三棵树”的故事广为流传。
十几年前,灵湖村钟姓两兄弟因家庭纠纷结怨。哥哥家三棵水杉树挡住了弟弟家的南门,导致弟弟一家只能从侧面小门进出,两家矛盾逐渐升级。
灵湖村党委书记沈卫东为此也很头疼,因为这三棵树,周边的美化工程没法动工,影响了村庄整体建设,村两委没少上门做工作。“要化解这起陈年纠纷,还得靠党组织出面。”沈卫东说。
两年前,钟家母亲过寿,两兄弟一起到场为老母亲拜寿。趁着两兄弟见面,沈卫东带上德高望重的老党员,一起上门给两兄弟做思想工作。几番劝解,村党委的诚意打动了兄弟俩。到第三天,哥哥主动砍掉了遮挡弟弟家的三棵树,两兄弟重归于好。“乡村治理千头万绪,做实、做细党建工作,创造性地汇聚资源、用好资源,才能更好地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沈卫东说。
类似这样的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场景在苏州很常见。“村里有几处老厂房需要升级改造,预计投资60多万元。改造后租金也可以涨不少,请大家来议一议……”下午3点,在张家港经开区善港村的船坞里议事堂里,一场村民议事会正在举行。
会场上,大家各抒己见。经过两个多小时讨论,最终通过了一项厂房改造的决议。“会后我们就对接村党委,将这一协商事项落实下去。”善港村村民议事会理事长邵国芳说。早在2015年,善港村就建立了村民议事会。从全村2002名代表中选出15名议事会成员,并出台《善港村村民自治章程》。议事会成员大都是党员和退休干部,他们走家入户,调研收集民情,定期召开会议,并对村基础设施建设、拆迁安置等多项问题进行商讨。
善港村党委书记葛剑锋介绍,通过党建引领,善港村构建起村党委统筹领导、村民议事会民主协商、村民(代表)会议民主决策、村民委员会组织实施、村务监督委员会民主监督的“1+4”组织架构。多年来,村里大小事,“上会”议一议,已成为善港村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真实写照。
据介绍,近年来,通过“党委抓支部、支部管党员、党员带群众”工作机制,激发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苏州各地乡村逐步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吸引留住乡土人才,培养乡村全面振兴人才
相城区望亭镇北太湖游客中心的二楼会议室,望亭镇新农人联合党支部召集该镇的农民致富带头人聚在一起,就农业生产服务、农业产业升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等问题晒想法、讲思路、亮谋划。“春耕开始了,我作为党员,会带头帮助农户做好行走式植保机的保养和维修工作。”90后新农人朱赟德说。
2023年7月,望亭镇成立了新农人联合党支部。作为苏州首家以新农人党员为主体成立的党组织,新农人联合党支部通过党建引领助力大家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朱赟德便是支部党员之一。“党组织给我们这些扎根乡村的新农人搭建起了成长的大舞台。”朱赟德说。
在朱赟德经营的农场里,各种种田“手艺”让人大开眼界:通过手机APP,就能给农机操作下指令;天空中,无人机精准洒药;田间,带有北斗导航的激光平地机自动作业,电脑系统控制智能灌溉……从浸润于书香课堂的高校学子,到奔走于田间地头的新农人,朱赟德在望亭镇乡村扎根已有10年,如今他成了一名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
乡村发展,关键在人。为培养乡村全面振兴人才,早在2020年,苏州就实施了《姑苏乡土人才培养集聚行动计划》,用3年时间累计培养了561名农业专业人才、能工巧匠人才、文化传承人才和乡村治理人才。目前共投入项目资金3000余万元,吸引了一批优秀人才返乡下乡,把具有一技之长、对乡村全面振兴作出一定贡献的“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选拔、培养起来,带领传承技艺、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16日 11 版)
(责编:卫嘉、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