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5 00:04:37 来源: sp20241115
“天空地一体化”生态质量监测网络初步构建、多个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初步建成、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加快构建、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日渐落实……近年来,我国坚守美丽中国建设生态环境安全底线,大量运用新兴技术和设施,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水平和监测能力显著提高,环境应急管理体系能力现代化取得积极进展。
生态环境部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数据显示,近十年来,全国突发环境事件的数量由每年大概700余起下降到300起左右,最近几年都是200起左右,其中重大级别事件每年2起左右,较大级别事件每年10起左右,重大敏感突发环境事件均得到妥善处置。
2023年11月,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生态环境部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意见》)。《意见》针对应急保障、应急准备、响应时效三个环节对地方提出要求。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生态环境应急监测室主任康晓风告诉人民网记者:“为了更好支持环境应急决策和处置,环境应急监测要求既快又准,以‘快速及时、准确可靠、数据说话、支撑决策’为原则,以满足应急决策和处置需求为目标。”
“按照属地负责原则,接到当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通知,事发地生态环境监测机构须第一时间启动应急监测预案,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第一时间开展应急监测。”康晓风说。
康晓风介绍,与常规的污染源监测、环境质量监测相比,应急监测在项目、点位和频次上都有很大差别。首先,应急监测的项目与常规监测不同。污染源监测的废气、废水,环境质量监测的空气、地表水等,监测指标都是确定的。应急监测需要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具体情况,在事件初期快速筛查、判定主要污染物,然后再开展后续监测。
其次,应急监测的点位密度远大于常规监测。应急监测重点关注突发环境事件可能影响到的区域、敏感点污染情况,布设的点位密度是常规监测的十倍到几十倍。
最后,应急监测的频次远高于常规监测。应急监测要准确判断受污染水体、空气等的迁移、扩散、削减状况,对饮用水水源地等敏感目标的监测频次是2小时1次,远远高于常规监测的1个月或者1个季度1次。
康晓风表示,立足新形势,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保障数据的精准度。
一是研发并应用高精度的现场快速监测设备。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和企业合作,改进了高精度的重金属监测设备ICP-MS,并安装到车载平台上,在多起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是优化应急监测响应流程,最大程度减少人员、设备的调配时间。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构建了“12833”应急监测技术体系,大幅减少了应急监测方案编制、数据报送、报告编制等的时间,响应时间减少50%以上。
康晓风介绍,目前,MiniRapid单兵集群通信系统、水位雨量应急监测一体机、无人机雷达测流系统等新技术,正被运用于应急监测,通过单兵通信系统、北斗卫星等多种通信手段发送至指挥部,提高了监测设备机动性、便携性。(实习生徐皓萱对此文亦有贡献)
(责编:罗知之、高雷)