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6 04:42:33 来源: sp20241126
图为李舒尤带着孩子们学习音乐。 本报记者 申智林摄
虫鸣鸟啼,蜂舞蝶戏,春光正好。在湖南省醴陵市东富镇枧头洲村,十几个孩子跟着80岁的李舒尤老人,穿过青草覆盖的田间小径,围坐在紫云英铺就的田间花海。
李舒尤捧笙吹奏,乐声一起,三弦、琵琶、中阮、竹笛、柳琴……孩子们手中十几种中国传统乐器一齐奏响,《浏阳河》优美欢快的旋律,飘扬在花海之上,回荡于田野之间。
幕天席地,在大自然里自由地放歌,这是9年来渌水河畔的孩子们最喜欢做的事情。而这一切,还要从2015年李舒尤在村里创办公益音乐课堂说起。
“我一辈子都在跟音乐打交道,同中国传统民乐和戏曲结缘。”李舒尤说,自己7岁起学胡琴、竹笛,学唱地方戏。1963年,他参军入伍,成为一名文艺兵。在部队,李舒尤学会了演奏笙、阮、三弦等好几种传统乐器;退伍后,他进入醴陵市花鼓戏剧团工作,从事表演以及民间戏曲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同时继续丰富自己的民乐“技能包”,林林总总掌握了十几种乐器。
从剧团退休后,李舒尤把热情倾注到音乐教学上,义务向老年朋友普及民乐知识。为何与孩子们结缘?原来,他在一次回乡期间发现,相比于城区,乡村文化生活较为贫乏;相比于成人,留守儿童的文化生活更加单调。“怎么能让这些孩子摆脱‘手机不离手’的状态?”李舒尤说,“不如教孩子们学音乐!”
有了这个想法,2015年,李舒尤回到枧头洲村,整修了一处老房子,成立了“舒尤乐坊”,并向村民们介绍自己的音乐公益课堂。
开课伊始,只有三四个孩子来乐坊。有的村民怀疑免费教学是噱头,后期要收费;有的村民担心他只是一时热心,难以长久坚持。“我先教会一个孩子,每周带她到乡间田野上表演。”李舒尤说。一段时间之后,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渐渐主动把孩子送来。
随着人数越来越多,一个课堂容纳不下,李舒尤不得不将课堂一再调整——从每周一次课,到每周四堂课;从统一上课,到小班启蒙、大班进阶……当地不少中小学还邀请李舒尤到学校固定开课。
“这些年,来乐坊里长时间学习音乐的孩子有160多个,其中大部分是留守儿童。”李舒尤说,有的孩子一学就是七八年,不仅考进重点中学,有的甚至考上了专业的音乐学院。
在乡村,一些家长不擅长与孩子沟通,也不太清楚如何引导儿童成长。来到舒尤乐坊,孩子们不仅能接受音乐教育,更能感受到陪伴。“我教音乐,既教演奏的技艺,还教做人的道理。”李舒尤说。
乐坊里,李舒尤会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和身心特点开展教学。有的孩子定力不强,李舒尤就和孩子们玩抛石子、拍画片,调动他们的情绪;有的孩子理解不了音乐的旋律美和意境美,李舒尤就从音乐背后的自然、人文入手,为他们打开艺术世界的大门。
刁雅懿跟着李舒尤学了7年中阮,到城里上初中后,父母担心其学业重,原本打算让她中断音乐学习。“我觉得,每个周末来乐坊练琴,是我最期待、最放松的时候,就坚持了下来。”刁雅懿说,她和在乐坊里学了5年柳琴的妹妹刁昕玥,至今都不曾缺席一个周末。
有人问李舒尤:“免费教孩子这么多年音乐,你图什么?”
“往小了说,是丰富孩子们的文化生活,让他们的童年有更多乐趣;往大了说,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耄耋之年的李舒尤,依然乐在其中。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19日 10 版)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